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王扶林:陈晓旭不够漂亮,演技也不够好,但有一点真的很特别

草莓全球榜 2024-08-24 21:40: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草莓娱乐榜

编辑丨草莓娱乐榜

最近随着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上线,再次掀起了一阵“红楼”热,而这部耗资两亿打造的巨制,却遭遇了口碑滑铁卢。

首映日票房仅收169万元,评论区更是被一星差评攻陷,观众纷纷吐槽新版《红楼梦》选角失败,“辣眼睛”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面对如潮的恶评,导演胡玫显得十分激动,甚至公开反问:“难道胡玫眼瞎,这个妹妹真的很丑吗?”

这不禁让人想起87版《红楼梦》,以及那个“永远的林妹妹”——陈晓旭,有趣的是,当年87版《红楼梦》选角时,导演王扶林也曾说过:“陈晓旭不够漂亮,演技也不够好,但有‘一点’真的很特别。”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特别”,让她从万千佳丽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人心目中难以逾越的经典呢?

梦回红楼:还原一个真实的林黛玉

想要理解王扶林的选择,我们不妨先回到原著,看看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究竟是怎样的形象,书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的美,不在于艳丽的外表,而在于她那股“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清灵脱俗,以及“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敏感多情。

林黛玉的一生,注定是笼罩在悲剧色彩下的,出身于五代列侯、钟鼎之家的她,本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侯门千金,命运弄人,幼年丧母,及至父亲林如海客死他乡,孤苦无依的她只能寄居于外祖母贾母家中,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过早地体会到人情冷暖,也造就了她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性格。

“踩地雷”的工程:87版《红楼梦》的选角困境

1983年,王扶林力排众议,获得央视制作中心的认可,辞去演播工作,开始筹拍《红楼梦》,他深知这是一项“踩地雷”的工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骂名,为了拍好这部剧,他闭门谢客,潜心研读原著,将自己的感悟和解读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他还邀请了沈从文、曹禺等红学大家参与剧本创作,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精髓。

在所有角色中,林黛玉的选角无疑是重中之重,彼时,原著中13、14岁的林黛玉,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前来应征的演员大多在25岁左右,为了找到最符合人物形象的演员,王扶林进行全国海选。

一封诗稿,打动导演的心:陈晓旭的“林黛玉”之路

在众多应聘者中,有一封来自鞍山话剧团的信件引起了王扶林的注意,信封里除了照片,还有一首诗,诗中写道:“我是一朵柳絮,长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的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为了知己。” 这首诗的作者正是陈晓旭。

在王扶林看来,陈晓旭的长相并不算特别出色,甚至可以用“瘦弱”来形容,但她的眉眼之间,却带着一股淡淡的忧郁和哀愁,与林黛玉的气质十分吻合,除了陈晓旭,当时还有两位候选人也给王扶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是张蕾,长相艳丽、气质出众,但扮相过于成熟,像个少妇;另一位是张静林,出身书香门第,长相明艳,从小学习京剧,很有表演天赋,但脸型偏大,与林黛玉的娇弱形象不符。

为了做出最终选择,王扶林将三位候选人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观察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培训期间,陈晓旭的表现让王扶林眼前一亮,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却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有一次,王扶林无意中看到陈晓旭在读《红楼梦》,她读到“黛玉葬花”的章节时,竟然泣不成声。

惊鸿一瞥,成就经典:试妆现场,惊艳众人

培训结束后,剧组为三位候选人试妆,当化好妆的陈晓旭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剧组都被惊艳了,原本瘦弱的她,在服装和妆容的衬托下,显得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尤其是她的眉眼,更添了几分林黛玉式的忧郁和哀愁,那一刻,王扶林终于下定决心,选择陈晓旭出演林黛玉。

事实证明,王扶林的选择是正确的,陈晓旭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林黛玉这一角色演活了,她的演技虽然在专业人士眼中并非完美无瑕,但她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契合,却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形神兼备,宛若天成: 陈晓旭本身的气质与林黛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天生自带忧郁气质,眉宇间便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将林黛玉多愁善感、心思细腻的性格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观众更容易将自身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

真情流露,打动人心: 陈晓旭在表演中并非单纯模仿,而是真正走进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她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中,使得人物情感表达更加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她在剧中流泪的场景,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真情流露,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超越技巧,直抵灵魂: 有人认为陈晓旭的表演技巧略显单一,但她的表演超越了技巧的层面,直抵人物灵魂深处,将林黛玉的敏感、脆弱、自卑、孤傲等情感演绎得丝丝入扣,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对人物命运产生共情

时代背景,加深共鸣: 87版《红楼梦》播出时,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面临着巨大冲击,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历着迷茫、困惑和无助,林黛玉作为一名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的悲剧命运引发了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使得陈晓旭的演绎更具时代意义。

戏如人生:陈晓旭与林黛玉,命运的交织

而命运似乎总爱和这位“林妹妹”开玩笑,拍完《红楼梦》后,陈晓旭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变得郁郁寡欢,1991年,她选择下海经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金钱和名利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反而让她更加迷茫和孤独。

2007年,陈晓旭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但她拒绝了治疗,因为她“不想自己离开人世时身体有残缺”,同年5月13日,陈晓旭在深圳一间寺庙皈依佛门,两个月后,因病离世,年仅41岁。

陈晓旭的一生,就像一场短暂而绚烂的烟火,在最美的时刻绽放,又在最灿烂的时候陨落,她就像春天里的一片绿叶,在寒冬来临之前,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美丽而忧伤的背影,让人无限唏嘘。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陈晓旭出生前,她的母亲曾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老人在给她写字,写完后说:“这孩子是诗人,但命薄,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母亲醒来后,怎么也想不起老人写的是什么字,只记得字的构成是“上草下也”,形容南方的小草,后来,一位算命先生听说了这件事,说:“这分明是林黛玉的命啊!”

如今,斯人已逝,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她用自己的执拗和坚持,在人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有些人,她来过,便已足够。”

对影视工作者的去启示

观众对87版和新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不同反应,折射出时代变迁下大众审美和价值观的转变,同时也为影视工作者带来深刻启示:

1. 经典翻拍,重塑而非复制: 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对原著精髓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还原,以及演员对角色的精彩演绎,新版《红楼梦》虽然在制作技术和画面效果上有所提升,但在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上却未能超越前作,反而因过度追求“创新”而失去了原著的韵味。

这启示我们,翻拍并非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思考,在尊重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 选角大于天,形神兼备是关键: 陈晓旭之于林黛玉,并非简单的演员与角色的关系,而是一种灵魂上的契合,她的成功在于其自身气质与角色的高度契合,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这启示我们,影视作品的选角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经典作品的翻拍,更要注重演员与角色的形神兼备,才能更好地还原人物,引发观众共鸣。

3. 演技为王,情感共鸣是核心: 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打动观众,而情感共鸣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陈晓旭的表演或许不够完美,但她对角色的真情投入和情感表达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这启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演技永远是衡量演员的唯一标准,而真情实感的表演则是打动观众、引发共鸣的利器。

4. 尊重观众,审美差异需兼顾: 不同时代的观众拥有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兼顾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新版《红楼梦》在服化道、音乐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却引发了质疑。

这启示我们,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在尊重观众审美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5. 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经典作品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

草莓全球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