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山西绛县的老农发现了一个大窟窿,周边还散落一些陶器,怀疑地下有古墓,立刻将情况上报,不久后,考古队在这里挖出1326座古墓,经过长达3年细致的考古发掘,共出土了文物1.4万件套。
这是一个堪比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大事件。 1993年为了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田野考古工作者,文物局设置了田野考古一等奖。
由于该奖项要求十分严格,从秦始皇兵马俑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团队后,三十年间再没有任何一个团队和个人获得该殊荣。
直到,2006年,绛县衡水发现了这两座顶级大墓。
山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地处晋国故地,而且在绛县相距不远处就分布着已知的几座晋侯大墓。所以,当文物管理部门接到盗墓电话后,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是晋国的某个墓葬。 相关人员来到盗洞附近,根据陶片和土壤进行断代是先秦时期的墓地,这让大家更加确信这可能和晋国有关系。
但是这座墓葬起初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
早些年就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被人捡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陶器,摆在人家桌子上许多年,也没有人来衡水这一探究竟。因为晋国国君的墓葬已经确定了位置,没人想到在绛县还会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墓群。
这座被盗的墓葬被编号为M3,因为在它的周边,很快就发现了另外两座比它规模更大的M1和M2墓。M3显然是最小的一个,但等级也不低。不过,因为盗扰严重,清理发掘后,考古人员在这里几乎一无所获。
随后,大家把目光放在1号和2号墓上。这两座墓初步勘测没有被盗扰的痕迹,而且呈现甲字形排列,和曾经出土的诸侯大墓排列即位相似,像是一个国君的陵寝。而且,围绕着这两座大墓,很快又清理出了1298座小墓以及35座车马坑。
这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显赫,拥有众多的附属和臣民。
这显然只有一国的国君能够办到,于是有人猜测这会不会是晋国的国君和他的夫人的墓。 可考古人员又有新的疑惑,晋国的国君大墓基本都有迹可循。退一步讲,如果它是晋国国君的,那么这个人又是谁?为什么要远离其他国君墓呢?
考古发掘稳步进行中,鉴于这个墓地的重要性,山西文物管理局以及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全都来到这里。
可是挖掘工作却异常艰难,先是领头的意外受伤,随后是恶劣天气席卷大墓,雨雪冰寒,还即将上冻。 为了保护这座墓地,更好的进行挖掘,大家决定采用扣大棚的方式进行保温,然后工作人员就穿着厚厚的棉衣,带着护膝在地下15米的地方进行清理。
负责这次考古的领头人回忆说,当时地下很潮,尤其是进入了四五月份后,湿气非常重。
每次从地下爬上来都像是从阴间回到了阳间。 这是一个口小底大具有典型西周墓葬风格的墓,站在墓室底下抬头看,只能看到一小片的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
很快大家在椁室上发现了疑似红色丝织物的东西,面积不小。丝织物的发现令人雀跃,要知道这种脆弱的纺织物最难保留,哪怕在南方湿润的环境下,留存下来的也不多见,何况在北方泥土中,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颜色还能如此鲜艳。
可鲜艳却还只是其中惊喜之一。
丝织物上细密的针脚还清晰可见,用黄色的丝线绣出的图凤鸟图案栩栩如生。但是漫长的时间里,丝织物已经腐朽却将这些图案都印刻在了黄土上,以一种神奇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不同以往的丝织物提取,考古队不得不请出了更专业的人来到现场。
经过专家认定,这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荒帷”。
荒帷是一种覆盖在棺椁上的罩子,和墓葬里的青铜器等物一样,什么级别盖几层,盖什么样的都有相应的规定。不过在此前的考古历史中,并不多见。很多人猜测荒帷是素锦织就的,毕竟是丧葬,可能黑白居多。而绛县这次发现的大墓,是后人第一次见到大面积的荒帷的实物。经过清理,残余面积达到10平方。 色彩艳丽,精美的凤鸟,呈现了一种独特的丧葬文化。
由于一号墓的规制远远大于2号墓。考古人员认为1号是国君墓葬,2号可能是夫人。
然而,荒帷的提取成功,不仅让大家陷入沉思。 凤鸟往往是女性的象征,国君的荒帷怎么会采用凤鸟呢? 而且,在接下来的考古中,一号墓中的墓主人尸骨身上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头上的组玉佩华美精致,身上以及脖子上带的玉器也数量众多,造型独特,花样繁复。种种迹象都表明,墓主人是一位很爱美的女性。
与此同时2号墓的清理有了进展,在这里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不应该是墓主夫人随葬的器物——兵器。
两个墓的特征颠倒,似乎一号大墓更像是一个女人,而2号墓像一个男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让一位女性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墓葬规制凌驾于夫君之上呢?
难道说墓主人会是另外一位“妇好”一样的女性吗?
被寄予厚望的尸骨已经腐蚀的不成样子,完全无法分辨男女。唯一的希望就是从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上找到铭文记载。
最终铭文上的几个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倗伯毕姬。一号墓里的青铜器是倗伯为他的夫人毕姬所作。事已至此,一号和二号墓主性别确定了。
如果倗伯是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两座大墓竟然不是之前一直猜测的晋国国君。倗伯又是谁呢?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一件西周铜鼎,上镌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禽。”其释文是:“晋国军队追杀敌人,到倗国边境停止了。”
由此推断,极有可能是晋国出兵征伐倗国,倗国国君慑于晋国的强势,为保全身家性命,避免生灵涂炭,主动依附于晋国,因属和平过渡,未被史书载录。 据此判断,倗国存续年代约为公元前1060—前679年之间,约380余年。
也就说2号墓是倗国的一个国君。 毕姬则是周王室贵族的重臣之女,远嫁到绛县,身份尊贵才能以诸侯礼仪下葬。 说到底是娘家给的底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