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她是怎样一步步登位掌权的?

易珩文化苑本人 2023-02-25 16:51:12

关于慈禧太后,民间有太多神秘的传说,尤其是近多年影视剧的演绎,加深了慈禧太后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僵化形象,她总是那般威严、狠毒、善于权谋,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因而,网友将慈禧称之为“史上最牛老太太”。然而,慈禧并非一步登天,一直顺风顺水的,她最后能手握最高权力、成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也是一步步得来的,这过程,既有时运的加持,有机敏的才干,也有出色的权谋。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慈禧太后画像)

慈禧的成功,是通过三次重要的政变得来的。第一次是1861年11月同恭亲王奕䜣发动的“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第二次是1884年4月懿旨罢免恭亲王奕䜣为首的全部军机处成员,而以醇亲王奕譞代之的“甲申易枢”;第三次是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戊戌政变”。

一、慈禧一生简述

慈禧1852年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同治帝载淳继位后,孝贞显皇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孝钦显皇后以生母身份被称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慈禧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 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

(颐和园)

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斩戊戌六君子,囚光绪帝,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二、慈禧上位之路

慈禧从一个普通的秀女,最终踏上大清权力的巅峰,掌握清朝权力达48年之久,她凭借的是什么呢?她定有过人之处,深谙权谋之道仅仅是一方面,命运的青睐、聪敏的才干,加上她善于审时度势,能够利用和把握机会,众多的因素才成就了慈禧的地位。慈禧能成功上位,主要在于她有四点异于常人之处:一是命运垂青(美貌出众,生下皇子);二是聪颖机敏,解人意、知进退;三是智谋过人,意志坚定;四是善于拉拢人心,利用各方力量。

(慈溪照片)

(一)命运青睐,好运眷顾

人们常说,成功要靠努力,但没有时运加持的努力往往是一场空。命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占据着很大的分量。慈禧之所以能成功,前提是幸运之神对她有两次重要的眷顾,一是她美貌出众,二是她生下了咸丰唯一的皇子。

美貌让她能被选入皇宫,并且让咸丰帝能够宠幸,从此命运改变。咸丰共生有二子一女,只有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生下的长子载淳活下来了,玫贵妃生的次子在刚生下时就夭折了,而一同被选入宫的钮钴禄氏没有生下皇子。母凭子贵,慈禧的地位得以一路飙升。

慈禧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人说,她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贫穷的汉族农民家庭,后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咸丰二年( 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也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北京,本就是叶赫那拉惠征的女儿,爷爷给她起名叫“杏贞”(小名“杏儿”),后被应选入宫。

⑴.天生丽质,美貌无双,姿容超群。

慈禧以美貌获得咸丰皇帝的宠幸,这是她获取权力的第一步。

能被选入宫中,首先肯定颜值高于普通女子。据记载,年轻时的慈禧容貌非常美丽。慈禧自己经常对人夸耀,她年轻的时候,在宫里被很多妃子嫉妒,就是因为自己比她们漂亮,“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慈禧太后照片)

可是,能够选入宫中的姑娘,样貌都差不到哪里去,在众多的妃子中,很多人熬到人老珠黄,也没得到皇帝宠幸,为什么皇帝就能选中慈禧呢?

慈禧刚入宫的时候,只有17岁,被安排在一个偏僻的宫殿:储秀宫。位置很偏,皇帝平时基本不来这地方,要想得到皇帝宠幸,基本不可能。

而且,当时一同被选中的还有后来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被选为嫔,那拉氏被选为贵人。清代后宫妃嫔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皇后以下的妃嫔共分七级:第一级是皇贵妃,第二级是贵妃,第三级是妃,第四级是嫔,第五级是贵人,第六级是常在,第七级是答应。钮祜禄氏的等级也比慈禧高一级。

住的位置偏,地位又低,那慈禧是怎么引起咸丰帝的注意并宠幸的呢?她是怎么打开这一局面的呢?

