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面孔|何一夫的非遗传承,贝海洋精华,雕艺术精品

时代面孔 2023-07-01 16:09:28

他曾经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学习计算机专业,也曾经以所学专业创业开公司。广西,北海,2004年,一场偶然的邂逅,已经创业初成的他,突然毅然决定卖掉公司。他就是何一夫,那一场“邂逅”,就是贝雕,就是扎根北海。

两次邂逅之后的一见钟情

何一夫在西北待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一到秋天整个大地都是枯黄的、看不到任何绿色的生活。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苍茫的大地,这种苍茫感也使得心中落寞,不安。

何一夫控制不住躁动的心,2004年踏上征途,一路沿着海滨城市,青岛,乳山,上海,杭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一趟,走了好几个地方,最后一站到达北海。

舒适的气候,花红柳绿的环境,让何一夫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2005年,何一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迁至一见钟情的北海,踏上了定居北海的新征程。“北海气候很舒服,感觉这是一个蛮好的城市,这是我决定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移居北海后的生活,对他而言,惬意了许多。他也有更多的闲暇和空档期,满足自己摄影的爱好。一次偶然的拍摄,他接触到贝雕。

贝雕(北海贝雕),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堪称北部湾海洋艺术的精髓,以北部湾天然珍稀贝类为原料,取贝壳或海螺的天然色泽、纹理线路,经过精细设计、筛选材料、清洗切割、精雕细琢、运刀修饰、打磨抛光、镶嵌组装等十几道特殊工艺后铸就艺术品。特点是材质高贵,工序繁多,技艺精湛,特色浓郁。

“第一眼就让我眼前一亮,很惊艳,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第一眼看到贝雕的那个感觉。”何一夫谈到跟贝雕的时候仍然如初见时那番激动。他又一次“一见钟情”,2008年,何一夫卖掉公司,转身投入贝雕行业,第二次踏上事业的新征程,从此便与贝雕相伴。

邂逅之后的坎坷

投入一个新的行业,必然会面临三分钟热度的考验。何一夫表示:“我把公司卖掉来北海学习贝雕,是为了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我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门古老的手艺,并将它发扬光大。”

而这一起步,就是十五年。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来说,专业的转变对他来说反而不是最大的考验。

心中热爱可抵万难,可是面对传统贝雕的设计,何一夫却犯了难,“创新力度不够,每一年出去都是传统的装裱方式,传统的主题,传统的表现形式,是不是应该有一些改变呢?所以我就想做一些创新。”

贝雕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手工艺活,从选料到设计再到制作成型,每一道工序都相当考验贝雕师傅的技术,以及贝壳的选材。如何寻找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有色贝壳,来融入到贝雕整体创新内容中来,成为他接触贝雕的第一个难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现实的困难摆在面前,“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就都会选择去大城市拼搏就很少会沉下心来学习一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学习像贝雕这种技艺的话,还是比较难的。” 在后续人才培养和招募团队上,何一夫又犯起了难。

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民族记忆,在他认为,在历史文化发展和匠心手艺的传承上边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再发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宣传的角度来讲,也希望能够借助相关部门以及媒体的力量,得到更多的社会面的曝光,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贝雕,了解贝雕,爱上贝雕。并能够积极地投身到贝雕事业发展中来。

这些年的调整

何一夫致力于推广和发扬贝雕这项工艺,可是事业却没有一帆风顺,尽管全力以赴,关关难过关关过,由于公司定位是面向中端家居输出一些新中式的产品,随着现代家居产品不断的更新迭代,以及疫情的影响,贝雕还是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何一夫认为:“随着这个国潮趋势不断的升温,为了寻求贝雕展现形式上的新突破,必须要有意识的开始新的创新,因此我们在贝雕的设计中融入了一些国潮元素,例如“醒狮”“老虎”“葫芦”等,在传统元素上,则更多的加工设计“荷花”,“仙鹤”等一系列的产品。”

这一创新举措打开了贝雕市场的大门,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在不断融入新元素的基础上,何一夫又开始了产品多样化的构思,他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我们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管是做传统的贝雕也好,还是做创新的这些产品也好,其实我们能把这些创新的东西最终形成产品,放到市场上去从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还美化人们的生活,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这些年的调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让何一夫停下脚步。他更加笃定地在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在何一夫的带领下,团队囊获的奖项数不胜数,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的发明专利。

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方面,何一夫开始尝试融合当地文化。例如融合汉墓出土文物用贝雕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一个代表当地的文创产品,让其发生市场价值的转化。何一夫说:“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厚的北海传统贝雕技艺为核心,通过设计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对新材料的应用,形成有别于传统的贝雕新品,利用线上和线下开展精准营销,最终实现企业的品牌化和产业化战略。”

坚持与传承

与贝雕相伴15年,何一夫感慨道:“经过时间的沉淀,岁月的堆砌,我们从黑发到白发,这个过程,犹如贝雕的加工过程一样,我们用时间换取了一些美好的东西,让贝雕在我们一代一代人的手中传承下去,看到我们传统工艺的再度复兴我是感觉到很欣慰。”

在促进贝雕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何一夫也不忘重视对年轻人贝雕技艺的培养,帮助和鼓励他们成为优秀的贝雕工匠。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最初对于贝雕手艺的需求几乎已经被工业化生产所取代。

“我们做贝雕的最终目的除了传承这项难得的技艺,更希望带动产业发展,贝雕只有产业化才能使非遗活态传承,也才能带动税收,带动就业,带动行业的融合与发展。”也许,在人们看来这只是一枚枚小小的贝壳,但是何一夫和贝雕工艺大师们却用这些小小的贝壳撑起了贝雕世界的汪洋大海。也许,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人们所熟知。我们相信,一定还存在像何一夫这样的企业家,正带领着工匠大师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职业,继续酝酿着艺术之美。他们努力保留并提高技艺水平,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姿百态和瑰丽多姿。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