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能够长治久安?这跟汉朝的治国方略有极大的关系。一是外圣内王。以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表面上尊重儒家之仁,实际上用法律和谋略实现统治。二是王道(儒家)与霸道(法家)兼用。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三道,一竖代表参通天地人三道,能够参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就是真正的王。所谓天地人三道就是天地人三者的内在规律;所谓参通道就是顺应道,按照客观规律行事。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理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政治主张。霸道则以武力、刑罚、权势等强硬手段统治天下,与王道相对。简单地说,王道就是以德服人,霸道就是以力服人。相声演员贾旭明、张康讲:“何为王道?王道就是,对手不听话,就从他身上压过去。何为霸道?对手听话了,也从他身上压过去。何为孔孟之道?压之前先告诉他一声。”我国实行韬光养晦策略以求和平崛起,以一带一路、上合组织等行动求互利共赢,体现了王道思想;美国不会换位思考,不懂以史为鉴,轻则经济制裁,重则武力入侵,奉行的是霸道路线。汉朝之所以强大,与汉高祖刘邦实行王道与霸道兼用的治国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王道依靠软实力为主,以柔克刚,主张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霸道依靠硬实力为主,以刚克柔,主张以力服人。霸道更适合于乱世,王道更适用于和平时期。王道可亲却偏软,霸道锋利却易折。王道是否顺应了人道?霸道是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未必!由于人性的两面性,单纯实行王道或者霸道,往往不能达到富国强兵治国平天下的施政目标,因此,最好的治国理政方法是王道和霸道兼用,既要倡导仁义道德来教化民众,也要有强有力的法治手段以维护稳定。由于存在利益差异,帝王治国方略与百姓个人理想是不同的。女皇的为君之道。宰相魏元忠被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诬陷,被贬为高要县尉,太仆崔贞慎和东宫率独孤袆之在长安郊外为他饯行。张易之唆使下属诬告两人为魏元忠同党。武则天派左台监察御史马怀素审理案件。马怀素经过审理,上奏武则天说,两人并未谋反。武则天派内官催促马怀素尽快定罪,马怀素仍然坚持无罪判决。武则天大怒,把马怀素召来,责问为什么不遵旨办事。马怀素说:崔贞慎和独孤袆之与魏元忠私人感情很好,为魏元忠饯行确实有过错,理应受到惩罚,但说他们是魏元忠同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武则天说:他们为魏元忠饯行就是谋反的证明。朕意已决,你怎敢抗旨不遵呢?马怀素说:汉朝彭越因谋反的罪名被诛,栾布为其收尸,刘邦并未杀他。魏元忠并未犯彭越那样的死罪,陛下岂能加害于他们。陛下手握生杀大权,想怎样就怎样,但既然把案件交给臣审理,臣不敢不依法办事。武则天怒气消了,崔贞慎、独孤袆之得以幸免。实际上这是武则天精心导演的一场戏。武则天是个极其精明的皇帝,政治手腕很高明,一方面残酷无情,杀人不眨眼,又善于收买人心,树立英明君主的光辉形象。她并非不明事理的糊涂虫,对整个案件心里像明镜一样清楚。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达到一石四鸟的目的,一是卖给宠臣张易之一个面子;二是彰显了自己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三是收买了马怀素这样的名臣的人心;四是对张易之进行了打压,防止宠臣的野心过度膨胀。法家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法家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吴起、商鞅、乐毅、韩非子等。汉朝的辉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儒家和法家、王道与霸道缺一不可。综合运用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才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治国之道。即使在今天,也需要以法惩恶,以德扬善,以法治国,以儒治德。德法兼施是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外儒内法是治国之道的不宣之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董仲舒篡改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鼓吹君权神授和灾异祥瑞,神化专制王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解决分封诸侯的弊端起了积极作用。分封制的弊端在于,把土地分封给臣子以后,就变成了臣子的私有财产和势力范围,一旦君主式微,臣子坐大,臣子就会闹独立,不再服从君主的统治,甚至反客为主,灭了中央政府。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汉初需要休养生息,奉行道家思想,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国力恢复,诸侯坐大,中央集权岌岌可危,朝廷暮气沉沉,汉武帝行推恩令,要对付匈奴,开疆拓土。董仲舒保留儒家的“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主张以“礼治”和“德治”为核心的“人治”,又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周易》、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皇权至上、严格等级制,有利于形成大一统思想,强化皇权统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一统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主流思想,分裂祖国不得人心。为什么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秦始皇却要焚书坑儒呢?(一)百家争鸣不利于大一统。(二)一些儒生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以古非今。(三)一些儒者反对郡县制,主张恢复分封制,不合时宜,不利于建立封建专制制度。(四)秦始皇尚未认识到儒家学说对巩固皇权统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