那就要先看看,咸丰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咸丰帝是个悲剧人物,他在位期间,大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咸丰即位之初本来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观其初政,非不思振作有为。曾不数年,晏安如故。”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彻底摧垮了他柔弱的意志,从此日日沉溺于酒色。这就给慈禧提供了最初的机会。

太平天国起义伴随了咸丰帝一生。而英、法、俄、美诸列强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先攻广州,再攻天津,后攻北京,直逼得咸丰帝北逃热河。一个年轻而软弱的皇帝遭遇了复杂艰难的局势,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咸丰一筹莫展,便开始追求声色,贪图玩乐了。他整天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以此逃避现实的压力。这就给了野心勃勃的慈禧一个大机会。

(咸丰帝画像)

咸丰帝身体弱,“体多疾,面带黄”,需要常年饮鹿血来补身子,为此在宫中养了一百多头鹿,大太监安德海就负责给皇帝选鹿,选好之后再由御膳房捕杀制作。一次选鹿的时候,慈禧就找到安德海,给了他很多银子,让他在皇帝面前多“美言”自己,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于是在安德海的操作下,咸丰帝“无意中”路过慈禧住所,发现了这位明眸皓齿、容貌绝美、眉目传情的女子,顿时把咸丰迷得神魂颠倒,这女子当然就是慈禧了。

从此以后,咸丰就对慈禧迷恋得一发不可收拾。《十叶野闻》记载了咸丰帝迷恋慈禧的情景:“当文宗(咸丰帝)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

得到咸丰宠幸的慈禧,地位一路高升,到她19岁时,晋封懿嫔;21岁时,生下同治,晋封懿妃;22岁时,又成了懿贵妃了。

⑵.生下皇子,母凭子贵,地位显贵。

慈禧的第二个幸运的地方,那就是慈禧诞下了唯一的皇子,这是慈禧能够踏上权力巅峰之路的根本。

咸丰帝沉迷慈禧,时有召幸。慈禧在入宫四年后,生了个儿子,这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母以子贵,慈禧的地位发生了急速的晋升。《清皇室四谱》记载:“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由于慈禧生下了皇子,她的等级由第四级的嫔跃升为第二级的贵妃。因时无皇贵妃,所以除皇后外,她的地位已是后宫第二位了。但由于她诞下了皇子,备受宠幸,慈禧的实际地位已在孝贞皇后之上了。

(二)聪明机敏,善观风色

慈禧非常有智慧,聪明伶俐,机敏善变,识眼色、知进退。这种能力为她的上位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满清外史》描述慈禧:“少而慧黠。”《清稗类钞》记载:“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写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

慈禧非常善解人意,在咸丰皇帝苦闷之时,她在旁边时时开解。慈禧不仅字写得好,而且确有治国的能力。在圆明园居住时,“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 (慈禧)能草书,又能画兰竹”。而且慈禧喜欢学习读书,有记载说:“西后先入宫,夏日单衣,方校书卷。”而咸丰帝寄情声色,懒于国事。有些奏章,就让慈禧代阅,“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甚至个别奏章,让慈禧代笔批答。《慈禧传信录》记载:“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懿贵妃)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后(懿贵妃)仅司朱而已。”《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叶赫那拉(懿贵妃)过去曾为先帝整理过奏折。”由一开始的帮忙整理奏折,最后发展到直接代咸丰批阅奏折,慈禧逐渐的接近了权力核心。

(慈禧太后照片)

据《慈禧外纪》记载,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就是慈禧太后举荐给咸丰皇帝的,“劝咸丰帝任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曾国藩得以平定粤匪,慈禧之力也。”当时咸丰皇帝对于如何平叛太平天国,毫无办法,是慈禧太后告诉咸丰皇帝,放权给曾国藩,让曾国藩自己想办法筹军筹饷,最后得以平定太平天国。

但是慈禧非常的识眼色、知进退,并没有因为替皇帝批阅奏折就得意忘形。由于她常常替皇帝出主意,参与政事,时间一久,引起了咸丰的警惕,“帝浸厌之,尝从容为孝贞后(慈安)言妃机诈”。慈禧对于政治非常敏感,她发现了咸丰帝的不满,感受到了皇帝心理的变化,于是立马收敛自己的行为,更加的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三)善于权谋,智谋过人

慈禧的政治权谋非常出色,她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有利的机会和形势,通过“辛酉政变”初步掌握最高权力。

