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他将中国百姓带出了那个狂风呼啸血雨腥风的屈辱年代,用独特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为人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同时他也是那个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他就是毛泽东。时至今日,去毛泽东的故居拜访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尽管他早已长辞于世,但他的丰功伟绩将会被一代又一代的讲述下去。
一片开阔明亮的局面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功劳,毛泽东自己也时常回忆青年时代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那群当年的新青年们,愿意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奋斗终身,放弃个人私欲,只为寻找出中国的前途。
建国后期,步入中年的毛泽东事务繁忙,很难与朋友见面聊天。有的知道天人两隔,也再也不曾见面。但据记载,毛泽东曾参加过三个人的葬礼,这三个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呢?
人民骆驼——任弼时任弼时比毛泽东要小11岁,他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会习字读书,在他五岁时便亲自教导他。12岁时,任弼时和父亲一起,找到了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父子二人步行近60多里地,才找到此处,只是为了让儿子能够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部下的附属高小继续读书。
刚到这里没多久,他就听别人说起,有一位名叫毛泽东的高年级学长,是学生自洽会的的领头人,据说不仅品学兼优,在时事点评上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时的师生中都很追捧。任弼时对这位传说中的学长产生了兴趣,他想亲自去看看这个人人赞誉的学长究竟是什么样。
在一次学生自洽会组织的会议中,毛泽东正同自己的几位同学言词激荡的讨论着国家时事以及自己的看法,任弼时也和自己的几个朋友倚靠在门边,静静的听着。在被他们发现后,他大方的走了进去,表示自己也想参加这场讨论会,身着素色长衫的毛泽东笑着接纳了他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切的欢迎。
那是任弼时第一次同毛泽东的会面,并在此后成为了他忠实的“粉丝”。在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中,任弼时坚定的支持着毛泽东的活动,并联合自己的多名同学在家乡进行宣传。1920年暑假,在毛泽东的介绍下,任弼时赴俄留学,并在一次次接触中,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去往留学的路程并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在经过乘船、换车、不断的中转后,历时长达三个月才最终抵达了莫斯科。在俄国留学的第二年,任弼时转正成为了中共党员,并在几年后成为了地下工作者。在此期间,他被抓捕过两次,并受到了严酷的刑罚,但这都没有改变他的理想。
1936年,任弼时任红二军政委同红四军一同北进,然而,由于和张国焘意见不同而陷入了激烈的斗争,党派内部也是一片混乱。最终是在任弼时和朱德的统一战线下,改变了党内风气。此后,在每次中央会议上,任弼时都是毛泽东的坚定拥护者,中国革命最终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全党能够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 这其中离不开任弼时的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此前担任地下工作时遭受的严酷刑罚和长年累月积累下的病痛,让任弼时积劳成疾,时常生病住院。当时在玉泉山疗养所的任弼时还曾收到过,一小缸由毛泽东送来的红鱼和信件,信中写到 ,“弼时同志,送上红鱼一群,以供观览,敬祝健康”。二人多年的友谊都被寄托在这小小的红鱼之中。
任弼时这一生唯有三怕,怕工作少、怕麻烦人、还怕用钱多。在他住院和疗养期间,他还时常询问医生自己何时能够投入工作。朝鲜内战爆发时,为减轻党内工作,生病还躺在床上的他立即致电给毛泽东,请求赶紧恢复他的工作,哪怕只能工作1到2个小时。
叶剑英元帅说任弼时是党的骆驼,也是中国人民的骆驼,承载着重担却从未停息,从未享受。1950年,还参加了建国一周年的庆典之后,任弼时依旧将自己投入在工作中,不堪重负的身体由于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在10月27日,他突发脑梗血,与世长辞。
听闻这个消息的毛泽东悲痛不已,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年,一切才刚刚得到好转,这位陪伴了自己30年风雨的知己却突然离世。他亲自去往任弼时的家中送其入殓,并为他的身体覆上了党旗,将其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直到今天,在任弼时的墓碑上都刻有毛泽东的亲笔题字。
雄鹰元帅——罗荣桓“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位被毛泽东视为如老鹰般锐利机敏的人,便是开国元帅之一罗荣桓。罗荣桓出生在一个小农家庭,其祖父曾是一个读书人,尽管他的父亲弃文从商,但受家族传统的影响,他仍然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并在送去读书前亲自教过其不少书籍,用于启蒙。
罗荣桓本名罗宗人,是按照族谱辈分取得。在他12岁时进入了罗氏育英小学读书,在父亲的请求下,时任国文教师兼学校校长的罗炳文为其重取名字。“《诗》云,‘桓桓于征’,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需要不少人才领兵打仗,令郎体型魁梧,未来或许能够建功立业也未可知,‘桓桓’正是取威武之意”。
不断的学习与阅读书籍让他的见识越来越开阔,也让他同父亲传统顽固的思想难以交融,家中的气氛越来越差,1923年,他同父亲告别,离开了这个成长的地方。北上后,少年罗荣桓也曾尝试过自己创业,并不断尝试着时下的一些思想但始终没有找到契合的那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他发现自己的想法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不谋而合。
