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乌克兰,已经成为了西方的“政治正确”。所以,西方国家必须千方百计的满足无乌克兰的各种需求。但让西方国家没想到的是,乌克兰就如同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在索要军援时已经变得有些肆无忌惮了。
尤其是俄乌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以来,祭起“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俄军,几乎将“大炮兵主义”进行了最佳的展示,并逐渐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不仅消灭了乌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甚至让西方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也变得那么脆弱。为了扭转在战场上不利的局势,也为了缓解弹药“严重短缺”的问题,乌克兰方面一直在不断向西方国家索要各种口径的炮弹。因为,乌克兰自己的军工体系已经被其国内的腐朽给彻底摧垮,所以向西方索要成为乌克兰目前唯一获取炮弹的方式。
所以从2022年2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几乎搬光了自己的库存来支援乌克兰。根据目前各方的统计,仅仅美国就已经提供了各种炮弹近200万枚,其中155毫米口径的炮弹超过100万枚。早已武备松弛的欧洲,也集多国之力提供了25万枚155毫米口径的炮弹。但是,这依然无法满足乌克兰的需求,乌国防部长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致信欧盟27国防长,希望他们能够每月提供25万枚炮弹,其中155毫米炮弹的数量要达到11万枚。这个需求对于欧盟来说,很可能会要了“他们的老命”。
如今的欧洲库存早已没有,想要进行生产也是力所不能及。虽然,欧洲各国也在对外宣称将要扩大炮弹的生产规模,但就算达到其期望中的产能,也根本无法满足乌克兰的需求。以德国为例,该国武器制造商莱茵金属表示,该公司155毫米炮弹的产能将可以提升到每年45万至50万枚,也就是说每月4万枚左右。与乌克兰每月索要的11万枚炮弹,还有巨大的差距。或许谁也想不到,曾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引领时代的欧洲,如今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只能用羸弱不堪来形容。
还以德国为例,这个在欧盟内绝对称得上工业强国的国家,如且不说工艺水还能保持之前的水平,就是其生产能力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甚至连按时交货都已经难以保证。要知道,在2022年7月时,乌克兰就从德国订购了18门全新的RCH-155型自行榴弹炮。按当时双方的预计,这批自行火炮应该在2023年时交付。虽然没有确定交付时间,但时至今日,乌克兰没有得到一门(台)RCH-155。虽然最新的消息的是,德国为乌克兰生产的RCH-15已经开始进行测试,但具体的交付时间表并没有。
其实,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并非欧盟各国的问题,就是曾经的第一工业大国美国,如今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只能被人贻笑大方。而且,为了掩盖自己的问题,美国甚至在数据上都要进行“造假”。根据美国披露的数据,在俄乌战争爆发时,其155毫米口径的炮弹产能为每月1.4万枚。但为了支援乌克兰,美国早已有了入不敷出的感觉。所以,早在2022年10月就在寻找新的炮弹生产企业,希望这个企业的产能可以达到1.2万枚。而且美国的军方已经计划,在未来两年,将炮弹的月产量增加到9万枚。
很快,美国就宣称在宾夕法尼亚州找到了新的炮弹生产厂家,每月能够生产155毫米口径炮弹1.1万枚。果真如此的话,美国的155毫米口径的炮弹每月产能已经达到了2.5万枚。但是到了2023年2月末,美国陆军部长沃姆斯在参加华盛顿媒体和公共事务学院媒体以及国家安全防御作家小组项目会议上,却对外宣称美国如今155毫米口径炮弹的产能每月已经达到了2万枚。这无疑是在告诉别人,美国155毫米口径炮弹的产能,比之前宣称的虚高了0.5万枚。但这是之前美国虚报了产能,还是宾夕法尼亚的工厂夸大了自己的产量呢?或许答案只有美国人自己才清楚。
当然,抛开这些虚假的产能信息,假设美国和德国都能实现其约定产能,也不过每月13万枚左右的155毫米口径的炮弹,只能勉强维持目前乌克兰的需求。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就是集美国和欧洲各国之力,对于乌克兰来说也可以用“欲壑难填”来形容。更何况,以目前北约国家的产能,他们自己想要补充自己的库存等待期已经从12个月延长到了28个月。所以,乌克兰人不可能每月从欧盟获得25万炮弹,甚至连1万枚的目标也很难达到。
由此看来,此次乌防长列兹尼科夫向欧盟索要炮弹,就是在提醒欧盟应该加大援助的力度,把之前承诺过的坦克、步战车和火炮等武器尽早的“送过来”。因为,乌克兰还在想着发动“春季攻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