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个和稀泥的词

蔡垒磊 2024-05-29 13:16:40

文:蔡垒磊

你可曾有一瞬间,质疑过“孝顺”这个词?你可曾看到过谁给出过标准的“孝顺”定义?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这个词有问题,是没有人可以给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的。

孔孟时候说,百善孝为先。可为什么,凭什么?说父母恩情大过天,你可以说是养育之恩,所以“孝”就是知恩图报,那现代法律也规定了赡养义务,是不是不把它定义为“善”更好一些?我们能不能把它具像化一点,就说养育子女是一个投资行为,就跟买保险似的,你投资多少进去,到了一定年纪就可以定期往外取——这里又分两种情况,如果是“股”,那么子女每赚多少钱,你到了一定年纪,子女就得分多少比例的钱给你,不赚钱当然就当你投资亏了;而如果是“债”,那么子女不管赚多少钱,还清就结束,还不清就一辈子还,还到死为止。

你一看这里面就有问题对不对?比如有的父母投入多,有的投入少,而且这么多年的投入怎么可能都留着发票?而且这个“投入多”也是你自己想投入,子女可以说“我又没有叫你投入那么多”,我凭什么被动欠你这么多钱?

所以这个事情是无法量化的,那么法律就只能规定最低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你养他到成年,他给你低保,其他都只能是你们自愿,跟法律没关系。既然如此,那就该到此为止,它就是个低保对低保的权利义务关系,扯其他道德大旗都是耍流氓。我多次看到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好的父母,咬牙拼命给儿子买房,因为否则就会被左邻右舍认为是“不称职的父母”,而孩子呢?在大城市不回家,或者不结婚不生子,也会被认为是“不孝顺的子女”。

除了法律以外,每个地方似乎都有一套“自治”的共识,你的行为在一个地方很正常,可能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会被人人唾弃。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你只管做你自己的,别管其他人的标准,如果你是父母,你做你自己的,别图回报;如果你是子女,你也做你自己的,别管是不是报了。而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均不要以对方是不是尽到了父母和子女的义务,作为评价对方的标准——作为子女,只要父母养活了你,就尽到了义务,而不是有没有给你买房,有没有给你嫁妆,有没有帮你养孩子;而作为父母,只要子女在你年老的时候给你法律规定的赡养金,就尽到了义务,而不是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子,有没有回来你身边侍奉你。

至于双方有没有做其他满足对方期待的事,有都是赚的,没有也是正常,只调整自己,不调整他人。

这样是不是和谐多了?那为什么古代不这样呢?因为古代皇权根本就没有把老百姓当人看待,那都是工具,是牲口,是的,让你孝顺也是为了让你当牲口,而孔孟之道,就是最大的为皇权服务的工具。

皇权需要的是什么?是人,人越多,土地越大,他能收到的税越多,打仗人就越多,所以他不仅要老百姓生,还都要生男人,要灌输给你一种“香火”的概念,而女人的唯一使命,就是用来生男人,“出嫁从夫”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他们真的认为孝顺是应当的,那女人也是人,为什么不用孝顺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出嫁后连回趟娘家也这么难?为什么生了女孩就没有家庭地位?这些都跟“百善孝为先”是相悖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就是把女人当工具,而男人则是用处大一点的工具,为他们创造财富,和打仗时候为了他们去死——美其名曰保家卫国,其实百姓就是百姓,在谁的统治下都差不多,保的只是他们自己的收税权而已。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不告而娶,也是无后,就是说你不告诉父母,不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娶了,那么也算无后,也是不孝。他们弄出这些伦理道德的本意,就是统治阶级怎么喜欢怎么来,统治阶级希望人民多生,多子多孙,他们就找理由说这样才是对的,才是好的——不给子女上点“回报”的紧箍咒,不让父母有点尊卑上的天然优越感,大家都不愿意“投资”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了怎么办?统治阶级就该着急了,那他们还怎么做国师呢?可哪天统治阶级要是觉得这样是不好的,我相信他们立刻就会用另一套理论去解释给人民听为什么这样是不好的。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孝,什么是孝而不顺?孔子说如果父母做出了不义的事你还顺,那你肯定是错的,可什么是不义的事,谁来定义不义的事?他一定说不出来——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孝而不顺,是对的,你周围的朋友也都觉得你是对的,可你的父母就是觉得你不孝顺,左邻右舍也觉得你不孝顺,谁才是对的?

为什么我说是和稀泥?因为它既可以用于子女向父母道德绑架,也可以用于父母向子女道德绑架,无标准无界限的主观绑架。而实际上呢?除了法律规定的部分以外,它没有任何的强制约束力,全是一小撮一小撮的人自己的共识,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表演家”,母亲节送点心意,最好让左邻右舍都看到;朋友圈发点“爸妈辛苦了”,最好让朋友都看见;就连父母死了也得利用一把,坟头上哭得伤心异常,其实日常连猪狗都不如。

一件事情如果是主观定义的,是周围人定义的,是没有标准的,必然诞生表演家,必然形式大于内容,必然产生社会耗损。

作为现代人要有现代人该有的认知,我们有社会保险,有权利义务的契约,如果再总是想着养儿防老,再总是想着用道德绑架,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孔子作为工具人的天花板,当然是聪明人,释加牟尼也一样,也是聪明人,你逃脱不了他们的框架,你就不是聪明人,只有你能利用这帮人说的话达成你原本就想达成的目标,才算聪明人。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3 阅读:91
评论列表
  • 2024-05-30 13:34

    好文[点赞]

  • 2024-06-12 09:55

    孝顺就是听话,就是奴性,宣传这个是一种耻辱。儒起源于祭祀,被着急复古周礼 也就是奴隶制的孔子 发展成了一种教条迷信。本质就是为了打劫掠夺。

蔡垒磊

简介:畅销书作家,著有《上行》、《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