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陈勤:留美工作年薪154万,被解雇后从高楼一跃而下

绍辉说过去 2024-06-07 08:52:32

文| L

编辑| 墨染史程

“爸妈对不起”

在2019年9月19日,一个男子从美国的Facebook总部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他的生命就此定格。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别人眼中无限趋近于“完美”的人才,会走向这样一个极端。

陈勤,38岁,他的头上有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光环。

“高考状元”“留美工作”“年薪154万”。

随便拎出一条都令人无比的羡慕,他有着大好的年华,但他却以如此残忍而果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

无数人唏嘘的同时,也特别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将他完全推向了万劫不复的边缘?

寒门贵子

在福建这个美丽的沿海省份,有一个普通而质朴的家庭,一对普通的工薪阶层夫妻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的儿子陈勤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平凡的环境之中。

给孩子取名字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这对父母在为陈勤取名时,就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勤勉好学、勤恳刻苦的人。

"勤"字含有勤奋努力的寓意,他们为儿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刻苦学习、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事业。

也许是受到了父母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到大,陈勤就一直是一个勤恳好学、上进心明显的孩子。

果不其然,从小学到初中,陈勤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在年级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

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学霸""学神",而他也不负众望,最终在高考中一举夺冠,成为福建省的理科状元。

在浙江大学求学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并不是太感兴趣,反而对计算机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

于是,陈勤主动提出转专业的申请,最终如愿转入了计算机专业。

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陈勤的各门功课都学得有声有色,屡屡在各类奖学金评选和专业竞赛中摘得桂冠。

那几年正是中国计算机互联网事业腾飞的时期,像陈勤这样成绩优异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无疑是最受青睐的。

但他的眼光更高,他渴望更高的发展。

大四那年,陈勤收到了不少国内企业的工作邀请,可他视野更开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更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

经过深思熟虑,陈勤决定放弃国内工作的机会,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技能。

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父母还是全力支持儿子的这一决定,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在国外的求学之路投资。

在南加州大学期间,陈勤延续着自己刻苦用功的作风,边读书边打工,不仅不需要父母资助,反而可以自食其力,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

凭借过人的努力,陈勤仅用3年时间就修完了研究生课程,最后决定留在美国工作。

一个追梦者的悲歌

在美国求学求职的路上,有太多人像陈勤一样,为了一纸绿卡、一座安身立命的家园,孤身在外拼尽全力。

陈勤毕业后进入了著名科技公司Facebook任职工程师。

对于一个对美国虎视眈眈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人生的最佳开端。

光环加身的同时,沉重的家庭担子也压在了陈勤身上。

他须靠这份高薪工作维持在美国的生活,还要资助国内的父母亲人。

他毫不松懈,整日像陀螺般旋转工作,恨不得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一开始,陈勤的付出换来了理想的反馈。

他的出色表现让主管印裔同胞闻风丧胆,生怕被这个实力异军突起的年轻人超越,一场漫长的职场较量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为了扼杀陈勤的上升潜力,主管开始指派他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

加班到凌晨,成为了家常便饭,尽管如此卖力,但他的评级成绩却一再下滑。

原因正出于Facebook的那套雷厉风行的"末尾淘汰"制度。

这种叫做PIP的绩效管理方式,存在明确的季度评分标准。

一旦员工的绩效连续若干个季度未达标,就会被归入PIP小组,等同于自动"滚蛋"的判决。

从那时起,陈勤再也无法摆脱被PIP的阴影。

为了保住硕果仅存的工作机会,他孤注一掷,四处寻求转组调动的出路。

就在这时,一线曙光终于点亮了,一个新的团队组愿意接纳陈勤,只要主管同意,他就能腾挪重圆,过上新的生活。

陈勤欣喜若狂,对主管赤诚相见,诉说渴望调动的心情。

起初,主管满口答应,但没过几天,态度就出现了180度的逆转。

"组里人手紧张,希望你能再留一个季度,我一定给你好评级!"。

在对方诚恳的面孔注视下,陈勤选择了相信,决定暂缓调动的脚步。

他加班加点,拼尽全力,就为了能获得主管承诺的"好评级"。

可是,当评分结果出炉时,一切美好都化为泡影。

主管不但没有兑现诺言,反而给了陈勤一个远低于标准的差评,意味着无可避免地将进入PIP小组。

陈勤如同五雷轰顶,气得面红耳赤,当场痛斥主管无耻,失信于人。

但主管依旧满不在乎,反将一切责任推给了陈勤个人。

陈勤的处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僵局。

一旦被评为PIP员工,不仅面临被Facebook炒鱿鱼的威胁,还将影响到随后寻求新工作的机会。

而对于像陈勤这样持有H-1B工作签证的员工,被解雇意味着全家只有60天的寿命。

若在期限内未能重新找到工作,便会被迫离开美国。

自己8年在美国的打拼就将付诸东流,连同父母在美国的生活也将毁于一旦。

眼看着梦想就要破灭,房贷还在头顶压力,陈勤的内心开始慌乱。

就在陈勤精神几近崩溃之际,一个超出认知的痛击将他彻底击垮——公司将一个名为"SEV"的紧急工程项目,硬生生地推到了他的手上。

这意味着,陈勤不得不在规定的明确期限前,独自完成这个可能导致公司巨额损失的系统错误修复工作。

时间非常紧迫,想要按时完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是向主管反映困难被直接驳回,双方因此爆发了剧烈的冲突和争吵。

就在最后的工作截止日即将来临时,陈勤独自坐在工位前,脑海中盘旋着离开美国、失去工作、背负家庭重担等一个个绝望的画面。

最终将他完全推向了万劫不复的边缘。

2019年9月19日11点,离截止时间只有一小时,陈勤选择从Facebook大楼的楼顶一跃而下。

事件的发生,如一颗炸弹在硅谷和国内外的华人社区引发了剧烈的震动。

人们纷纷指责Facebook的管理文化,认为公司肆意压榨员工,丝毫不顾及员工的身体状况。

陈勤的离世,不啻是对那些追求美国梦、奋斗在异国他乡的移民们的一记重创。

在这里,他们不仅要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还时常遭遇职场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而对于陈勤的同事尹伊来说,事件的冲击更是刻骨铭心。

她曾在集会上公开抗议Facebook的霸凌行为,却很快被公司开革雇,人们对此怀疑,公司是否有意掩盖事件的真相,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不仅是一位华人程序员遭受不公而自尽的个人悲剧,也折射出整个科技行业里种族歧视、权力滥用和缺乏人文关怀的制度性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安全、公平的工作环境,不受压榨和伤害,我们都希望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陈勤的悲剧令人痛惜,但它也敲响了改革和反思的警钟。

笔者说

看着陈勤的一生,我们不能不深感惋惜。

这是一个关于过度劳累、职场困境以及社会责任的问题。

尽管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职业道路上保持健康和尊严,但也要珍惜生命,关心身边的人。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2019.9.28《华人学霸脸书总部自杀,前同事:生前日夜工作、面临开除、没绿卡》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0.10《脸书华人程序员自杀后,中国工程师要求公开真相,却被无情开除!》

0 阅读:5

绍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