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率
金融行业谈到养老问题,普遍会拿「替代率」说事。它是一个衡量我们老年生活水平的指标,这个指标是一个相对数。分子是退休后的收入。关键是分母端,用哪个指标比较好?大家平时看到替代率,分母端默认是「退休前的工资水平」。这个真的符合实际吗?举两个例子:我爸的养老金替代率是400%,因为他退休前领的是劳保,你说这替代率还有意义吗?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东北,很多父辈想会尽一切办法提前退休,为啥呢?因为工资是企业发放,而退休金是国家发放。很多企业的效益实在不咋地,工资都不一定能发,但退休金一定能发。所以这就导致一旦退休,生活水平立马上一个台阶。这些人的替代率肯定超高,但这是非正常情况导致的畸高,实际没太大意义。我不太认可替代率的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哥,我真的不关心我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收入有多少。我关心的是:我5年后还有没有工作,收入多少。我50岁时还能不能有一份工作,收入多少。除了临近退休的人,让大家去预估,自己退休前的收入真的有点强人所难了。中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高峰普遍较早,30~40岁左右就是高峰了。像我这种赚经营性收入的个体户、小老板,明年能赚多少钱都像开盲盒似。还有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郑秉文老师主编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测算:2019年单位性质参与社保缴纳的职工人数大概1.91亿人,翻译过来就是有班上的1.91 亿人。而个人身份参保人数是8千万,个人身份参保,说白了就是灵活就业人数。这是2019年的情况。现在呢?灵活就业人数早就超过2亿人了,社科院预测这类群体人数会快速扩张,以后会大幅超过职工人数。那你问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前收入水平如何,咱说是不是多少有点埋汰人了?那什么样的人适合用传统的替代率这个指标来衡量养老呢?我觉得有两类:①距离退休没几年了,这样退休前的工资是比较容易预估出来的;②偏体制内就业人群,收入预期明确,只要你不想走,久期也能看得比较长。我最近看日本的资料比较多,平成年代有个很有名的职场制度叫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就是按资排辈,按工作年头定收入。这和我国的体制内、事业编很像,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一类东西。我想提醒的是,这种安排本质上是一种「事后补偿」。在你的职业生涯前期,人力资本最有优势的阶段,论资排辈算年头,你工资低,企业占你的便宜。而且你越是人才,企业占的便宜越大,因为它低成本地留住了人才。而在你职业生涯的后期,人力资本优势不在的阶段,反过来,企业要把先前占你的便宜补偿给你。但是这套游戏玩下去的前提是,企业得是稳定的,企业的经营周期要长于个体职业生涯。如此,企业才能履约,业绩增长,才能兜住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以后再看到有人拿替代率刺激养老焦虑,你要能意识到这个概念是比较虚的,适用范围也很有限。替代率这个指标不是不能用,但是我认为把它的分母端改一下更好:不用退休前的工资水平,而用你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这样更能衡量你退休后能否过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时光列车
