外地游客来沈游玩突发疾病急救医生克服重重困难紧急救治高温天如何预防及应对中暑这份老年人防暑手册快收好

沈阳晚报 2024-07-25 11:35:21

外地游客在沈旅游期间突发疾病,家属与急救医生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加之景区通道狭窄,对救治造成了一定困难。好在急救医生客服重重困难,将游客安全送院治疗。7月24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紧急 山西来沈游客突发意识不清

7月16日12时32分,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施淼急救小组接到120指挥中心发出急救任务指令:“某景区内,一名老人在游玩时突发意识不清,急需现场救治转运。”急救小组立即驱车奔赴现场。途中,医生施淼在与对方沟通时得知,患者及家属均为山西游客,口音原因也让沟通出现了不顺畅。

困难 急救车和担架车无法通过景区通道

施淼立刻指挥家属寻找现场附近的园区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到景区出入口接应急救车。由于景区位于繁华路段,在靠近景区的狭窄道路上,急救驾驶员陈琦驾驶的急救车在车流中穿行很艰难。到达景区东门后,急救人员看到了前来接车的工作人员。施淼和工作人员沟通后得知,急救车和担架车均无法通过景区狭窄的通道以及四处遍布的门槛。

方案 用软担架长距离搬抬

急救人员崔赤及李男立刻拿起车上的软担架,表示长距离搬抬没有问题,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奔向患者。当他们来到患者身边时,老人神志已经清醒。施淼一边查体,一边给老人做心电图检查,护士李静为老人检测血压、血糖并迅速建立起静脉通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病情 可能是中暑前兆

经询问病史得知,老人平时血压高,当天又在30多度的气温下步行游览景区,结果身体不适导致晕倒。只见老人全身衣服被汗水浸透,并自述感觉头晕胸闷。种种迹象表明,老人很可能是中暑前兆。

急救小组迅速完成现场处置,将老人抬上担架并安全固定,将老人抬出景区。迈过一个又一个台阶,穿过狭窄的通道,急救小组紧紧握住担架稳步前行。一路走下来,大家喘着粗气,头上渗出细密的汗水。随着生理盐水的补充,老人的状态逐渐好转。“辛苦各位小伙子、姑娘了,这么远一直抬着我走出来,谢谢你们!”老人对急救小组说。随后,老人被平稳送至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提醒 可通过空调或风扇进行降温

沈阳急救中心在此提醒:长夏伏天,注意防暑。中暑前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通过空调或风扇对患者降温。神志清楚可口服一些淡盐水补液,神志不清楚或不配合则不可口服补水,必要时可使用温水擦浴、冰袋物理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呕吐、抽筋、呼吸浅快等症状时,需先转至清凉通风处,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治。

延伸 高温天老年人可这样防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医生提醒,高温来袭,老年人要做好有效防暑的准备,需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高温天气导致的老年人热损伤主要是体温过高或脱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避免高温湿热的环境,注意居住环境通风对流,注意温度、湿度监测。老人居所的室内温度超过30℃时,应当启用有效的降温手段(如空调、电扇、遮阳帘等),室内温度以26℃到28℃为宜,需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

2.高温环境下,老年人应适当减少活动,切勿运动或进行体力劳作,因为高强度活动会使身体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3.有条件的可以通过除湿机降低室内湿度,增加环境舒适感。如无法避免高温环境,可以通过扇子、温水淋浴或擦洗的方式降温。如老人出现了中暑症状,在环境通风降温、身体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并补充水分后,酌情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4.增加饮水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夏季老人应多吃富含水分的果蔬,每天喝1.5升到2升水,也可以是淡茶水、绿豆汤或一些有防暑降温功效的中药饮片代茶饮。

5.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每天吃药之前监测血压、心率,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避免出现低血压以及其他脱水相关的问题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保证夏季饮水充足。

6.老年人应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每日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提高热损伤的耐受能力。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编辑 李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