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当父母的来说,孩子的学校生活,特别是上大学住宿这件事,就是心头大事。
最近看到一位家长,陪女儿到宿舍看到环境后,实在受不了,发文怒斥:
“这学校宿舍条件太差了,我女儿绝对不能住这种床位。”
原来,在女儿的宿舍床榻上方,有一根粗大的水管横穿过去,几乎占据了床头三分之一的空间,谁见了都觉得不舒服。都没办法站直一点,分分钟都有可能被撞到头。
别说这位家长破大防,不同意让女儿入住这样的宿舍,要是我看到了,也可能会要求换宿舍。
不是矫情,而是这种床就像是临时搭建的棚子房,能不能住,住得安不安心,都是一个问号。
说实在的,父母之所以会如此在意孩子在大学里睡觉的床位情况,首先是出于对孩子健康的考虑。
睡眠质量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如果床位靠近粗水管,或者床板过于简陋,可能存在噪音干扰或者空间狭小的问题,这不利于孩子的休息。
其次,这也是家长对孩子心理状态的一种关心。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在陌生的环境里,如果床位条件不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忽视、不被照顾的感觉,进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自信心。
再者,在家长的观念里,他们觉得孩子考上大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享受大学生活,而床位作为孩子在宿舍里最私人的空间,自然备受关注。
孩子即将开启独立的大学生活,父母既欣慰,又操心家长们操心的事情可谓五花八门,从宿舍的距离食堂远近,到室友是否好相处,再到住宿环境是否舒适等。
就拿行李准备来说,有些家长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为孩子罗列清单。大到被子、床垫,小到牙刷、毛巾,事无巨细。他们担心孩子在宿舍里住不习惯,怕孩子冻着、饿着或者在生活上有任何不便。
不过我们做父母的,也需要理性对待这种情况。
大学的住宿环境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适应过程。
实在不能住的,积极与学校宿管部门沟通,看看是否有调整床位的可能。如果不能调整,也要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比如可以把它当作一种锻炼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
此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教导孩子如何在不完美的环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舒适小天地。比如通过布置床位周围的空间,用一些小物件来改善居住的氛围。
最后,也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些小挑战,毕竟孩子已经是大学生,需要学会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家长对孩子大学生活的关心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把握好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引导和鼓励,让孩子能够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茁壮成长。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