第二个重要概念叫「时光列车」。解释一下:某种程度而言,金融的作用就是以货币为媒介,完成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例子,就像那个外卖大哥说的话:「我现在年富力强,多干点多存点,相当于把现在的生命能量存起来。等以后干不动了,不想干了,可以把以前的生命能量取出来。」另一个例子是背房贷:表面看是我跟银行借钱买房,但其实这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因为最终还钱的是未来的我。类似地,所有的养老储蓄和养老投资,本质上也都是给未来的自己送钱。你做这个动作,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那如何把现在的购买力,送给30年后的自己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不过可以是货币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金融产品或者房子。比如头30年我养房,后20年房养我。这些媒介就好像是那辆时光列车。又因为,货币有时间价值,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更值钱,所以:如果我要借钱,把未来的资源挪到现在用,我得买票(支付利息);如果我要储蓄,把现在的资源往未来送,时光列车得倒给我补票(获得利息)。而票价,就是利率。不同路线的车,票价也不一样。理论上讲,路途越凶险,波动越大,票价也越贵。再重复一遍,所有的养老投资,本质上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送钱。但具体怎么送,要研究一下。是送个随时可支取的账户呢?还是送一个每月释放的现金流呢?我觉得可能是后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有房、有大额存款的老年人依然舍不得花钱。所以相比拥有多少资产,稳定的现金流更能让一个老年人敢花钱。时光列车的另一个问题是越是长期投资,这个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变量就越多,比如最直观的感受股票大跌。举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如果你生活在美国,持有美国的国民关键性资产美股,主要抓手是巴菲特最推崇的标普500。为了给养老做准备,你从1994年就开始定投,每个月500元,风雨无阻。15年后,你累计投入了9.6万美元。但这一年是 2008年,次贷危机了。因为这场暴跌,你的养老账户只有9.4万美元。累计投入15年,最后还亏了2千。此时,如果你在继续工作,还能继续投,那倒是还好。可如果此时你正好退休了,需要从养老账户里取钱呢?要知道,美国养老体系以DC模式为主,不是像中国的DB模式,国家管的不多的,养老主要就靠从个人养老账户里取钱——可此时你的养老账户根本没赚到钱啊!有人会说,这点子也太背了吧!但仔细想想,只要时间足够长,遇到一次股灾不是肯定的吗?即便是美国这种每轮经济周期跨度很长的国家,08年躲过去了还有2020年。如果是A股,4~5年就是一轮周期。再考虑到通胀呢?会不会突破温和通胀,进入恶性通胀呢?如果遭遇了类似2022年英国养老金险些被击穿的情况呢?还是那句话,越是长期投资,要考虑的变量就越多。要对冲这种风险似乎只能通过有效分散。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
北大李玲教授的一篇论文里中有组数据:大致是说:对65~67岁的老人来说,如果按照我国未来人均预期寿命80多岁来算,他们的剩余寿命还有大概16年。而这16年中包含了:①完全自理的时间10年左右(占剩余寿命的63%)。②轻度失能时间为4.5年(占27.6%)③中度失能时间为不到1年(占5.5%)④重度失能时间为大半年(占3.9%)随着老年人年纪增加,预期失能时间占剩余寿命的比重也会不断提高。变老意味着,大概率患有慢性病。这个概率在80%以上,甚至可能同时患有两三种慢性病。变老还意味着,你的生活需要照料。本号总说的「养老蜜月期」,其含义就是生活自理。而一旦逐步进入失能状态,客观上就需要有人照料。变老也意味着,医药支出大幅增加。我们生命中最后几年的医疗支出占一生医疗总支出的一半以上。这种体验非常糟糕,它意味着过去辛苦赚的钱,很可能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花得一干二净。我看到李玲教授的这篇论文,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人生绝非结果导向,而是过程导向。既然失能失智不可能避免,既然生命最后烧掉多年积蓄不可避免(很多人甚至临终都没有多少积蓄),既然最后的不太体面不可避免m既然离开不可避免...