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血压作为人体基础和关键的生理指标,它有一定波动范围,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太一样,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没啥事。
临床上,正常血压是120/80mmHg,当血压大于140/90mmHg是血压过高,而血压小于90/60mmHg是血压偏低。
人体器官离不开血管里的血液供氧、供能、维持新陈代谢。血压偏低,意味着血流动力不足,流量偏小,人体“缺血”,带来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冰凉、消化异常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但更麻烦的是血压偏高,意味着对血管的压力偏大,时间一长血管就“脆了”,还会引起大量器官组织异常,包括心脏疾患、卒中、肾衰、视网膜异常、水肿等,对寿命威胁巨大。
为了对付高血压,科学家们研发了各种类型的降压药,而且摸索了高血压的特征表现。人体每天血压通常有“两峰一谷”的特点:
峰值之一出现在6:00—10:00,即每天早晨至上午。
峰值之二出现在16:00—18:00,即下午到傍晚。
低谷出现在凌晨2:00—3:00,这时处于就寝状态。
降压药的作用,就是在血压爬升之时,把蹿升的血压“摁住”,强行将其控制在正常值范围,防止失控失稳带来麻烦。
由于目前主流降压药都是长效的,吃一次管一天,所以,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相信“早上服用降压药是最好和最合适的”。
不过,高血压作为全球著名的慢病,在我国有数以亿计的患者和庞大的“后备力量”,是不是大家的血压状况都是“两峰一谷”呢?
当然不是。先不说年龄不同,带来高血压不同;也不说种族、性别不一样,高血压也不一样;更不说有没有掺杂其它基础病,对高血压的影响,单是高血压自身的表现,就至少有4个形式:
1、杓型高血压,占了患者总数70%—80%左右,在血压动态监测下表现出“白天血压高、晚上血压低”的特点,这类患者在早上测量血压、服用降压药比较合适。
不过有的患者早晨血压高,但下午血压更高,这类型的患者在午饭后服用降压药更合适。
2、反杓型高血压,占了患者总数的10%左右,血压监测显示“晚上血压高、白天血压低”的特点,这类患者在早上服药控压是明显不合适的,较好的时间是下午和傍晚测量血压,晚上服药。
3、非杓型高血压,占患者总数的5%—8%左右,血压监测显示“白天和晚上血压都比较高”,这类患者属于重点防范对象,因为血管的压力持续较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概率也较高。既要早上服用长效降压药,晚上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并做好血压监测。
4、极度杓型高血压,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主要是早上血压高、下午血压高,但晚上低压会“走极端”,比正常值低20%以上,较容易出现脑梗风险,所以需要在早上吃长效降压药,晚上关注低压表现,睡前不能用降压药。
这4种主要形式的高血压,决定了患者“早上吃”、“晚上吃”降压药的不同选择,而且有的患者一天不止用药一次,可能要吃2—3次,基本的用药规律或要求是:
每天吃1次长效降压药,含控释和缓释片剂,在早上6:00—7:00服药比较好。
每天吃2次的中效降压药,在7:00、14:00—16:00两次服药为好,刚好能管控两个高血压峰值出现的时机。
每天吃3次的短效降压药,这类患者数量不多了,但不等于没有,需要在早上6点、中午1—2点、下午6点左右服药。
总的来说,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血压时,遵医嘱用药有4个基本原则:
一个是血压的峰值决定用药时间,而且要关注药物是餐前、餐后吃。
一个是要在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上决定用药,这是临床很重要的原则。
一个是关注患者并发症情况,如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心衰等情况,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一个是关注药物特点,有4条要求必须注意:
1、利尿剂不可在睡前服用,否则会干扰睡眠质量。
2、夜间血压明显降低的患者,睡前严禁服用降压药。
3、空腹不可服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坎地沙坦、贝尼地平等;就餐时不可服用的降压药主要有美托洛尔及缓释片、卡托普利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贝尼地平等;餐后不宜服用的降压药主要有:美托洛尔及缓释片、卡托普利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4、有并发症或基础病的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高尿酸时,慎用利尿剂;可能出现低血糖的高血压患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或慢阻肺时,不可使用β受体阻断剂,等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早上吃药”,还是“晚上吃药”,是需要认真监测、慎重评估、严格遵医嘱做好的事,不可大意,更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