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碰!一女子吃完两大捧,心跳骤停!医生:吃一个就可能致命

敏博看健康 2024-07-30 16:55:02

病从口入诚不欺我。

罗小姐这次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课,虽然经历险象环生,但最终还是保住了性命,并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慢慢恢复了健康。这两天,经过系统的评估,医生认为罗小姐具备了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条件。

每每谈论起这件事,罗小姐都不由的后怕:“说实话,这次差点因为一盆海螺,让我一辈子都住进了ICU。”。

回到那天早上,罗小姐从不远处的海边养殖场捞出了一大盆的海螺,这是她家的产业,每次想吃海鲜的时候罗小姐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随后,罗小姐把海螺全部水煮,然后就着酱油辣椒开始大快朵颐,她回忆道:“这海螺其实我吃过好几次,味道还不错,以前都没啥事,谁知道就这次捞的多了点就闹出这样的麻烦事。”吃完不久后,罗小姐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而且口周和舌头也开始麻木。

家人见状知道情况不太妙,用最快的速度带她到当地医院的急诊科做检查。医生接诊患者时罗小姐已经面色发青了,随后详细询问事情的起因经过。

得知罗小姐是食用了自家海里捞起来的海螺后才出现的症状,于是高度怀疑是食物中毒。

在医生的安排下,罗女士立即开始了洗胃治疗,洗胃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处理一些急性中毒、误食或者其他胃部问题的情况。在判断罗女士可能是食物中毒后,医生一定会第一时间考虑洗胃来清除她胃内的毒素,防止毒素继续被吸收。

洗胃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一是准备阶段,医护人员会评估病人的病情和需要。他们通常会确认有无禁忌症,比如口腔或食道出血、严重昏迷或昏迷等情况,这些情况下可能不适合进行洗胃。

二是进行麻醉,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并能合作,医生可能会给予局部麻醉剂,以减轻不适和尽可能使病人舒适。

三是灌洗过程,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向胃部灌入大量温水或生理盐水。灌入的水被胃内的毒素稀释,并且通过胃管迅速排出。

在洗胃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生命体征,以确保过程安全顺利。洗胃后,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支持性治疗,比如给予抗毒素药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洗胃是一项有风险的操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它的目的是尽快减少毒物对病人的影响。

可是就在洗胃的收尾阶段,罗小姐的状况突然发生了急剧的恶化,心律失常、室颤,最后的时候心脏甚至停止了跳动。

医护人员训练有素,马上对罗女士进行了长达9分钟的心肺复苏,这才帮助罗女士恢复了自主心跳,为了安全起见,医生们立即将其转移到了ICU观察了起来。

在ICU期间,罗小姐的情况还是很危险,她终日昏迷不醒,全身无法动弹,肌张力下降的特别厉害。经过考量和评估,血液科主任、副院长认为这位患者必须要进行血液净化了,否则单靠她自己的解毒能力恐怕要出事。

ICU团队也在当天就给罗女士采取了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措施,以免肝肾功能受到毒素影响出现损伤和衰竭。

经过数小时的不断抢救,罗小姐的症状也终于得到了逆转,隔天晚上9点左右,她慢慢的恢复了自主意识,虽然四肢还是虚弱到无法行动,但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晚上11点左右,经过营养支撑的她终于可以活动一下关节了,而且不需要呼吸机支持达到了撤机标准,第二天,她的器官功能损伤开始恢复正常,完全可以准备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

后来,罗女士的家里人带着罗女士吃过的螺来到了医院,医生看到后就恍然大悟,他笑着说:“你们靠海难道不知道这种螺要小心吗”?

原来,罗女士吃的这种海螺叫做割香螺,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这种螺会因为生长环境不同而情况不同,它的富集环境毒素能力特别强,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市场上已经禁止销售这种螺了,但还是有人冒险食用,从而增添了不少中毒案例。

那为什么罗小姐之前吃的时候没事呢?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了,可能之前的割香螺确实没什么问题,也没什么毒素,但是这一批运气很不好,差点没命。

割香螺为何会在有毒、无毒反复横跳?

割香螺,学名织纹螺,在东南沿海一带非常常见。割香螺总是生活在近海的礁石和泥沙的底部,肉质无比鲜美,令人流连忘返,因此常被沿海居民作为下酒菜食用。

然而,吃过几次后大家就发现这割香螺好像并不安全,似乎含有剧毒!