全都不可避免,那结局还重要吗?想通这点我轻松好多,因为我意识到,过程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为了最后的结果,而在过程中失去太多。注重生活质量,而不是牺牲健康。不要光顾着卷,也要让自己松弛下来。不要成为一个葛朗台式的人,为了最后几个月有钱可烧,而在平时亏待了家人朋友。要意识到所有的短期透支都暗中标好了价格,老了以后都要还债。意识到健康是运动出来的,不是歇出来的。不锻炼,长期久坐、躺平会使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让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关节间的摩擦加剧,关节炎进展更快,疼痛愈发明显和频繁,因此更不敢活动,陷入恶性循环。养老一定要未雨绸缪,但结局最终不会有啥改变。过程中的体验和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老来后悔的根源。我们更应该追求人生的密度,而非长度。因为前者更可控,和幸福的关联度更高。最后一个养老观念说给我自己,也说给80、90后的同龄人。父辈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弱
这是我今年的一大感慨。不说别人,至少我自己,面对父母,会有一种天然的自以为是。迄今为止,面基一共录了三期和我妈有关的节目,其中一期是单口。本来我就是找杨女士水两期节目,可能太熟悉了,我真觉得平平无奇,结果出乎意料,这两期的互动量都出奇得高。也有很多听友批评我说,太自以为是,老想改变我妈。最经典的一条评论是:这小子和他妈说话,一股爹味儿。必须得承认,父辈真的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弱。我特别喜欢项飙老师提出的「附近性」这个概念。在这方面,父辈要比我们强太多。我们活在远方的宏大叙事里,活在内心的小确幸和小悲伤里。但是对周围的世界,可能没有足够的觉察和探索。而父辈们好像都是和附近打交道的一把好手。比如前阵子我回家,遛狗时没带门禁卡,进不了小区。最后跟保安大姐看狗的面子上放我进去了…还问我呢,说你是X姐儿子不,从北京回来啦?去我女搬砖工家也是这样,丈母娘下楼总和别人打招呼,都熟!我陪她去买菜,她会去固定的摊位,如果今天的不新鲜,老板会直说,嘱咐去别的摊位买新鲜的。这些都是我不曾有过的体验。我从来没交过家附近那种熟悉的陌生人式的朋友,除了跟外卖小哥说声谢谢,我没和谁打过招呼,甚至想想都觉得有点难为情。可对已经退休的父母来说,「附近」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养老生活就构建在附近之中。在外打拼的儿女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但是对我妈来说,门卫大姐、我舅我老姨、健身房的老姐们儿、没事儿整点儿社区团购的门口超市老板、周围邻居... 这些人每天都要见。面基有个听友叫小巴,他以前也是在外面打拼,后来回到了郑州老家。他跟我说,回到郑州老家以后,他会有意地去他父母的兄弟姐妹家走动走动,联系联系。其实他自己可能对这些长辈挺无感的,但是这些人是他父母最重要的社交关系和情感纽带,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爹妈维护好,这样他们的养老生活也更幸福一些。嗯,我想,我们确实应该对父母多一些同理心,也相信他们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当然我也不会放弃去影响我妈,尽管这很爹味儿,我希望她多去探索,多出去走走,尤其还在养老蜜月期,可能以后年纪更大,有心也无力了。体面养老准备清单
接下来聊些实际的:体面养老,需要多少种资源,清单我给大家放到shownotes里了可能也是本期节目最实用的一张图:资源主要是这么几种——✅房子我就说几个关于养老房的加分项了哈!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是马太式分布的,所以如果房子所在的城市,医院资源丰富,肯定加分。
离医院近,加分!
电梯房,肯定加分!
楼梯房,三层以下的低层,加分!
离子女的住房近,加分!
小区产品力好比,如物业费高、人车分流、绿化好,加分!
房子周边配套资源成熟,加分!
房子做了适老化改造,绝对加分!