就此,他去往了武昌中山大学学习,并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九月,罗荣桓随同鄂南的农军参加了秋收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文家市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他也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和毛泽东相遇相识最早的那一位。
“三湾改编”后,仅余几百人留在了部队中,愿意同毛泽东一起去往井冈山。罗荣桓作为一个文兵,也毅然决然的加入他们的队伍,并参与了数次战斗。甚至一次在参加井冈山战斗中,要不是胸前的银元替他挡了一枪,险些早早去世。他出色的能力,终于被毛泽东发掘。
1930年,当时才24岁的林彪担任红四军的军长,由于其个性较强,同他共事的几位党代表都难以和他打好关系,但总得有人和他搭档共处,这时,毛泽东想起了第二纵队的政治委员罗荣桓。不出他所料,罗荣桓灵活且大方的个性让林彪也挑不出错,二人一同把军中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受好评。
罗荣桓作为毛泽东的忠实下属,几乎支持其所有主张,即使在后来被打为宗派主义者,遭受排挤,但并没有改变他对党和毛泽东的坚定。二人也会偶有纷争。在一次,外国友人到往延安的时候,罗荣桓见毛泽东屋室简陋,被子也十分陈旧,便偷偷为其换了一床新被。这事被毛泽东知晓后,大为生气,认为这违背了革命的原则。一番争执下,罗荣桓也认可了他的说法,换回了旧被。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拖着病体为人民解放军的安排与建设殚精竭虑,尽管毛泽东为其安排最好的医生,但由于当时的医疗限制无法进行肾脏移植,他的身体状况一日比一日差,最终,在1963年的12月16日晚,在妻子和友人的陪伴下,溘然离世。
正在开会的毛泽东神情沉重,以与会者全体起立为之默哀。并在之后亲自参与了他的追悼会,这位曾被毛泽东称为“一生共事的人”还是先离开了他。在一天深夜,几晚都睡不着的毛泽东为其题下了吊唁诗,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宣泄了自己的一腔悲痛。
将军诗人——陈毅每逢冬日,大雪飘飞,我们看到积雪压树时,时常会想到陈毅元帅的那首《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元帅本人正如刚毅挺直的青松一般,品性刚直。除了为我们所熟识的元帅身份,在战场上立过赫赫功名,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诗人,是真正意义上,文能提笔写字,武能领军打仗的全能人才。
陈毅是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家庭较为富裕,父亲也是精通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在他七岁那年,他同祖父一起去湖北任职,小小年纪的他在接触和观察中,便能感觉到统治阶级下百姓的苦难以及官僚的腐败。在学业上,他从未让家人操过心,在他考入甲种工业学校后,家庭的败落,让他的身份跌为平民。
他一边求学,一边观察着时局动态,也曾想过辍学去当兵,但在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情况后,他还是坚定了自己继续学习的念头,要通过知识改变国家。1919年,他加入了勤工俭学,赴法留学的队伍。并在巴黎求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他的思想,甚至还参加过巴黎的工人运动。
1921年,由于他的爱国运动触犯到了法国时局下的一些人,被遣送回国。此后两年,他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组织并参与了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也是在此期间,他来到北京,在中法大学学习,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陈毅,不断的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在1927年的五月,他协同恽代英开展军事动员活动并上战前线,开启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一年之后,陈毅同朱德一起率领了南昌起义的余部,发动了湘南起义,成功在井冈山同毛泽东会面,成为了红四军四巨头之一。
尽管毛泽东要长陈毅八岁,但二人学习写诗的时间却相同。陈毅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对于诗词别有一番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艺术氛围也让他对诗歌情有独钟。二人一见如故,以诗会友。每逢闲暇时分,就会凑在一起谈论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和诗人。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则是二人共同喜欢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初,同外国的访谈及会议都由周总理任职,但1958年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周总理辞去外交部部长一职,并在他的推荐下,由陈毅继任。他时常能够以巧妙的语言化解外国记者咄咄逼人的话语。
一次外国记者问到,中国究竟用什么武器打下来了U2间谍飞机,对于这种明显想要打探中国内部军事情况的问题,陈毅元帅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我们没用啥武器,用竹竿子给他捅下来的”,引起了全场人员的哈哈大笑。同时,他还开创了“围棋外交”,以旗会友,避免访谈时尴尬的局面。
1972年12月26日,因手术多日不曾进食的陈毅提出来想要吃面条,一旁照顾的女儿既高兴又感到疑惑,父亲重病好些时日都不曾吃东西。陈毅元帅艰难地咽下了几根面条,说道:“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吃一点面条……”。这位在战场上叱咤一生的元帅在几天后还是静悄悄的走了,毛泽东这位无话不谈的诗友,最终在追悼会上也只能留下一句:“陈毅是个好同志”!
总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段话足以概括毛泽东和那些为中国付出一切的先烈们,他们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曾有过自己的个人理想,但最终在国家面前,他们将自己拧成了一股绳,救助了危急存亡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