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量子前哨(ID:Qforepost)
文丨浪味仙 排版丨沛贤
深度好文:4000字丨15分钟阅读
作为国家层面面向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级别奖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 2000 年由国务院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该奖项评选要经过严苛的申报和评选考核,故存在空缺年份(2004 年、2015 年),至今共有 37 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此殊荣。
6 月 24 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继 2001 年度王选院士获奖之后,该奖项获得者中再度出现“60后”: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成为历年最高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2023年度
李德仁:获奖年龄 85 岁
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薛其坤:获奖年龄 61 岁
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2020 年度
顾诵芬:获奖年龄 91 岁
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中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歼-8、歼-8Ⅱ等系列高空高速歼击机,开创了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
王大中:获奖年龄 86 岁
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导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019 年度
黄旭华:获奖年龄 94 岁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所属 719 所名誉所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
曾庆存:获奖年龄 85 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首创半隐式差分法,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018 年度
刘永坦:获奖年龄 82 岁
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他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的奠基人,1991 年和 2015 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钱七虎:获奖年龄 81 岁
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底、钻地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时代跨越。
2017 年度
王泽山:获奖年龄 82 岁
我国火炸药领域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60 多年来专注于研究火炸药,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与技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书写了我国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
侯云德:获奖年龄 88 岁
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的先河,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2016 年度
赵忠贤:获奖年龄 75 岁
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获奖年龄 86 岁
药学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她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也因此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 年度:空缺
2014 年度
于敏:获奖年龄 88 岁
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长期投身核武器事业,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隐姓埋名 28 年,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
2013 年度
张存浩:获奖年龄 86 岁
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开拓和引领了我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
程开甲:获奖年龄 96 岁
我国核武器事业开创者、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20 年隐姓埋名,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等多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2 年度
郑哲敏:获奖年龄 88 岁
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并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与合作者一起提出流体弹模型,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王小谟:获奖年龄 74 岁
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雷达,在国内率先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构建了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国产预警机视野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2011 年度
谢家麟:获奖年龄 91 岁
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毕生奉献于粒子加速器研究,成功研制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为亚洲第一台产生激光并实现饱和振荡的装置,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加速器样机等,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良镛:获奖年龄 89 岁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2010 年度
师昌绪:获奖年龄 90 岁
著名材料科学家,他的成果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迈上两个新台阶,令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该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还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解决了当时我国工业所需。
王振义:获奖年龄 86 岁
著名血液学专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并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2009 年度
谷超豪:获奖年龄 83 岁
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为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家栋:获奖年龄 80 岁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返回式卫星和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 年度
王忠诚:获奖年龄 83 岁
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编著了我国首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在国内率先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神经外科手术“禁区”,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徐光宪:获奖年龄 88 岁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使我国实现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
2007 年度
闵恩泽:获奖年龄 83 岁
两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80 年代以来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吴征镒:获奖年龄 91 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考察并摸清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6 年度
李振声:获奖年龄 75 岁
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 年度
叶笃正:获奖年龄 89 岁
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为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孟超:获奖年龄 83 岁
我国肝胆外科奠基人,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
2004 年度:空缺
2003 年度
刘东生:获奖年龄 86 岁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在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等领域,尤其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获奖年龄 71 岁
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参与了我国第一代、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主持完成长征二号 E 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2 年度
金怡濂:获奖年龄 73 岁
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之一,90 年代担任“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 10 亿次跨越到每秒 3000 亿次以上,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
2001 年度
王选:获奖年龄 64 岁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内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让出版印刷“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黄昆:获奖年龄 82 岁
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2000 年度
吴文俊:获奖年龄 81 岁
著名数学家,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
袁隆平:获奖年龄 70 岁
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发明出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此说明:量子前哨翻译此文仅作信息传递和参考,并不意味着同意此文中的观点与数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