关于适老化改造这个事,用文字或播客来介绍效果并不理想,最直观的还是找个高分改造房来看,所以我在B站上给大家找了一套,十分推荐大家看下,我自己也学到很多:✅稳定的现金流兴全基金翻译过一本书叫《养老金投资组合》,书里有两个洞察我印象很深:①养老投资和普通理财的最大不同在于:理财要终值,而养老要现金流。老年人的真正刚需是花钱,因为支出是刚性的,所以每年都需要足够的现金流。老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更高层次的消费欲望。所以,稳定现金流这个形式对养老来说很重要。②这个现金流得稳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股票基金这些权益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明显更高,为什么我们在国内和海外看到的正统的养老投资中,主流却是偏债类的、高确定性的、预期收益率偏低的组合?因为养老支取现金是刚性的。有了这个硬约束后,只看平均回报率或者复合年化收益率是不够的。因为回报的顺序同样重要,而且会对退休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08年你退休了,或者2024年你退休了... 这就是养老投资组合普遍重视控制风险(回撤)的原因:一方面方便让大家准备养老期间持续买入;另一方面构建可以避免绝大部分意外的「保底资产」才是正道。也就是说,收益并非是养老投资的首要追求。关于这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很容易就接受了。但对我们这种还在当打之年,还总想着追求点啥的年纪,接受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因为没有同理心。其实关于稳定的养老现金流这事,我之前专门为我妈录了一期节目(「面基」第24期)。这期节目的大意是说:我建议我妈以她的退休金为锚,再给自己囤出来一个投资组合,这个组合可以每年稳定释放出和她退休金差不多的现金流。我妈的退休金每月不到3千块,就算每年3.5W。那么其实50~70W规模的组合,就可以释放出差不多的现金流了。这个组合的持仓可以是红利ETF、银行股、某水电股(不作为投资建议)。另外,我深刻意识到,父辈这代人其实要比我们更有禀赋走上长期投资、囤积资产这条路。因为他们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过着至少在我们看来,克己复礼如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方式,他们很容易就能把储蓄率做高,如果有退休金的话,这又是一笔非常确定的现金流。再就是靠资产派生现金流。一套可以收租的房子大概可以等于1/3的当地社平工资。如果买了增额寿险和年金险,可以锁定当前的收益水平,复利增值,成为我们未来养老收入的保底。✅人力养老说白了,主要靠人和钱。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我相信人力成本一定越来越贵。我也相信,等我们这个代际老的时候,也许公路上跑着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家里有一台基于大语言模型交互的人型机器人或者移动机械臂。起码我个人对这些是并不怀疑的。同时,参考日本,也许会有「介护险」的出现。买了这种保险,可以享受每天1~2个小时的护工上门服务,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而且护工的费用,政府或者保险公司出大头,个人出小头。✅保险我在中产那期节目里说过,这种保障类的消费型保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金融资产。因病返贫、因病卖房的事我们也见过不少了,保险就是兜住家庭财富的下限,让它不至于因为生活的暴击而跌穿。有个例子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有个知识星球的读者,他爹妈在农村,没什么收入来源,靠他支援。并且只有一位老人有新农合,有点保障,但也杯水车薪了。这个读者朋友北漂,经常觉得心里没底,担心万一有一天自己不行了,爹妈咋办?后来他就给自己买了定期寿险,保额差不多够他爸妈晚年的温饱级生活费,也不贵,每年小几千块的保费。买完之后,他心理踏实了。这个例子让我意识到,买保险(尤其是这种消费型保险),前期主要得到心理附加值,真出险了才会享受使用价值。当然这个使用价值可能一直用不到,交的保费会打水漂,但没用过当然不是坏事?我妈也是,当初我逼着她买保险,她颇有微词,每年扣款的时候都埋怨几句。后来自己的老姐们儿得了乳腺癌,几个朋友一唠嗑,我妈说儿子给买了保险,倍儿有优越感,一下合计明白了。此外,很多保险比如医疗险、重疾险,确实能帮大家争取到一定的优质医疗资源。