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89岁的游本昌,已经走上了演员的另一条大道

娱洛 2023-06-28 11:08:41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当初看了游本昌版的《济公》之后,多少人将这句话奉作“金科玉律”,拿来调侃。

可鲜有人知的是,这句话的后半段说的是“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而说出这句台词的游本昌也在拍戏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科学难以解释”的事情,最终选择真正皈依佛门。

从演佛到“成佛”,这期间,游本昌究竟经历了什么?

游本昌1933年出生于江苏泰州。

生于战乱中的他,对前途的追求多了一层厚厚的阻碍,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惊人的毅力和坚持考上了大学。

而“佛”之一字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他有了关联,似乎冥冥之中暗示着什么。

6岁那年,国内局势混乱,到处都是战火带来的悲剧,游本昌的父母为了给儿子祈福,将他送到了上海法藏寺,在那里获得了他的法号。

二十多岁那年,他从上戏毕业后来到中央话剧院。

这个单位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初到剧院的游本昌并不快乐,由于他身高不高,所以在外貌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再加上年轻没什么经验,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甘当绿叶。

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的出头之日,但是游本昌依旧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角色,他深知这是自己走向成功必经的蛰伏之路。

当然,作为一个在话剧院工作的人员,磨炼演技一方面是自己的态度使然,另一方面也没有办法。

和荧幕不一样,话剧的观众就在咫尺的距离,演技差了一眼就能被看出来不说,台下的倒喝彩更是能让演员无地自容。

游本昌的天赋我们不得知晓,但是他的努力却是有目共睹,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会待在台下,观察那些院里人气比较高的演员的表演,然后慢慢内化到自己的表演当中。

哪怕是几分钟的角色,他也尽心尽力去揣摩人物的心理,力求将人物的特色发挥到最大。

这样的刻苦尽管不一定大火,但是没道理一点儿成就也没有。

慢慢地,他在剧院越来越受重视,也开始有了登上大荧幕的机会,甚至还曾因为一场“哑戏”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虽说没在观众心中泛起什么水花儿,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到他。

53岁那年,他接下了《济公》,一部在他的事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品。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成了多少人童年不离口的歌谣。

据悉在拍摄这部戏的期间发生了三件怪事,也许正是因为这几件事给游本昌带来的启示,他后来才有了遁入空门的契机。

那时候的各种技术都很不成熟,如今动辄百万千万的特效在那时候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特效大多数都是一眼假,所以很多场面只好想各种办法来完成。

有一次在拍摄一场外景戏的时候,正巧飞来一只蝴蝶,游本昌便随口对着蝴蝶来了一句“来来来”,哪承想,那只蝴蝶竟真的飞到了他的扇子上。

这一幕让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大感震惊,好在当时摄像机都开着,也成功记录下了这神奇的一幕。

晚上下工后,游本昌越想越觉得神奇,最后淡淡一笑,陷入了梦乡。

一次或许是偶然,但是三番两次的好运开始在游本昌的心中生下一颗“佛法”的种子。

当时有一个场景需要暴雨,但是导演查了天气预报,近一个月可能都没有下雨的迹象,然而表演进度不能拖。

剧组的人都调侃说,要不然让我们的“济公”去附近寺庙里拜拜,游本昌觉得也可以试试,结果谁知道第二天暴风雨突然就袭击了这个地区。

而这第三件奇事儿也和天气有关,当时他们需要狂风来展示济公强大的法力,可这天是万里无云,可谁知道饰演济公的游本昌一走上山头,突然就狂风大作,而且一刮就是好几个小时,期间一点雨没下,让剧组十分顺利的拍完了这场戏。

这三件神奇的事情在游本昌的心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他作为演员的身份也因此被大家熟知,年过半百的他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然而这6集拍完之后,他的麻烦事儿也来了。

这部《济公》很奇怪,虽说一共有12集,但是却前前后后拍摄了3次,主角还换了一次。

由于前面6集的反响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后面拍摄7-12集的时候,毫无疑问,大家都觉得还得是游本昌担任男主。

可是拍完7-8集之后,剧组由于资金周转不开,只好又暂停了拍摄。

而这2集续集发出后,依旧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支持。

终于,资金问题解决后,剧组开始筹备9-12集的拍摄,游本昌在家里激动地等待着剧本送到他手上,可是奇怪的是,一直等到剧组开机,他都没拿到剧本。

心中有些疑惑的他前去一打听才得知,原来导演找了一位更加年轻的演员,最离谱的是,这位演员籍籍无名,似乎也没什么代表作。

如此奇怪的决定让游本昌感到十分不解和气愤,对他来说,济公这个形象是他很看重的,他很希望能够继续演下去。

“我喜欢济公,对济公形象的塑造,是我整个艺术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时的导演也表示:一个再不行的导演,也不会随便更换演员的。

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会关系破裂呢?

