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在访谈中表示,为什么中国搞不出芯片?中国肯定能搞,但是我们的引导存在误区,都在引导性价比。我买一个美国的芯片才100块钱,我自己研发一个芯片,十年花了几百亿资金,还未必能成功。那么我就买一下。
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单位都在做引进,谁都想着急功近利、得到效益、评上职称,所以对于那些难的东西、冷门的东西、基础的东西,就没有人搞了,所以就产生了没有自主芯片这个问题。
之前的阶段,大家关心的是营销管理,忘掉了最根本的开发创新,而开发创新是需要底气的。我们现在用外国的软件去做设计、做工程,但是我们现在再自己开发软件,整个开发流程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我们怎么开发软件?
所以说,必须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企业要沉下心来,去解决这些问题。
自主发展与进口造不如买这个概念,并不是这几年才形成的,从几十年前,就已经是这样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对于芯片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发展脚步缓慢。而欧美国家注重行业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依靠技术人才实现了技术发展,依靠先进的技术,实现了成本压制。这种先发的优势,是压制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光刻机产业,曾经与日本企业、美国企业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只有四五年的技术差距。但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外国企业依靠庞大的技术市场,让光刻机产业实现了商业化,有了盈利的能力。
而我国的光刻机,还只是存在于实验室里面,技术体系只存在于学术报告上面,根本没有进行商业化发展,只是单纯的为了解决“中国人不能造光刻机”这个问题。
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步的发展就迷茫了。
进行商业化发展,我们国家当时还没有那个市场和条件;出口外国,我们的光刻机不但在性能指标上面比外国的产品差,而且在制造效率和整体质量上面,也都是没有经受过市场验证的,一切都是存疑的,完全没有跟外国产品相提并论的能力。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国外的这些高精度技术产品开始出口给我国。我们进口外国设备所花费的资金,远比我们自主研发设备所花费的资金少。况且外国设备的制造水平高、效果好、经历过市场的检验,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造不如买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中国消费市场的广泛程度,在国际层面都是能排在前列的。所以我们进口外国企业的设备,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我们需要外国的设备技术来帮助我们制造产品,推动行业发展,而外国则是需要通过我们的进口,打入中国的消费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增长和市场占比。甚至外国企业还可以依靠我国劳动力的优势,跟中国企业合资建厂,实现更加低成本的生产制造。
在全球贸易稳定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要存在的。一旦切断了这个贸易稳定性,那么造成经济脱钩是早晚的事。
被逼出来的技术发展技术设备只在学术报告上面体现,这对于产业链的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柳冠中教授在访谈中说到了开发创新要有底气,这个底气的来源是人才的培养与持续的技术发展。
一旦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理念完全深入到产业的发展当中,就会容易出现技术断层,导致产业链的发展出现停滞的情况。也就是柳教授说的,整个流程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我们怎么去搞研发。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就是因为当年运10下台之后,产业链没有继续发展,出现了将近20多年的技术断层,以至于在未来的许多年内,我们只能采购欧洲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等到上海市的高管江上舟,再次将这个项目挖出来重新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大飞机项目才有了前进的方向。
虽然核心的发动机依然无法进行国产化供应,但是在其他零部件上面,正在逐步往国产化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封锁之后,国内的相关企业都开始紧张了起来。这时候技术储备不足的劣势就出现了,产业链被切断、市场受到压制、经济利益受到极大冲击,只能被逼着去进行自主技术的研发。
也就是在这种被国外压制的大环境下,国内的企业才会沉下心来去搞自主技术。
国内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持续发展的企业,屈指可数。中微半导体、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算是走在了最前面,并且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这些企业是全员持股的政策,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才能向前发展。在技术发展上面,这些企业也走在了最前列。
华为一直在搞自主芯片架构和自主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中微半导体在国内的刻蚀机领域已经独树一帜,开始进行相关产业链的设备材料研发;中芯国际在Fin FET制程技术、制程工艺领域也一直在向前推进。
在大环境的逼迫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这些领头企业为核心,针对于芯片的产业链实行单个环节的技术突破,逐步掌握核心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