比如医疗险、重疾险现在都会努力给大家提供一些额外的医疗服务,它与保额无关。还有像我给自己买的中高端医疗险要比普通的百万医疗贵个六七百块钱吧,主要是可以报销特需和国际部的治疗费用。回归到养老这个框架里,因为大部分人的养老现金流都不是很充裕。因此,重大意外、疾病导致的大额支出就是养老路上的绊脚石,遇到了就容易让所有的养老规划失去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保险去减少这种潜在影响。✅在上文表格的最右侧一列,我还罗列了养老的几大风险:①超预期通胀,它意味着购买力大幅损失。②个别要素涨价过快,尤其是养老刚需要素,比如医疗费用。我复盘过美国过去这么多年通胀速度最快的消费项目,发现有两个场景的涨价速度远远跑赢CPI,一个是医院,一个是大学,像这样:③个人瞎作损失财富不是有那句话嘛——没人因通胀而破产,但是很多人因为想跑赢通胀而破产。所以,年纪大了真的要服老。要明白,为了高收益去承担高风险已经不是这个人生阶段应该追求的了。一些大额支出、投资理财,应该及时和儿女沟通,听劝,因为这个领域确实有很多信息差。这些老生常谈我在节目里重复过很多次,也跟我妈说过更多次。我国的养老三支柱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三支柱并不彼此独立,而是重叠关系。有人兼具三大支柱,有人兼具第一、三支柱。也有人只有第一支柱,独木难支。✅ 第一支柱整体来说,我个人意见极大,但是又能怎么样呢?真的,又能怎么样呢?很多话,我不好说,大家自己去看数据,多想想。我就说一点:第一支柱分两种——1.36亿人在领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64亿人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种保险的平均金额差距有多大呢?18倍!是的你没听错!18倍!职工养老保险平均每月有36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每月只有200出头。我觉得这是巨大的结构性不均!这特么很不共同富裕。当然了,我们的养老金体系是现收现付,原来人家交的多,现在领的多,天经地义。没毛病!我同意。但是,你也不能否认每个月200块的退休金它不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这也是我讨厌很多经济学的原因,就是遇到什么问题吧,先给你上理论,这个术语,那个系数,谁谁谁说...迅速把问题复杂化。咱们能不能直面问题本身?或者我这么说,很多问题,它也不是经济理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首先要回答的,一定是谁更重要。那我就要问,1.64亿老人,每个月领微薄的小几百块退休金——它是不是问题?如果是问题,它重不重要?如果它重要,应不应该解决?请大家抛开经济学,抛开那些语言、学派、理论的迷雾,直接了当地想想这三个问题。是不是问题?如果是,重不重要?如果重要,应该解决吗?只有承认它是问题,想去解决,才有办法。比如城乡居民养老金这个事,财政支出能不能垫一些?60多岁或许还能赚一些劳动收入,70岁以上的呢?能不能用财政给他们垫一垫?反正都是转移支付,能不能从规模近5万亿却只覆盖了小几千万人的第二支柱里转移支付一些。第二支柱的缴纳,个人最多交4%,单位最多交8%。能不能单位匀出来一些给城乡居民?你别跟我讨论对不对,该不该。我还是那句话,其实没有对错,任何一项政策,能实现帕累托更优式的改进,可能性都不大。无非是谁承担代价的问题。只有承认它,想去解决它,才有所谓的办法。行了不多说了。✅ 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大家看图吧,看看谁在领。有第二支柱的,第一支柱肯定也不会差。这些人的养老完全无需担心,好着呢!就一个建议:低调,别上网显摆。说完了。✅ 第三支柱已经快被说烂了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其实我做这期节目,一开始主要是想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为啥呢?因为个人养老金已经一周年了,其实11月份就应该做的。但是我想等一些官方数据,等数据更新了,我再做。结果干等也不更新,索性就不等了。目前能看到的几个带引号的“新”数据是这样的:2023年6月底,个人养老金开户数4030万;存缴人数,存缴规模,没公布。只知道2023年一季度末的存缴人数是953万人,平均每人存了2000块。个人养老金账户买四类产品:存款、理财、保险、FOF基金。其中存款和保险的规模是微涨的,养老理财规模微跌。FOF基金,从2022年11月推出至今,规模一直在下降原因很简单,2023年至今行情如何大家都知道,收益不好,不买了。