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过义和团是蒋介石师兄,60多岁坚持抗战打鬼子,后加入中共。 1902年7月,曾经名噪一时的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在坚持抵抗2年之后终于被抓了,在监狱中他绝食而死,死后人头被挂在威县城门上示众。 曾经当过赵三多文书的威县农民郭栋臣带着几个胆大的赵三多弟子,趁着夜色将人头盗走安葬。 义和团失败之后,郭栋臣为了躲避清军追捕北上保定,改名换姓进了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他是1904年去的,三年后又有一个浙江奉化口音的年轻人来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他学的是炮兵。 随后,他听说武昌爆发反清起义的消息,又按捺不住南下武昌,想要加入革命军。 结果因为道路不通,他刚到武昌,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就任都督之后排挤革命党,郭栋臣在武昌无人可投,又辗转来到广州。 他在广州混了几年,先是参加了护国运动打袁世凯,又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打北洋军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郭栋臣为了避祸悄悄回乡务农。 1937年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侵占华北,已经回到威县老家隐姓埋名十多年的郭栋臣不愿做亡国奴,散尽家财拉起了一支抗日游击队。 《大宅门》里刘佩琦演的白三爷有这么一句台词:“庚子年我就当了汉奸,现在想起来真TM脸红!” 换到郭栋臣这里,他的台词就变成了:“老子从庚子年开始就打小鬼子,现在想起来真TM过瘾!” 随后八路军来到冀中,郭栋臣率部加入八路军,并担任了晋冀鲁豫参议会参议兼驻冀南军区办事处主任。 那时候,1881年生的郭栋臣已经六十岁了,他资格老,辈分高,众人一听这是庚子年就干过义和团的老前辈,任你哪个帮派、哪个山头都得给点面子。 因此,郭栋臣成了冀南抗日的一面旗帜,他带队伍打鬼子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开始,老郭的队伍编入了解放军,他也闹着要去打老蒋。 组织上考虑到他年纪大了,随军转战不方便,安排他帮忙协理军区后勤,郭栋臣是保定二期的老资格,论辈分老蒋都是他的学弟,搞点后勤那不是小意思! 没过几年全国解放,郭栋臣当选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史馆馆员,他听说美军侵略朝鲜,中国组建志愿军援朝的消息,就找组织问“我这年纪,志愿军收不收哇?” 组织上的人一听都蒙了,都已经被喊“郭老”的人就别折腾了吧!于是从清末开始一路打列强、打满清、打袁世凯、打军阀、打日本鬼子、打老蒋的郭栋臣遗憾地和“大满贯”擦肩而过。 五六十年代山东大学开始收集当年义和团运动的史料,得知河北还有郭栋臣这样一位参加义和团、师从赵三多的“活化石”,急忙派人登门请教。 七十多岁的郭栋臣耳聪目明,记忆清晰,他得知对方来意欣然应允,亲笔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关于冠县义和拳的二三事》。 后来郭老一直活到九十二岁高龄,1973年在家乡威县沙柳寨安然去世。
他参加过义和团是蒋介石师兄,60多岁坚持抗战打鬼子,后加入中共。 1902年7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2-26 21:30:35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