由于慈禧的参与政事,咸丰帝对慈禧也开始提防和忌惮起来,他怕慈禧野心太大,自己死后不受控制,所以咸丰皇帝一度想要把慈禧废掉,临死前甚至想过要赐死慈禧,但是考虑到慈禧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如果把慈禧废掉,对太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就把慈禧留了下来。

为了既能保全太子的生母,又不让她的权力膨胀,咸丰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布局,那就是让八大顾命大臣辅政。而同治年幼,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只得在内垂帘听政。

然而咸丰的这个安排有漏洞,一是忽略了有极高威望的恭亲王,二是忽略了手握重兵的将领僧格林沁和胜保。智谋过人的慈禧就是利用这个有利的形势,通过一番运作,巧妙达成了权力的转移。慈禧一面利用顾命大臣的嚣张跋扈激怒慈安,让她不得不站在自己一边,一面又秘密拉拢恭亲王,通过“辛酉政变”,干脆利落地夺取了权力。

虽然清除了顾命八大臣,但是慈禧并没有完全掌握最高权力,在外有恭亲王,在内有慈安太后,这些都形成了对慈禧的牵制。

在此期间,慈安、恭亲王和同治皇帝三人联手,利用山东巡抚丁宝桢,斩杀了慈禧的心腹大太监安德海。慈禧并没有因此恼怒,而是不动声色,不但忍气吞声,而且还把安德海抄家,财产充公,再命人把事情经过写成文件,让臣下学习,以儆效尤。这个举动一下就赢得了满朝称赞。慈禧不但完美化解了慈安太后和恭亲王的攻击,还赢得了名声,政治手段堪称完美,从这件事就可看出慈禧权谋的高超。

(四)善拢人心,团结力量

善于团结力量是慈禧的又一大能力。慈安比慈禧先入宫,慈安很快就被册立为皇后,而慈禧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贵人。虽然她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存活下来的皇子载淳,母以子贵,她的宫中排位也一路攀升,成为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物。然而,宫中后妃的等级阶位森严,嫡庶的界线不可僭越。皇后母仪天下,总管六宫,慈禧对慈安也是执礼恭谦,不敢有任何放肆。

两宫垂帘以后,慈禧对慈安依然恭敬有礼。《清宫遗闻·慈安皇太后》记载:“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慈禧)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东宫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凡是涉及朝政举措的大事,慈禧都先向慈安请示。“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两人在长达二十年的垂帘听政时间里,没有产生重大分歧和相互争执的记载,一直保持比较和谐、稳定的关系。两宫共同处理政事,还能保持这种局面,这在历朝历代中是比较罕见的。由此可见,慈禧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是多么强,她能看清形势,善于拉拢和团结力量。在她不能以合理合法的途径扳倒对手前,她做事能让对方平和舒坦、放心信任、心悦诚服。

(慈安画像)

慈禧不仅智谋过人,政治能力高超,运气也一直在青睐她。中法战争清朝不败而败,引发满朝文武不满,慈禧趁机逼迫恭亲王辞职。同治皇帝长大后要亲政,慈禧不得不和慈安一起交出了权力,可是没过多久同治皇帝就死了,慈禧重新获得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而且没过多久,慈安太后也暴毙,再也没有人能够制约慈禧了。慈禧从此踏上了真正的权力巅峰!

虽然慈禧已真正踏上了权力巅峰,但是还面临着光绪亲政的问题,光绪要收回权力。可是由于光绪因为改革问题过于急切,搞得满朝文武怨声载道,大失人心。在保守派的拥护下,慈禧“不得不”再次垂帘听政。在接管政权时,她说了一段非常有水平的话。她说,我这次听政,并不是反对维新,而是维新需要慢慢筹划,一件件的落实推进,凡是对国家有益的措施,我都不会废止,而是详细研究之后再逐步推行。这番话,尽收保守派和维新派两派人士的心。这次慈禧掌权后直到去世,最高权力一直都掌控在她的手里。

美丽的外貌、机敏的性格、命运的垂青、过人的智谋,这一切使得慈禧能够不断上位,直至权力的巅峰,并且凭借她的智慧,她得以长久控制权力。在这里,先不讨论功过,单是一个女子,能在男权社会下,从普通的女子一直到权力的顶峰,并且安稳掌控权力几十年,没有非凡的能力绝非可能。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易珩文化苑本人

简介:历史文化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