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珠峰!大疆无人机成功完成高海拔运输测试,欧美国家慌了?

俊博恩 2024-06-19 14:31: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6月5日,大疆宣布其生产的FC30运载无人机,在珠峰的南坡地区成功地完成了高海拔运输测试。

这是全世界第一例民用运载无人机在海拔5300-6000米这个高度进行往返运输测试,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纪录!

当无人机带着3个氧气瓶和一袋垃圾徐徐降落时,在大本营附近的登山者们齐齐鼓掌,为大疆无人机所取得的成就送上自己的祝福。

载重30斤,最高飞行海拔达6191.8米

大疆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可谓是一枝独秀,占据了全世界72%的民用无人机市场,其研发和生产的民用无人机产品在世界各国都广受好评。

大疆无人机的产品线极其丰富,涵盖了航拍、农业、消防、测绘等多个领域,并且其性能倍受赞誉,甚至让美国的海军和空军不惜违反美国国防部的禁令,在2018年的8月和11月,分别向大疆下了19万美元和5万美元的订单。

大疆并没有因为之前取得的成就而止步不前,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地向世界证明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巨大潜力和实用价值。

此次的高海拔运输测试,是在零下五度的气温下,风力达15米/秒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此次用于实验的无人机没有经过任何的改装。

最终FC30运载无人机成功的在6000米的海拔高度稳定飞行,并且实现了30斤的稳定载重。

测验过程中,FC30运载无人机的最高飞行高度达到了6191.8米,这一项数据刷新了民用无人机的最高运输记录。

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电池,一般的锂电池其正常工作温度为0-45℃,而此次测试的环境温度是零下5℃,已经远远低于锂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FC30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这样出色表现,可见大疆对于超低温环境下的电池维持系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测试的时候风力是15米/秒,也就是7级风。

只是单纯的说风速的等级,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但是通过“七级大风树弯腰,逆风步行困难重”这两句顺口溜,应该可以想象得到7级风的恐怖。

而FC30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飞行,足以说明大疆无人机的飞控系统确实十分的厉害。

在珠峰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用无人机来运送装备物资,相较于传统的人力来说优势十分的明显。

比如夏尔巴向导穿过昆布冰瀑大概需要8个小时,并且每次最多携带30斤的物资,而FC30运载无人机同样是30斤的负重,穿过昆布冰瀑只需要12分钟。

如此悬殊的差距,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而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那么时间就是生命,因为差几分钟,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无人机的出现也势必会改变目前的这种物资运送方式。

欧美的制裁

我国对于无人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刚开始只是用于军事用途,后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民用无人机才逐渐的走入寻常百姓家。

大疆创立于2006年,为了改变当时无人机市场价格昂贵、入门门槛高的格局,刚刚成立的大疆决定研发民用无人机。

相对于欧美国家,大疆进入民用无人机这个领域算是比较晚的,但是大疆抓住了当时无人机“不亲民”这个痛点,决心造出大家都能够玩得起的无人机。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大疆终于在2013年推出了一款“开箱即能飞”的小型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一经上市,便迅速赢得了无数无人机爱好者的倾爱,销售火爆,销售额也很快达到了“亿”这个量级。

而此时,那些早早站在“开发无人机”这条跑道上的欧美国家,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随着许多国家的军方也开始采购大疆无人机,那些欧美国家的“大老爷们”彻底坐不住了。

早在2017年,美国国防部便把大疆无人机列入了制裁清单,只不过在美国制裁了大疆之后,美国的国防部发现他们找不到比大疆更有性价比的无人机了。

也就是说一样的价格,大疆无人机的性能吊打其他品牌;而一样的性能,大疆的无人机相比之下就是“白菜价”。

尴尬归尴尬,但是该买的还是要买,美国海军和空军在2018年8月和11月的那两笔大额订单,说明了他们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而在2019年,美国又启动了针对大疆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大疆利用低价策略扰乱市场。

大疆也是“心里苦”,心说这物美价廉的东西,到了你们美利坚,怎么就成了“扰乱市场”。

显然,美国的相关官员没有听到大疆的“心声”,2020年,美国变本加厉,又将大疆列入了实体清单,禁止美国的企业向大疆出口或转让任何技术或产品。

而在2023年4月20日,美国又向大疆开出了一份2.8亿美元的罚单。

美国利用霸权对大疆做出的种种制裁,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美国虽然可以限制大疆对美的正常贸易,但是限制不了大疆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领先。

不惧困难,“闷头”搞发展

欧美国家那些不合理的制裁并不能击垮大疆勇往直前的信念。

在外部环境如此不友好的情况下,大疆不仅没有倒下,并且还在不断的壮大,大疆公司深知,他们靠的正是自身所掌握的核心技术。

就像美国“整不垮”华为一样,大疆对于所谓的“制裁”跟是无所畏惧。原因无他,核心技术在自己手中,腰杆就是硬。

而大疆的这些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大疆无人机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创始人汪涛的毕业设计课题——无人直升机的控制系统。

在当时,可以悬停的无人直升机还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课题,现在看来,这个在当时相当有前瞻性的想法,真的做到了“改变世界”。

之后汪涛带领的创业团队搞定了最核心的飞控技术,如果把无人机比作人体,那么飞控技术就是“大脑”。

搞定飞控技术之后,离无人机成型的最后一步便是云台和相机了,当时在汪涛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和挂载云台品牌Go pro合作,一条是“自己来”。

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公司来说,选择跟Go pro合作是一个比较理智的决定,因为Go pro的技术成熟,产品的质量有保证。

并且有Go pro这个品牌的背书,在无人机市场上还是“新人”的大疆无疑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面对这个并不算太难的选择题,汪涛却选择了后者——“自己来”。

因为在当时的无人机领域,大家都认为无人机只是一个承载云台和相机的飞行器,云台和相机才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当时大疆的强项是飞控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做云台和相机,大疆则无法在与其他厂家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且作为一个“小公司”,如果跟Go pro合作,必然要被Go pro拿掉大部分的利润。

这就意味着大疆将挣不到什么钱,也意味着他们将没有多少科研资金,技术研发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些对于一个科创公司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事后来看,汪涛当时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因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公司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小体型,大作用

近些年来,无人机的发展势头非常猛,可以说是遍布寻常百姓家,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无人机的身影。

比如之前农民打农药的时候,要背着药壶,穿插在田地中间,而现在专业的农药无人机,能在短短半小时之内完成上百亩的任务。

还有擦室外玻璃的无人机,替代了传统的“蜘蛛人”,既安全又高效。

除此之外,无人机还能用于火灾、水灾、高空电力维护和测绘等多种保障工作。

无人机的体型虽然小,但是能力却是一点也不小,不但能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还能代替人们完成一些危险度高的工作。

“小小无人机”潜力无限

相信在未来,无人机会有更大的发展,未来的无人机会朝着更长的飞行时间、自主飞行、多机协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大疆这些年的产品也在不断的印证着人们对于未来无人机的畅想。

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无人机会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和工作场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无人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参考文献

人民网:《中国民用无人机完成珠峰6000米海拔物资运输测试》——《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14 版)

北青网:《全球首次 大疆无人机完成珠峰6000米海拔物资运输》

大众网:《低空经济高海拔突破:大疆运载无人机珠峰6000米成功实测》

1 阅读:130

俊博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