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在武器装备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思想就成为了其决定性因素。而思想的传播方式,除了言传身教之外,就是阅读书籍。
有一个中国人,他如同黄昏时刻的猫头鹰,通过自己敏锐的感官,察觉并预告了天黑后的昏暗和悲凉,然而却唤不醒一个装睡的大清王朝。这个人就是魏源。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曾说过:“创棒辟莽,前驱先路”,这是他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然而,尽管魏源的努力促使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但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下,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东邻日本却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奋起反击,并在后来的甲午之战中击败了中国,使中国彻底堕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深渊。据说,甲午之后,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访问中国,李鸿章问他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伊藤博文回答道:“可以去看《海国图志》。”这一切充满了历史的无情和讽刺。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是湖南邵阳人,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正好是清王朝时期,等他入仕时,时间已经悄悄来到清末时期,对于清末时期的清政府,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那个时候清政府不断向外国人妥协,送出大量黄金,而大清奉行闭关锁国,让人们没有办法了解世界和其他国家,致使清朝能够融入世界的机遇几乎不存在,直到几个具有先进新思想的读书人出现。
“魏源,字默深,邵阳人。道光二年,举顺天乡试。宣宗阅其试卷,挥翰褒赏,名藉甚。会试落第,房考刘逢禄赋两生行惜之。两生者,谓源及龚巩祚。两人皆负才自喜,名亦相埒。”在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上,在“龚魏”这种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中,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长期享有与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并称的思想地位。龚自珍死后,魏源还生活了16年,比龚自珍更多地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魏源和龚自珍两个人科考落榜,于是两人决定对一些书籍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当中,魏源第一次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太过于狭窄。
魏远达
道光十一年(1831年),魏源亲眼目睹了江华瑶民起义,这个时候的魏源突然意识到:清朝吏治的腐败已让国家变得越来越不堪,必须另辟蹊径。“二十八年,大水,河帅将启闸。源力争不能得,则亲击鼓制府,总督陆建瀛驰勘得免,士民德之。补高邮,坐迟误驿递免。副都御史袁甲三奏复其官。”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林则徐,他和林则徐的思想不谋而合,他决定帮助林则徐革新图强,去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文化,让大清的精神面貌变得不一样,同时接受别国的文化和知识,加强国家的军事建设,文化提升等等。
有了良师益友为缘,做起这些事情来就比较轻松,再加上自己求学的这些年,看着侵略者对清朝人民的侵略,激起了魏源对于外国侵略者的愤怒,激发了爱国主义思想。那个时候的魏源就意识到: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通过提升民众的知识和文化去改变,要让百姓们意识到,国家是需要保护的。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革职,并发配伊犁充军效力。林则徐带着悲痛的心情前往伊犁接受惩罚,在流放的途中,他见到了魏源。之后林则徐把之前收集到的洋人书报都交给了魏源,并请求魏源可以写出一本大清朝自己的世界性书籍。
本来魏源在林则徐的建议下投笔从戎,但对朝廷畏首畏尾的行事作风十分不满,愤慨之下就辞职回家,碰巧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被流放新疆的林则徐。
魏远达
看到老友受难,魏源的心里不是滋味,百感交集之时听到老友的请求,魏源也是当仁不让,马上就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回家之后,魏源马上开始编写,并在半年的时间里就写成了《圣武记》以及著名的《海国图志》。“源以我朝幅员广,武功实迈前古,因借观史馆官书,参以士大夫私著,排比经纬,成《圣武记》四十余万言。晚遭夷变,谓筹夷事必知夷情,复据史志及林则徐所译《西夷四州志》等,成《海国图志》一百卷。他所著有《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
《圣武记》是一部军事历史著作,从清朝成立之初一直写到当朝,详细地分析了清朝历史上的各大战役。但魏源的目的不是为歌功颂德,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激发清朝统治者的“尚武”决心,让王朝可以重视军修,实行强兵政策,以抵御外敌使用武力干预清朝的内政,和侵害国家主权的行为。此外,他还希望借助此书找到泱泱大国繁荣与失败的原因,然后揪出病根彻底“治愈”,特别是《<圣武记>叙》里的“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羸,令不行于境内之谓羸。故先王不患财用而为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这句话也是犀利地指出了国家兴亡的关键。
较之于《诗古微》《书古微》之类的著作,魏源的《海国图志》更加广为人知,这部书几乎成了魏源的一张名片、一个标签。他为此书所写的《<海国图志>叙》称:“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书中涉及了西方科学、军事、地理等各个方面内容。
