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交通运输局驻贺进镇寺西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帮扶力度,多点发力,全面协同,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为武安市贺进镇寺西村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融入基层“不缺位”
驻村以来,工作队第一书记巩梦然和贾波、郭现强2名同志始终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积极主动适应村里生活环境,保持随时在线的工作状态,既注重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学习,又注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与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技术能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面对、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第一书记组织召开村党支部“迎七一我为党旗增光彩”知识竞赛
三名同志第一时间把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村党支部,始终把“两委”干部当作亲密战友,主动在建强村级党组织、村委领导班子,增强村干部履职能力方面下功夫。与村党组织书记共同规划,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先后更换各类展板制度10块、标志牌6个,更新办公椅15把,服务群众更加便捷高效。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坚持把主题教育、日常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带领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
理清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建设“不松劲”
为理清寺西村的发展道路,工作队的同志和村“两委”干部共同出谋划策,四处寻访,集思广益,力求整合村里特色资源,趟出一条生态、环保、高效的产业发展路子。
根据寺西村高海拔、日照长,适合种植连翘的特点,发展特色种植。2022年上半年,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先后到武安市马家庄乡、徘徊镇学习了解连翘的种植、采摘、加工、储蓄、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并争取林业部门投资种植经济作物元宝枫3万棵、连翘1万棵,种植面积达400余亩。2022年下半年,经考察学习,工作队利用连翘种植基地内的土地间隙,种植金银花7000余棵,逐步形成了以中草药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益10万元。
依托寺西村现有特色生态采摘园项目,积极拓展销售渠道。2022年6月,生态采摘园的桃树挂满枝头,工作队以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交流会为契机,邀请参会人员到果园品尝采摘水果,有效扩大了影响面,有力促进了水果产品销售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23年,为解决果园农产品存储、保鲜的问题,工作队积极主动发挥部门优势,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协调,决定在村内采摘园附近建设一座农产品的保鲜冷库,并立刻着手帮助村里开展前期测绘。
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村庄建设。2022年,驻村工作队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为契机,做到了“党建+美丽村庄建设”的巧融合。深化“党支部带头、驻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三带头一参与”模式,在掌握本村资源条件、发展现状、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秉承着难不住、压不垮的精神,,驻村工作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跑政策、找资源,投资40余万元为村内建设了一座标准化卫生室,并协调200吨混凝土,助力打造河道景观带。在2023年邯郸市“美丽乡村”督导验收工作中,得到上级领导一致好评。2023年,通过工作队与派驻单位协调申请,7月份经交运局主要领导批示,拟投资70万元对村内上游河道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生态绿色的河道景观体系。
坚持真心为民,服务群众“不停步”
寺西村位于大山深处,进村道路和村内部分道路损坏较为严重,坑洼不平,交通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2022年起,通过与派出单位交运局协调沟通,充分利用在建的旅游大环线项目,投资约40万元对村内与旅游大环线两条连接线的路面进行硬化,并对进村的1.3公里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打通了寺西村民的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
落实驻村服务、坐班值班、民事代办、首问负责、台账登记等制度机制,做到真帮实扶,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厕所改造提升、散煤排查清理、人居环境整治、护林防火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结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应急救助等关爱服务行动。同时,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到村开展防返贫帮扶慰问、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活动,通过搞好真情服务,树立真情服务新风尚。
第一书记巩梦然(右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群众。2年多来,武安市交通运输局驻寺西村工作队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扑下身子,融入乡村,走近群众,做实做足产业发展文章,在基层舞台上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返贫监测、产业振兴等工作,夯实当地群众幸福生活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