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柏奕晗
同一个问题,你的极限是重复几遍呢?
通常而言,说第二遍就会让人不耐烦,再说第三遍可能就要炸毛了。
我见过的极限,是一家企业老板,针对同一群干部,不厌其烦地说了六遍。
讲了六遍,估计下面的人听着都想吐了。
但是每次提问,没有一个人的复述让老板满意,气得他开始自嘲是“贾德纲”,是来给员工说相声听的。
要说在场的高管干部没有认真听也真是冤枉,甚至为了听懂老板讲话,他们还特意请高人开发了一套模型:
怎么用的呢?
当老板开始讲话的时候,立刻打开录音笔;迅速填写主题,比如“指导市场活动”“政策执行”等,当你感觉他说到另一个主题的时候,就翻到新的一页;在老板讲的过程中,用笔尖在“事实”“评价”“观点”“举例子”“算数字”“做分析”“题外话”之间移动,比如:“我们这个月做了五场市场活动,一共产生一万人次曝光”,这是在说“事实”和“算数字”;“但是转化效果不好”,这是在给出“评价”;“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应该就是在“做分析”;最重要的,是记下老板提出的最新要求。这么大费周章,累不累啊?
这位老板思维极度发散,天马行空,加之阅历丰富,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听起来让人很爽,纷纷点头。
但是听完之后,要问记住了什么,往往只能说出几个零散的点,找不到逻辑主线,不得不出此下策。
除此之外,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话只说一遍,对方就可以完全理解呢?
我们先来把把脉:
1、目标:你面向的是“甲地”,他朝着的是“乙地”。
这场研讨会现场,老板的目标是所有到场干部都听懂,理解自己的思路,并能够向下准确传达执行。
这是“甲方”的目标。
但是在讲第一遍之前,老板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目标,并通过强调形成共识,导致所有人都是抱着“听相声”的心态,没有记录思考,提问抽查,自然答不上来。
这是心里根本没有沟通目标。
讲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吃过亏了,开始有了目标——虽然在做笔记,但是心里却在祈祷,一会老板抽查的时候,千万不要抽到我,生气发火也千万不要落在我头上。
这是“乙方”的目标。
甲乙两地,完全是不相关的两个方向,最终导致对牛弹琴、沟通失败。
2、认知:你思考的是“局面”,他琢磨的是“桌面”。
因为认知差距,导致沟通困难,在上下级之间尤为常见。
一方面是接触到的信息不同,上级通常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而下级却犹如盲人摸象,只了解某一个侧面。
另一方面是每个人分析问题的高度、角度、深度都不同。
这就导致上级每天思考的是整个“局面”如何发展,而下级每天琢磨的是我“桌面”上的事情如何清理干净。
有一位做鲜果连锁的朋友,说是从2014年开始,就要求门店去主动加顾客微信。
那时候还没有私域流量的概念,创始人就已经敏锐地嗅到流量成本日渐增加的趋势。
但是门店员工理解不了,甚至都不知道“流量”这个概念,也由于人员流动,导致账号没有好好维护,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3、表达:你想到的是“洋流”,他接收的是“乱流”。
我们大脑中的想法,像是“洋流”,思潮既汹涌澎湃,又有逻辑可循。
但是,倾听者接受到的内容,却像“乱流”:
一方面接收到的信息总量不大,就像乱流多见于河道里一样;另一方面毫无逻辑规律,让人感觉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这就是表达能力的差异,我们的语言文字,能否最大程度、结构化地还原我们所思考的内容。
想法天马行动,口中滔滔不绝是一个极端,话到嘴边口难开,也是一个极端,都是吃亏在表达能力上。
4、焦点:你在意的是“实现”,他纠结的是“现实”。
焦点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哪里的问题,上下级之间、跨部门之间,都容易出现“焦点错位”。
比如刘强东有一句名言:我花钱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证明我是错的。
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互为客户”。
一方面,上级需要给下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更高效地达成目标;另一方面,下属需要交付上级想要的结果。
但是原本“相互成就”的关系,现实中却变成了“监工”和“短工”的关系,一个只关注目标的实现,一个只关注现实的困难,最终结果就是一言不合、一拍两散。
5、情绪:你表达的是“观点”,他听到的是“情绪”。
在那场研讨会上,虽然老板在不同场合,就同一个话题说了六遍,但是作为下属的听众,自始至终都只听到一句话,那就是:
老板又生气了,千万别把火发到我头上。
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希望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相信对方是理性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时候,人都受到情绪的支配。
尤其是在这位老板第一次发脾气之后,就把所有人都带进了“恐惧”的枷锁之中;即便后面被磨得没了脾气,开始自嘲,也于事无补。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开展沟通、争取只讲一遍呢?
我猜他心里恨不得把人全换一遍。
但是这不现实,业绩还要靠他们来做,而且即便新换一拨,也不见得就能比现在的更好,所以只有改变我们自己的沟通习惯。
1、开始沟通之前,就目标达成共识。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昏昏欲睡;但是只要听到“考点”这两个字,趴在桌上的身子立马弹了起来,开始奋笔疾书,PPT翻过去了,他还跟你着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考点”两个字,无形中帮助我们建立了对目标的共识:
这是要考的,我不能挂科,所以我现在要记下来。
而且这种考试,还不是随机抽一两个人参加,是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的,和每个人都相关的。
2、向团队分享你接受到的信息与思考过程。
字节跳动提倡:Context,not control.
如何提供Context呢?
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分享你接受到的信息。
可以不是全员,但一定分享给直属下级,这样才能在认知上,尽可能保持一致。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分享的是一手信息,而不仅是经我们加工之后的结论,最好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出去,让大家知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3、把思考整理成文字。
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有着巨大的差别。
很多团队负责人在会场发言讲话,非常厉害,但是要写成文字,却犯了难。
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在写的时候,会斟酌每一句话要怎么说,才能准确地表达,避免产生歧义;会考虑结构要怎么调整,才能保证逻辑通畅。
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华为、百度、亚马逊等知名企业,都是以发文或公开信的形式去表达。
即便现场说完,也一定要整理成稿,敲定文字、确认无误后才能发出去,并且自上而下,逐层组织集中学习,逐字研究解读。
4、向上两个台阶想问题,向下两个台阶做事情。
听一位伙伴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刚入职上一家单位、担任培训负责人的时候,分管副总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就是去找各个部门一把手沟通培训规划。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比如各部门一把手太忙了,根本约不到见面时间;即便约到时间了,也是随便讲几句应付;更有甚者,会倚老卖老给脸色……
但是当时他的分管副总,就特别会“向下两个台阶做事情”,在向他布置完工作之后,立马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打了电话,让大家把时间都预留出来,新同事具体会跟大家联系。
这家公司给他的感受怎么样呢?
他的原话是:“那天感觉像开了挂一样!”
5、应用具体的沟通技巧。
先举一个反例:你听懂了吗?我说清楚了吗?
很多人都会以这种方式去做确认,对方大概率都会说“听懂了”。
但是如果你请他复述一遍,很有可能说的坑坑巴巴,对于很多重要的概念、标准并没有那么清晰。
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可以用上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
在说完之后,请对方“复述”,或“随机提问”,进行检验;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非暴力沟通逻辑;采用“六顶思考帽”,提醒自己调节思路,尤其是作为主持角色的“蓝帽子”;使用“时间卡”,对发言时间过长进行控制,对发言时间过短提出要求;设置“沉默时间”,用于思考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