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体和精神双重疗愈的故事

中工网 2024-07-14 04:00:23

原标题:一个身体和精神双重疗愈的故事

施战军

汤素兰一直特别会讲故事,她的故事好听而耐听,让人阅读的时候无法有一搭没一搭,所以在丰足的文学韵味之外,还兼有涵养专注力的功能;汤素兰也始终特别懂故事,她知道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故事的后面藏着怎样的生命密码,因此她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具备贴心又揪心、知心亦扪心的力道。

《绣虎少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从小主人公发达的听觉——老屋早晨天井里的声音起笔,于是整个故事充满了动静。梓屹患有小儿麻痹症这件事,像一枚石子投入湖水中,对于一个农户家庭来说,荡起的涟漪,犹如风浪涌动,令人牵肠挂肚。

故事就是这样敏感而又长情地讲了下去。

这是一个有关身体和精神双重疗愈的好故事,与习俗、民间艺术、家族史、家国史,特别是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结实地生长在一起。在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在家庭和学校共筑的中国式现代乡村教育中,小说以民间手艺为引力、为针线,启开行动不便的孩子的慧心,绣出流泪伢子变为宝藏少年的经历。

湘绣,让梓屹获得了身心的滋养和启迪,对于不能跑跳的他来讲,这门古老技艺,更是自主成长的精神运动场。

行路的体感联结着众人的亲疼,爷爷奶奶、姐姐、老师、小伙伴和小黄……领着、背着、陪伴着、疏导着也激励着他,成为他的生命营养。从乡间小学到县里中学再到城市大学,他们簇着他自尊向上的蹒跚步履;从珠算到描花再到绣艺的练成升华,他们护着他向艺术至境探索创新的绝技。

故事人物所带给读者的交互体验从小说开篇贯通到结尾,掩卷许久还是令人回不过神来。

无论困厄还是确幸,文学所珍摄的人生命运,需要观照与理解的及物、切身,还需要分寸适当地表达痛楚、爱意,更需要的是真切具体、正常自然的关情、交心。最动人的,是在《绣虎少年》的故事中,我们能够意会到,它潜藏、绵延着莫名哀感与无尽知恩的悄悄话,这是超出了常见的情绪表象的言外之言、象外之象,这是有比之一般的成长小说更胜一筹的完整健朗的情志。

在我印象里,少儿文学特质和常规文学品格交融的成长小说经典,它们有着共通的健全情志,比如:吸纳着应有的情境细节关联、渗透着应有的情理层次辨析、思忖着应有的情感调式收放。内外兼修的成长小说《绣虎少年》,是具备了这样的文学情志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