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众多的汉语方言中,平话算是知名度最低的一种方言。除了专门搞方言的语言学家,没到过广西的外地人很少有人听过这种方言。
这里的“听过”,不是说听别人说平话,即用嘴巴讲这种方言,而是听说过世上有平话这种方言。
就算是在广西生活很多年的人,其中很多人也不知道有平话这种方言。
一百年前,广西的主要语言是官、平、土、白。这里的土,指的是壮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可见那时候平话还能与其它三种语言在壮美之乡四分天下。
但如今,说平话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多都被其他几种强势方言逐渐替代。
它跟白话一样,也有很多别称,比如说百姓话、土拐话、客话、蔗园话、宾阳话、亭子话、土话、民家话、船上话、毛村话、直话、鸬鹚话等。
跟官话一样,平话的形成跟历史上的移民也有重要关系。
它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来的50万大军所带来的汉话。当时分兵五路进攻岭南,有两路进入广西。后来开通灵渠,使得从中原进入广西更加方便快捷。
第二个是北宋狄青率领10万大军平定侬智高起义。平定完了之后,这帮人就没走,留在了当地,驻守屯田。
他们有的带着家属,有的就跟当地人通婚,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交融,就形成了平话的前身。
关于平话的由来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说狄青率领的大军号称“平南军”。平叛完事后,大军留下来长期驻守,他们讲的话就叫“平话”。
另一种观点是“平话”是与“官话”相对应的概念。它本意是“平人”语言,即平常人、普通老百姓讲的话。它是明朝官话进入广西之后,与官话相对应的一个称谓。
广西平话主要分布在交通要道附近,可分为桂北和桂南两片。
桂南平话主要分布在南宁部分市区、宾阳、横州、上林、马山及贵港等县市,左右江流域的一些城镇乡村;桂北平话主要分布在桂林部分市区、灵川、永福、龙胜,贺州的富川、钟山等县市。
桂北片平话内部分歧较大,相互之间很难沟通交流。桂北多山,加之汉话进入这里后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个语言孤岛。
桂南片平话与桂北片平话之间差异较大,但桂南片平话与勾漏片白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有很多学者将其划入粤方言。
南宁市江南区,被称为“中国平话文化之乡”。其中有个叫亭子的地方,以前叫平南村。据说这里的村民就是跟着狄青一块南来官兵的后裔。如今这里人讲的平话,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桂南平话。
南部平话不应划为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