关于第三支柱,我再说几句丧气话哈,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的:毫无疑问,个人养老金账户有诸多限制:退休前都不能领取,还得跟着延退,可买产品种类有限,提取时有3%的个税,节税效果有限等等。它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节税对吗?这点海外也是如此。节税,节的是什么税?个人所得税。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多少人缴纳个税?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2年中国缴纳个税的人数是651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4%。我们再call back一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最新开户数,4030万。你用4030万/6512万税基,渗透率已经超过了60%。然后真实存缴人数也就一千万左右,人均存了2000块。我当时看完以上数据,突然意识到,起码在人数层面,这个事可能已经快饱和了。这点我还和一些基金公司内部的人私下交流过。他们说,理论上,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应该是那些收入稳定且较高的上班族,比如:医生啊、老师啊、程序员啊、高管啊...实际上呢?主要缴纳群体全是金融行业的。部分原因是,金融行业对这个更了解一些,认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价值。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我现在对个人养老金整体没啥期待了,它就是少数人的游戏。但是参考海外的历史和经验,也不排除它未来大发展的可能。美国当年推广个人养老金也是响应者寥寥,没啥人搭理。为啥后来规模增长这快?因为改政策了,半强制默认大家买入,如果你不想买,得签署各种文件才行,这样一来,大家都买,你不买,这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你不随大流了。而且美国还能把第二支柱的钱,转存成第三支柱。这样后来第三支柱就发展的很快,规模也足够大。包括我们企业职业年金,一个单位里那么多人,众口难调,都有自己的想法。按理说,也应该做不起来。怎么推进的呢?单位内部成立一个几个人规模的企业年金领导小组,拍板把这事儿定了。这本质上还是少数人替多数人做决定了,没啥阻力。所以,未来第三支柱能发展成啥样,也说不准,主要是想不想推进。如果就维持现在这个力度,效果估计不会理想。然后在快速给大家过一遍,个人养老金账户能买的四类产品:✅养老存款、储蓄,需要大家注意两点:第一,收益率会受到降息的影响,而降息或许是未来一个较长周期的叙事。降息意味着,你每一次到期再投资时,都有面对收益率更低的可能。因此,如果你就想买存款,那么我觉得应该挑期限最长的买。第二,你得挑银行,因为不同银行给到的利率并不统一,所以这里有高低的区别。我以最长的5年期存款为例,兴业银行最高能给到3%年化,而交通银行最低只给到2.25%。注意,以上数据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以你看到的实际为准哈!✅养老理财穿透到底层,就是高比例固收产品+低比例权益产品的组合。不保本,净值波动,但回撤控制得还不错。但是2023年债市承压,养老理财收益也不理想,所以其实到现在规模也没涨,还微跌了。2023年的整体年化收益2.49%,最大回撤1.18%。业绩最好的一个产品,实现了4.33%的年化回报,而且最大回撤只有0.56%。但是过往收益不代表未来对吧,这都说不准的事儿,所以我也不说具体名字了。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很多养老理财产品都引入了「收益平滑机制」。当这个产品的累计年化收益率高于一定上限时,会把一部分超额收益转入「平滑基金」。反之,当收益低于某个设定的下限时,又会从“平滑基金”中转移部分资金到产品。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一年的收益方差不会很大,持有体验好。很多人买公募基金会骂娘也跟这点有关——就是你买之前吧,都会看它的复合年化收益,假设是10%。它的潜台词是,把过去这么多的累计收益,折算成每一年的回报,是10%。但是如果你以这个回报率为锚,真的买了,就会发现,实际上每一年的回报率水平相比那个预期收益率的锚会有巨大的偏离。因为权益类资产的收益非线性的,尤其A股周期性很强,这就意味着收益的分布呈现出:少数极爽的暴击时刻+大部分非常物料难熬的垃圾时间。以2018年底至今这轮周期为例,一旦你错过2020年这1年,剩下4年几乎都想骂娘。更痛的是,你在2020年上车了!