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碰撞》一书的作者曾提到过一个细节:苏军明星坦克T-34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就已经装备,却并没有展现出后期那种亮眼的战斗力。
究其原因,除了乘员经验不足之外,还有一些非常细节的问题,比如车载电台——战前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无线电是其弱项,1941年以前T-34坦克电台装备率约为30%,也就是每个坦克排(3辆坦克)只能分到一部电台,排长与车长之间要通过旗语、手势甚至喊叫来沟通,协同性非常差。
再加上苏联当时生产的无线电装备聊胜于无,有效距离不足6公里且经常出故障,所以苏德战争初期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苏军当先的一辆T34都已经被伏击的德军摧毁,后面一堆T34依然还茫然无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接二连三在同一个地方被德军的88炮或坦克歼击车点了名!
坦克战与其他历史上的步兵骑兵一样,都需要战阵,都需要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发挥坦克最大的优点,在火力、机动和防护上做到最好,进而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战果。
如果许多坦克在战场上单打独斗,或者各自为战,那么其结果将会是被各个击破,即使可以取得一些战绩,也远不如有组织有阵法的进攻取得的战绩要大。
德国由于无线电发达,坦克指挥官可以与其他坦克有效配合,对苏联的坦克进行包抄围歼、伏击、诱敌深入等等,所以在二战初期德国坦克利用无线电沟通给苏联坦克造成重大打击。
一句话,当时的苏军坦克在占据信息化优势的德军面前,就是聋子、瞎子……这种战法德军曾经屡试不爽,但到了战争后期,德军发现他们玩不动了——原因是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苏军坦克车载电台的质量与数量均迅速提升。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打响时,苏军已基本做到每辆坦克都载有一部收发两用的美式车载电台。事实上,这些看似很“软”的装备在实际战争中却起到了非常“硬”的作用——在库尔斯克战场,苏军坦克之间可以依靠车载电台实现非常漂亮的协同作战,从而可以有效抗衡德国人的豹式和虎式坦克!
也就是说,提升坦克的战场感知力的优先级是要比提升面板属性要高的是吧,比较炮再狠不知道目标在哪也没有;装甲再厚总有办法对付你,
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 ,更是第一战斗力!
俄乌冲突中开始时,全世界惊奇发现弱势的乌克兰已用星链,可貌似是强大一方的俄罗斯居然还停留在对讲机时代,用的还是淘宝上有售的非加密式民用玩意儿……太喜感了,历史仿佛又开了一个玩笑![呲牙笑]
没万恶的美帝拱火,欧洲早就书同文车同轨了,德语、公制,还有和平[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没啥小秘密,就是比谁的炮口粗,谁的装甲厚,谁的坦克跑得快!
你们这些做军事视频的人怎么老是胡说八道。按你的说法,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线电只装备到营级,美国装备到班级,该是美国赢呀?苏军二战的问题和德国所谓的以少胜多的奇迹,都是一个问题,就是苏军肃反运动造成的军官指挥水平下降和士兵训练不足,这问题造成另一个问题,就是苏军在战争初期被成建制的消灭了,新组建的部队经验和训练更加不足。比方说莫斯科会战后期,苏军转入反攻,德军将领的职业能力判断应该撤退,希特勒命令就地防御,不是德军神勇,也不是希特勒英明,就是苏军训练不足,军官指挥能力不足。苏军要进攻德军据点,苏军炮兵阵地只能打到德军第一道防线,苏军突破后,冬季炮兵机动差,不能在支援进攻的苏军,被德军反击,步坦协同也出现问题,坦克不顾步兵的速度就进攻,德军压制住苏军步兵,苏联坦克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被德军各各歼灭
T-34能战胜德国坦克的秘密在于石油。苏联有3000万吨石油产量,还有美国供应高标号燃油。德国只有500万吨石油(罗马尼亚)加上合成汽油也才1500万吨。所以战场上苏联T-34总是德国坦克的三倍甚至四倍。德国坦克做不到1:4以上的战损比就是输。
毛子看家本领就是靠群殴[呲牙笑]
俄乌冲突中开始时,全世界惊奇发现弱势的乌克兰已用星链,可貌似是强大一方的俄罗斯居然还停留在对讲机时代,用的还是淘宝上有售的非加密式民用玩意儿,结果是俄罗斯慢慢的赢,稳步前进,逐渐把乌克兰和北约一起都打出翔来了!
T-34/76的炮塔是双人炮塔,到了T-34/85才是3人炮塔。
德国战胜T34秘密,早期T34毛病多炮弹少电台少架驶员新手多!1943年43型T34坦克毛病少炮弹多电多台架驶员经验低。
战损比
真正的秘密是,T34生产了8万辆
德国的交错轮故障率高,制造难度大,野战维修也麻烦。t34制造方便,结构也简单。世界大战还得靠量来堆。
哪里有秘密?就一个字!多!而且是多很多!一群对一个!不光坦克如此,飞机也这样,一个中队对你一架!就欺负你没资源[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