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利率单日飙升没有那么复杂
昨天隔夜利率单日飙升,各种自媒体有各种夸张解读,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也不会有持续性。
最近两个月资金都偏紧平衡。主要原因有两个:
1、政府类债券发行过快。政府债发行过程中,先变成财政存款,导致资金抽离作用,央行通过OMO、MLF等工具给予对冲,但还是会有摩擦。财政资金投放有其规律,发行后在支出过程中会逐步释放。尤其是,银行的LCR等流动性指标会受到影响,比如地方债在LCR指标中的权重是0.85,比准备金低,也会导致银行月末不愿融出资金。
2、汇率压力。中美利差达到历史高位,人民币显然承压,中间价和实际价差达到历史高位。在稳定汇率的过程中,本质上也会消耗基础货币,或者减少银行的人民币存款。
从资金供给的角度看,上述因素导致超储率不高且存在不稳定性因素。
昨天的隔夜飙升的直接原因是月底+部分机构准备不足。
1、上面提到,月底银行由于指标等因素,本身就不愿融出资金。不存在任何监管指导等说法。
2、部分机构过度自信,坚信货币不紧,因此倾向于滚隔夜。尤其是,由于对流动性问题估计不足,虽然央行敞开供应OMO、MLF,部分机构没有充分报量。当然,一级交易商数量也有限。
两者叠加导致了资金面在特殊时点出现了隔夜紧张的情况。从IRS利率看,市场并不认为资金会持续紧张,现券昨天在PMI数据低于预期作用下反而大涨。
度过月末时点后,资金面很快会转为平息,但配合国债发行等过程中,短期一次或“半次”降准仍有必要,公开市场操作仍会积极。投资者也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过度依赖滚隔夜不可取。
对权益市场有无影响?除了新媒体渲染之外,没有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合理充裕取向不变。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是,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和股市、宏观流动性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流动性,没有直接影响,股市短期还是更关注北上资金等动向。
整体看,不用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