扯回来,所以我觉得收益平滑机制这招很不错,如果有给自己家人管钱的听友,可以学习下。只不过,你的平滑基金可能不是投资产生的超额收益,而是拿自己的工资往里垫哈哈哈哈。✅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你买的时候,会发现每款产品都会给你两个数:一个叫「上年结算利率」,一个叫「保证利率」或者n%收益写进合同。不同产品,写进合同的利率,差别还挺大——有的只保证你0.5%,有的敢保你3%。这是因为目前主流养老保险,它的收益由保底收益+浮动收益构成。在售的养老保险,我们把它分为稳健型和进取型,怎么区分?看它的「保证利率」,或者写进合同的收益率有多高?保证利率在1%以下的,都是进取型的——保底低,但是只要投资收益还行的年头,给到你的结算利率并不低。而那些保证利率在1%以上的,一般都是稳健型的——虽然保底高,但是结算利率会保进取型的低一些,一般来说哈。所以,这两种,就看你咋选了。当然你也可以一劈两半,全都要。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在售的这类养老保险都是年金型的,它会让你选择领取年龄,以及按月龄还是按年龄。如前面所说,你要想好,自己到底是想要一笔钱,还是一条稳定释放的现金流。✅养老FOF,也就是买一篮子基金组合。目前来看,名字里带年份的目标日期型FOF,它的权益仓位普遍要比「目标风险型」的FOF要高,因此波动也更大。进而,也决定了它在熊市和牛市中拿到的结果不一样。大家要有这个预期。另外我想说几句我个人的想法:我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买了许利明老师的产品,但这完全不构成投资建议,我只说一下自己作为持有人的感想:第一,选择成本其实是很高的。需要把这个人的过往业绩都找出来,因为他的过往业绩意味着你的持有体验。过往业绩当然覆盖的时间越长越好。Y份额虽然2022年底才推出,但是第一批养老FOF2018年就推出了,还是有很多业绩可查的。第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通过基金报告、访谈、路演视频、纪要,当然播客我个人觉得更好。只有了解了基金经理的框架,才能理解他的思路。许老师的框架就是自上而下判断风格,明确这点,再看季报才能部分理解他的操作。但是反过来,了解一个人,跟踪一个人,其实是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的。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控制你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基金数量,不要买太多——如果你还想跟踪研究的话。另外,许老师有个观点我也蛮同意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事吧,像我这种得买30多年的,我要的真正的结果,是退休时账户里的净值,而不是刚买了3期的结果。前期把规模垒起来是最重要的,后期规模大了,投资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结果。个人养老金计算器
最后,介绍一个小工具。有知有行团队上线一款囊括了养老三支柱的「养老计算器」,这也是本期节目里我没有花篇幅带大家去盘退休金计算公式的原因。一来真的很复杂,其中还包含很多对未来的预期假设。二来如果真的想算,还需要你自己去查过去的社保权益单。大家直接去这个工具里认真填一下数,就能大概算出来你退休那一刻,能拿到多少现金流。我觉得有了这款计算器,也能为这期节目画上一个完美的,可以落地的句号。我真的自来水,强烈建议大家去「有知有行 App」体验下这个小工具。养老,对我爸妈这些60后来说,是正在进行时。对70后而言,是近在眼前的事。对80后和90后而言,养老是一件还能拖的事。它就像远方的灰犀牛,奔跑的脚步声隐约可闻,但我们也明确知道,灰犀牛离得很远。但眼前更是荆棘密布,虎狼环伺,顾不了那么许多。对我们而言,养老这件事,重要但不紧急。但也正因如此,只要你有心,现在就可以花很小的精力,付出很小的金额,给那辆时间列车上装一些物资,送给未来的自己。因为我们还有时间!但我还想提醒大家,有知有行的养老金计算器,有个巨大的假设前提是:它默认你退休前的每个月都缴纳了社保!这就像个隐喻——我们对养老的准备和努力,就像每个月缴纳的社保一样,是不能中断的。听起来又有点东亚式的残酷与无奈。但是!想想巴芒组合,想想我在慢慢变富那期给大家介绍的annie shaber,想想我们的父辈...退休不是结束,退休是新的开始。养老和人生一样,都是过程,都是我们自己要独自面对的命题。*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IT桔子立场。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