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青年羽毛球队运动员张志杰6月30日晚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参加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团体赛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时,在场上突然晕倒,经赛事组委会医疗部门和当地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6月30日23点20分去世。此事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
事情发生后,有疑似张志杰姐姐的网友在微博发文,质疑现场救治不及时。从一段2分45秒的现场视频看,张志杰是在与日本选手进行男单比赛时发生意外的,当时场上形势胶着,张志杰被对手追回一分,比分为11平。张志杰倒地大约30秒后,现场的医疗团队进场。又经过了约30秒,担架入场将张志杰抬出场外进行进一步救治。事后,亚洲羽毛球协会及印尼羽毛球协会发出声明,称张志杰在当地时间6月30日23时20分于医院中去世。声明中还称,张志杰“在不到两分钟内被送进了现场待命的急救车并被运往医院”,但最终还是未能挽救回年轻的生命。
张志杰倒地(网络视频截图)因为现场视频的披露,许多网友对现场的救治产生质疑,认为这场悲剧原本有机会避免。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从张志杰倒地到被担架抬离赛场,赛场医疗团队没有进行AED(体外除颤仪)或CPR(心肺复苏术)急救。
根据现场视频发病的表现看,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原发病则可能为冠脉起源异常?川崎病?心肌病?心肌炎?……)。
二是发生主动脉夹层并且夹层迅速进展甚或破裂(原发病可能是马凡氏综合征?大动脉炎?……)。
如果是前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回来的几率非常之大。
如果是后者,即便采取了及时的心肺复苏,也很难抢救成功。
有急诊医生公开发文称:“看了运动员倒地的视频,无比心疼。这么年轻的运动员猝死,猝死前有明显抽搐,从我的角度来说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可能性很大。那么急救的关键就是医疗人员或者旁人第一时间判断情况并且现场心肺复苏,拿到AED并且除颤,而不是把患者放到担架上就走,患者可以边复苏边送到医院急救,甚至进行ECMO,还是有不小的概率能够抢救回来。”
就视频中张志杰的救治过程,一名某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认为:“从视频看,张志杰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倒地抽搐,随后送医后意外身亡,基本符合运动性猝死的情况。”
从张志杰0分27秒倒地,到2分26秒被抬出场地,这2分钟内,现场医疗人员并未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上述急诊医生认为:“从现场视频看,的确救援反应有些迟钝。运动性猝死最关键的,就是第一时间抢救。现场医疗人员在判断球员失去知觉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按照急救流程做心肺复苏,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随后,另一位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的观点与上述急诊医生基本相同:“从视频来看,现场急救不够专业,医疗人员到现场后,处置得并不坚决。应该第一时间迅速翻身、呼喊名字、触摸脉搏,以确认是否还有意识。如果已经出现心脏骤停,就该马上按照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的流程进行急救。而且这种大型国际赛事,现场应该有AED,贴上贴片就可以判断是否是室颤,是否需要进行首次电击。”
从常理来讲运动有助于健康,但竞技运动员是例外,基本常识是运动会损伤血管。竞技运动员属于高强度、高透支运动群体,建立健康档案或定期体检重要且必须。
从急诊医学角度,该急诊科主任还指出现场错过了3个救命环节:“第一,没有第一时间去查看评估患者情况,0分27秒倒地后一直到1分07秒才有医疗人员入场;第二,现场没有进行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第三,应该抓紧黄金4分钟急救,然后是一边做胸外心脏按压,一边搬运去救护车,可现场没有做到。”
世界羽联《羽毛球竞赛规则》中规定,裁判员必须谨慎、灵活处理比赛时运动员的伤、病,迅速判定伤、病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召唤裁判长,由裁判长决定是否需要赛会医生或其他人员进入比赛场地。换言之,裁判长有权决定是否允许医疗团队进场。
不过,国际奥委会医疗准则也有规定,赛事医疗保障需要有必要的资源、设施、设备和服务等,需要制定具体场地、具体项目的医疗应急救援计划,包括制定撤离重病或受伤运动员的流程。
7月1日,印尼羽协联合当地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印尼羽协向国际羽联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国际羽联修订医疗团队在未经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入场的规则,从而让运动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7月2日凌晨,新华社发表评论“生命至上应是赛场的最高规则”。文中提到,体育的前提是规则,但无论规则如何制定、裁判如何执裁,生命至上都应该是赛场的最高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