事实上,研究发现其体内的毒素主要来源于其摄食的藻类。这些藻类中的一些可能含有毒性,割香螺在食用这些藻类后,会在体内富集和积累这些毒素,主要是作用于神经方面的毒素,类似于河豚毒素。

由于生活海域的不同,有些地方的有毒藻类较少,有些地方则较多,因此割香螺的毒性也有所差异。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有毒藻类大量繁殖,割香螺体内的毒素含量也随之增加。经检测,割香螺体内毒素的致死量为0.54-0.9毫克,其毒性是眼镜王蛇毒性的10几倍到20多倍。

割香螺的毒性主要源于其体内的石房蛤毒素,这是目前已知海洋生物中最强的毒素之一。这种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的烹饪温度无法将其完全破坏。成年人食用10克有毒的割香螺肉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而食用50克至100克则可能导致死亡。

我国政府已明确禁止销售、经营割香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风险警示,提醒公众不要食用割香螺,以避免中毒风险。

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地区将其视为美食,但其高毒性使得食用它们极其危险,为了个人健康和安全,应避免食用割香螺,并在购买或食用其他海螺时特别小心,确保来源可靠且经过适当处理。

因此,割香螺本来是无罪的,是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大肆破坏和污染,导致割香螺逐渐产生了毒素,这确实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除了这种螺以外,海洋中还有很多螺有毒,非常危险

割香螺不过是有毒螺中的冰山一角,茫茫大海中螺的种类成千上万,无毒的不过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因此在这里医生要给大家讲一下还有哪些螺是有强烈毒性的。

1,海洋锥形毒螺。

又名为锥螺,是一种生活在温暖热带海洋中的软体动物。这些螺类动物以其独特的锥形外观和分泌的剧毒毒素而闻名。锥螺有超过600种,它们通过从嘴里伸出的长管释放毒素来捕食,通常猎物是小鱼、无脊椎动物和其他锥螺。

锥螺的毒液主要由各种小肽毒素组成,这些毒素在注入猎物体内后能诱导特定的神经反应,从而帮助锥螺成功捕食。由于这些毒素的危险性,锥螺被认为是海洋中最毒的生物之一。例如,地理锥螺是已知的最有毒的锥螺之一,它的毒素可以用来麻痹猎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锥螺的毒素主要用于捕食,但对人类来说也是极其危险的。如果不慎接触或被其咬伤,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因此,如果在海边或海洋环境中遇到这些生物,最好保持距离,避免任何接触。

2,方格螺。

方格螺的毒性猛烈,不适合食用,方格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近海礁石附近,其壳较小,颜色多为黑褐色。

方格螺体内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神经毒素,即使经过烹饪处理也无法破坏。食用方格螺后,可能会出现唇舌麻痹、恶心呕吐、运动及语言功能紊乱、心律紊乱、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中毒的早期症状包括舌头、口唇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随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瘫痪、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甚至死亡。

为了避免误食有毒的螺类,建议去大型商超或正规农贸市场购买螺类,并在烹饪时进行充分加热。

3,鸡心螺。

鸡心螺又名芋螺,是一种有毒的海洋生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附近。这种螺类动物因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锥形外壳而闻名,但它们含有剧毒,非常危险。

鸡心螺的毒液包含芋螺毒素,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毒素,由多种不同的缩氨酸组成。这些毒素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神经递质的各种受体亚型,以及钙、钠、钾等多种离子通道。即使是经过烹饪处理,这些毒素也无法被破坏。

鸡心螺一般使用其特殊的“鱼叉”形结构来捕食,并通过这个结构注射毒液。它们的毒液能够迅速麻痹或杀死猎物,如小鱼和其他软体动物。鸡心螺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成分,不同种类的鸡心螺其毒液成分也有所不同。一些鸡心螺的毒性非常强大,足以毒死成年人。

而且鸡心螺可能会蜇伤上,如果注入毒素够多,是会导致死亡的,目前医学上没有针对鸡心螺毒素的特定抗毒血清,因此中毒后的救治非常困难。

综上所述,茫茫大海漂亮又危险,有毒的螺类数不胜数,因此千万不要觉得那种螺好看就去接触、就去吃,小心一次的尝试换来一辈子的伤痛。

文/明哲

2 阅读:33

敏博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