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人类大多数时间是要看天吃饭的,而靠近河流的地区不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还便于引流灌溉,气候也比较温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早期的人类文明都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莫不如此。
长江、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但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32年就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古巴比伦文明在公元前539年就被波斯帝国灭了,古印度文明更是早在公元前1750年就因雅利安人入侵而消亡,唯独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从未断代。
正因为中华文明没有断代,才能在古代一直独领风骚。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欧洲冲破了中世纪的桎梏,文艺复兴开始,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欧洲各国政治舞台。经过几百年的资本积累,欧洲终于在清朝中后期反超中国,世界中心随之移到西方。那么欧洲为何能反超领跑世界两千年的中国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战争。自16世纪起,摆脱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各国为了重新发展便开始进行强弱兼并,战争也就不可避免。经过三个世纪的战争,数百个公国最后仅剩几十个,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老牌强国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打仗,尤其是英法两国更是战争不断。而战争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欧洲科技迅速进步,很快进入热兵器时代。先进的武器让欧洲征服了世界,别国资源被欧洲各国无限掠夺与压缩。此消彼长之下,欧洲的发展更加迅速。
第二个原因就是欧洲拥有完善成熟的金融体系。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中国体量庞大,社会比较封闭,金融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明朝时期还出现了银荒的情况,以白银作为税收工具的明廷就很难收上来钱,间接导致明末财政崩溃。
而欧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金融信用体系,不再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价值的锚定物,而是以国家主权作为担保,这样市面上可以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多,有利于商业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除了欧洲自身发展迅速的原因外,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也是让中国落后欧洲的重要原因。在欧洲忙着与全世界做生意时,清朝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与海外贸易的往来。
英国在乾隆末年曾派出使团想要与中国通商,马戛尔尼作为正使得以亲眼看到中国的康乾盛世,之后他与随从团员撰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对当时中国的内政、经济、科技的评价非常低,写道:“至少在过去的150年没有发展和进步,甚至在后退,而我们科技日益前进时,他们和今天的欧洲民族相比较,实际变成了半野蛮人”。
而乾隆皇帝却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屑与英国建交通商,认为欧洲先进的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于是放弃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后机会。仅仅半个世纪后英国就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国门,不知乾隆帝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当初做的决定。
总而言之,欧洲能够反超中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启蒙运动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对海洋的探索和殖民扩张、金融制度的优越、政治制度的进步等等都为欧洲崛起奠定了基础。
如果您也对欧洲发展历史感兴趣,作者在此要推荐一本性价比非常高的《诸王的欧洲》,这本书非常厚,加上正文前的32页彩插,已超过了1000页。还有单独的17到18世纪欧洲王室世系表、地图、人物关系图,沉甸甸的。放在书架上,超有质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了解详情)
在这本书中,作者抛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从历史中的“小人物”(相对拿破仑、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大人物来说,并不是平民)着眼,聚焦欧洲诸王的宫廷生活,用一些历史中非高光人物串联起了1642到1799年这一个半世纪的欧洲历史,并通过欧洲诸王与贵族的生活、行事展现当时欧洲的政治交锋与权力博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了解详情)
对于欧洲人名混乱、地名混乱、时间混乱问题,作者也进行了解释和简化。一些长的人名最迟第二次起就会使用简称,地名则统一使用今天的名字,时间则采用英国的“格力高利历”,方便统一,读者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