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喊话: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你咋看?抱歉,庖丁姐劝股民们:别高兴的太早,楼市不起来股市没戏! 先别喷我,咱们看看今天的股市就心里有数了。 8月4日央媒喊话,当天大金融领涨,而到了今天,排头兵券商版块就冲高回落了。这还是股市疲软、信心不足的表现。 从2023年年初,国家就在积极救内需,各种政策刺激不断。M2增速都超过12%了,但央行放再多的水,钱并没有走向实体,拉动内需,而是在金融系统空转。上半年,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是去年全年GDP的2倍有余(2022年GDP为121万亿元)。这说明,老百姓不是缺钱,而是把钱都放在储蓄上了。 老百姓没信心,就是不花钱,内需就拉不动,经济就复苏不了。 那问题的根源就变成了:怎样才能提振老百姓的信心呢? 我们都知道社会财富有三大蓄水池:储蓄、股票、房产。 对于大类资产而言,最大的蓄水池仍是房产。但凡老百姓手上有百万以上的可支配收入,首选的保值增值渠道只有房产。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房地产的蓄水池涨起来,才会外溢到股市。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要知道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GDP比重不足5%。 所以,庖丁姐才敢大胆唱反调,因为楼市不复苏,股市上想赚钱就是一句玩笑。 那现阶段,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呢?庖丁姐就说2点吧。 第一,抱紧核心资产。 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楼市绝对是最优质的资产,因为中国的国运仍是坚定向上的,这个大逻辑不变,优秀的人才就会不断涌向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楼市就会长期向上。不要因为房贷断供而倒在黎明之前,更不要丧失信心,在低谷区跟着抛售 第二, 拥抱低估值蓝筹股 中国的未来,要靠最优秀的企业撑起来。这些优秀企业,必然诞生在高速发展的朝阳赛道,和中国全球领先的产业中。比如新能源、高科技行业、高端制造业等。同时,我们要远离夕阳落后产业(如服装、煤炭,石油、落后产能企业)远离小盘题材股 。未来股市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思考的是中长线资本入市,他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最后,作为一个普通投资人,我们要清醒的看到:经济复苏拐点仍未到来,中国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导向的市场。 今年还剩5个月了,国家在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我们要做的就是握紧低位优质筹码,以待天时。曙光在即!
经济日报喊话: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你咋看?抱歉,庖丁姐劝股民们:别高兴
界嘉说财经
2023-08-04 20:01:12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