也正是这本书让日本视为珍宝,促进以及加速了日本的变革,致使日本快速发展,最终在52年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魏远达
然而魏源在创作这本书时,苦于资料的缺乏,不得已四处求人,他的一些好友也是积极帮助,从全国各地邮寄各种西洋资料给他,甚至有的资料还是被俘的英国士兵所提供。
在朋友的帮助下,魏源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发行出版了50卷,此后他又用了4年的时间扩充到了100卷。
书中提出,西方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夷之长技”的战船和火炮,如果我们能够学习他们,打造出自己的坚船利炮,就可以达到制衡甚至赶超的目的,为此魏源甚至在书中注入了大量西方船炮的图纸,以供国人的参考和学习。此外,他还对清朝如何建造自己的强大海军,给出了方式方法,比如前期购买,后期自制等。
魏源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他称誉瑞士“不设君位,不立王侯”,“推择乡官理事”,是“西方桃花源”。又说“墨利加北洲之以部落代君长,可垂奕世而无弊”。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统治下的当时中国,敢这样赞美没有君主和皇帝的政治制度,不能不说是很有胆识的见解。
当时的大清王朝有300多万的读书人,魏源想通过自己的这套书让这些读书人可以认识全新的世界,可以学习研究西方文明,可以转变思想,从而寻找出抵抗西方国家的方法,也就是这套书的核心理念“师夷长技以制夷”。
然而当书本发行到1000多册的时候,魏源遭到了士大夫们的猛烈攻击,他们认为魏源“鼓吹蛮夷之长,剪灭天国之威”,是一种大逆不道的罪责。甚至有些极端主义的士大夫们认为,上国怎可“知夷”,又何必“知夷”。
《海国图志》
在这些猛烈的攻击之下,图书的发行也就止步不前,甚至还差点被全部焚毁。
就在中国人恶意抨击《海国图志》的时候,日本人却把此书视为珍宝,因为他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众所周知,他们和中国一样,也曾遭受列强的侵害,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因此他们一度非常仇视西方,也一直寻找解救国家的办法。
咸丰元年(1851年),中国商船给日本带来了《海国图志》,当日本人看到这本书后,从这本书的精髓“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找到了救国之法,与其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不如取其精华,让自己变的强大。特别是书中还给出了西洋船炮的各种图纸,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日本最为救命的“礼物”。
在中国没有读者的书却在日本炸开了花,被日本维新人士所追捧,因此图书的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是原来价格的两倍。
在这些维新人士中,著名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其爱徒吉田松阴依靠这本书不仅自制出西洋炮,还提出了“维新”这个主张,这在日本思想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维新”的思想被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治天皇所支持,可以说,后来“明治维新”的发起,和这本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后日本逐步从仇视西方转变为亲和西方,在这个背景之下,吉田松阴的爱徒伊藤博文于同治二年(1863年)出国留学。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
再看看中国的另一个邻居沙俄,早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间,彼得大帝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而且使用化名亲自查看。
反观清朝,第一次出国留学还是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强烈推荐下才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派出,可见大清王朝已经愚昧迂腐到了什么程度,即便是再来十次鸦片战争,也许大清朝依旧还在做着自己的“天朝大梦”。当伊藤博文回国后,积极活跃在维新之路上,此后更是四次担任日本首相,并一手策划实施了“甲午战争”。
甲午的惨败让日本收获了喜悦,而这份喜悦原本应该属于大清,日本维新的成功也本该是大清的成功,因为这其中的所有观点都是大清国的子民率先提出。然而这些新潮的理论在面大清这潭迂腐的浑水时,却丝毫激不起任何的涟漪。“源兀傲有大略,熟于朝章国故。论古今成败利病,学术流别,驰骋往复,四座皆屈。尝谓河宜改复北行故道,至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河果北流。又作筹《卤差》篇上总督陶澍,谓:‘自古有缉场私之法,无缉邻私之法。邻私惟有减价敌之而已。非裁费曷以轻本减价?非变法曷以裁费?’顾承平久,挠之者众。迨汉口火灾后,陆建瀛始力主行之。”
魏远达
非常可惜的是,魏源在年过六旬的时候,被人以延误战机,上告朝廷,最终被朝廷罢免了官职,虽不久后复职,但他深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坎坷,对朝廷也丧失了信心,于是弃官而去遁入佛堂,并在佛堂当中写了一本佛经,之后便离世了。“咸丰六年,卒。”对于这本书,大清国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却被日本人拿去当作珍宝来研习,可谓讽刺之极,可悲可叹之极。
可惜,魏源生在了清末那个年代,当权者一味地向侵略者妥协,并没有鼓起勇气保护这个国家。他们躲起来,享受着安逸,让百姓去面对所有的战争,面对所有的炮火,甚至快要破国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沉浸于歌舞升平的世界里。就算魏源他们很有本事,但是也是有心则无力。那些思想保守的保守派,他们掌握着大部分权力,他们不允许这些革新者们革新。
可叹,这个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直到年迈的时候,一直苦于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思想发扬光大,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