其实这事儿说来,双方都有错和无奈。

导演多次和游本昌商讨拍摄续集的时间,但是由于档期和身体原因,游本昌不得已多次将拍摄时间往后推延。

最后一次导演临拍摄之前已经准备找人去接他了,可是由于身体原因,他再一次推托了。

再后来由于游本昌所在的单位希望剧组能够和他们签订一个“立体合同”,但是由于条件过于苛刻,最终双方谈崩了。

这一系列折腾让剧组赔了不少钱,最终为了弥补损失,剧组只好将剧本继续拍摄,主演则重新物色。

所以这才有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的一幕,明明只有12集的电视剧,却前后有两张不同的面孔出现。

不过最终还是为了区别出这两个人的不同,将游本昌饰演的部分叫做《济公》,吕凉饰演的那4集则被称作《济公外传》。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或许不少人觉得是游本昌理亏,但是从后来法院判决的结果来看,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游本昌那么喜欢济公这个角色,没理由不去参演。

但是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后来有记者借着这件事给游本昌泼了好大一盆脏水:一个靠济公爆火的演员,居然坐地起价,“活济公”竟也没法摆脱金钱的诱惑。

这篇文章被发布后,游本昌气得不轻,立马就将该记者告上了法庭。

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各种拉扯,1989年11月17日,法院终于作出了最后判决,判决书中表示,记者张君和《每周广播电视》必须立即停止对游本昌名誉的损害,不仅如此,还需要登报当众跟游本昌进行道歉,并补偿游本昌2000元的精神损失费。

法院最终给了游本昌一个说法,可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他开心起来,因为随后不久,对方由于不服气这次判决,又将他告到了上海高院。

这意味着他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好在上海高院的法官是理智的,他们慢慢梳理出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又不断在其中做调解。

最终《每周广播电视》接受了第一次判决的结果,张君也表示自己不应该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通过猜测去损害游本昌的名誉。

1990年11月27日,双方达成和解,张君在《每周广播电视》上刊登了对游本昌的道歉信,双方多时的拉扯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随后游本昌将收到了2000元赔偿金分别捐给了上海知行艺术幼儿园和北京电视台,一个用来塑陶行知的像,传播知识的重要性;一个用来用做法律宣传经费,给大众普法。

这场荒唐的官司就此落下帷幕,从游本昌后来的行为我们也能发现,他是个真正重视自己名誉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十分注重自己的艺术羽翼的。

可就在他以为烦心事都过去了,自己的生活就要回归正常,演艺事业也可以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一个消息再一次打破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妻子被查出患有癌症。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和陪伴妻子,游本昌放弃了自己追寻了一生的事业,几乎每天待在妻子身边,形影不离。

然而即便如此悉心照料,妻子最终还是很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妻子走后,游本昌伤心欲绝,自己追求梦想的这么多年里,正是这个女人的包容和支持才让他撑过那么多个黑暗的日夜,可是那个人却先自己离开了。

伤心欲绝的他急需寻求一个精神的出口,最终在朋友的启示下,他选择了皈依佛门,6岁那年取下的法号,终于有了用途。

跨入佛门门槛的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不过尽管皈依佛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表演事业,甚至为了能够不受束缚地投身演艺行业,他直接将自己的房子都买了。

“房子不能跟着我,演技可以。”

今年,他已经八十多岁,可是他依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品质盛典”上,他以高出第二名很多的票数,将“品质巨匠”这个荣誉称号收入囊中。

为他颁奖的正是他曾一起合作《繁花》的演员胡歌,据说从小胡歌就很喜欢他的作品,后来有幸合作更是被他敬业的态度所折服。

这样一个演员,其实一生当中所拿奖项并不是很多,在无数青年演员将拿大奖奉为自己职业终极目标的浮躁时代中,他始终只关注自己的演戏状态。

他觉得观众的喜爱是最好的回报,至于奖杯拿不拿根本无所谓,甚至还觉得那“沉甸甸”的家伙对自己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用文艺化导人心”是他挂在自己房间里的几个大字,也是他一生事业的信条,每次遇到青年演员,他都会将这句话送给对方。

他这一生算不上十分耀眼,但是那个“济公”的形象却在无数人心中难以抹去,他真正地将“佛性”演了出来,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那些剧中所讲的“真理”。

0 阅读:4

娱洛

简介:每天与你说说明星那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