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游,正在PC市场疯狂捞钱

游戏葡萄 2024-05-31 15:25:33

谁能想到,中国游戏市场从单机、端游到页游、手游,二十多年一路走来,下一个引领潮流的平台却不是VR、AR等更具想象力的新场景,反而又回到了大家最熟悉的端游——没办法,移动端市场实在是卷不动了。

目前,大多数头部手游都会选择跨PC端,乃至一些高规格产品会把PC当成主战场。那些备受瞩目的行业大作,几乎清一色都是以PC为核心体验平台:《代号:无限大》《燕云十六声》《绝区零》《明日方舟:终末地》......可见现在行业对PC平台的重视程度。

但另一方面,在PC上玩手游这事也没那么简单。毕竟不是每个团队都能有充足的资源,去专门做一个PC版,单独申请一个客户端版号。这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所以多数团队会选择退而求其次,上各种模拟器平台,但做针对性适配的还是少数。

腾讯显然发现了PC市场上的这些机会,在这片“新”战场下了重兵。不仅在产品侧,有着几大工作室群准备的PC级别的重点项目——琳琅天上的《三角洲行动》以及如《无畏契约》《命运方舟》这样的原生端游。

还在平台侧动作频频。不仅WeGame开始起势,腾讯应用宝也在近日办了场发布会,宣布与微软应用商店达成合作,让移动应用能在微软应用商店专区上架,Windows电脑用户可以无缝下载、安装和使用。

如果说之前大家对PC平台的增长潜力还只是趋势预测,那么到了今年,腾讯、微软、英特尔的接连下场,已经基本上验证了PC平台将成游戏的下一个掘金地。

01 趋势

这两年的游戏行业报告,似乎都在利好PC市场。

首先是全球。根据调研公司Newzoo发布的《2023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显示,自2020年至2022年的整体下跌后,全球PC游戏收入恢复最快,增长达8.4%;而手游市场触顶进入存量状态之后,收入还下滑了2.1%——这也是近几年里,手游市场规模首次低于50%。

而在2022年全球游戏行业都很困难的情况下,Newzoo报告显示手游市场跌了快10%,主机游戏市场也跌了好几个百分点,但PC市场反而涨了。可见PC市场的稳定。

其次是各级市场。根据角川ASCII综合研究所2022年的报告,日本2021年PC的总销售额是2018年的两倍,日本PC游戏玩家规模从2015年的1100万,增长到了2021年的1600万,其中有450万玩家只在PC上玩游戏。

外媒VGI统计显示,2023Q3期间,Steam平台新游戏发布数量和游戏收入都突破了历史纪录,达到1.54亿套和24.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和51%。

最后是国内。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PC市场连续三年保持了增长,同比增长8%,创了新高。而WeGame平台产品和发行总监Vito前阵子也告诉葡萄君,平台用户活跃连续3年上涨,暑期MAU达到了6100万,创下近4年的新高。

而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基本都已见顶。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表示,智能手机的出货增长率在逐年下降,用户换机周期每年都在拉长,换机率越来越低,新上架应用的数量较5年前跌了一半。很多人都在抱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买量越来越买不起。

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

其实看过葡萄君此前报道的朋友应该注意到,腾讯对PC市场的关心很早就开始了。

腾讯J3工作室负责人姚远曾说,《三角洲行动》团队此前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手游上,但近几年大家逐渐发现,国内玩家对PC和主机仍有着强烈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土耳其、拉美等新兴市场的用户重回线下,社交重度手游的表现,并不如预期。而在T1海外市场,如果产品没有PC、主机端,那么还是很难立足。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也明确将把PC作为腾讯发力的三大平台之一。他表示PC是相对更具防御力的市场,用户也更活跃——数量占到了全球游戏用户的20%,但大概提供了40%的活跃度。

移动市场红利消失,PC市场潜力初显,所以跨端成了现在很多人的选择:不仅能承载更高品质的游戏内容,还能打全球市场,分成也更有优势——近年来多款跨端手游的PC端流水都超过了移动端。

同时PC平台能够支持多款手游同时游玩的特点,也给予了用户更大的游戏消化能力。这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整体PC用户的规模。

林松涛也说PC游戏用户的留存及付费表现显著优于移动端,其中次日留存率是移动端的1.9倍,月付费是移动端的2.5倍。根据他们的数据,手游玩家里有近半用户会在PC上玩游戏,年轻用户的占比远超大家的想象。

与此同时,他认为PC端用户的需求并没有被充分满足,在装应用数量远远少于移动端——PC人均安装软件26个,移动人均68个。对手游来说,PC平台仍潜藏着巨大的机会。

02 机会

不过与趋势相反的是,其实如今的跨端应用并没有多少。

林松涛表示,超过66%的内容类应用都没有推出PC版,实现跨端。如果考虑到更多产品上线多久就凉了,实际的比例应该比这个更大。不难看出,如果抛开头部或者一二线的大厂,更多的中小团队其实都被成本和技术门槛给拦住了。

应用宝团队就想做这个「卖水人」。所以团队在去年与英特尔联合推出了应用宝电脑版,做了全新的移动应用跨端引擎。基于英特尔®Bridge(IBT)和Celadon两大底层技术,打破了x86与ARM架构之间的壁垒,不仅支持应用分屏功能,还可以调用PC摄像头、麦克风和位置定位等硬件资源,同时支持多任务和多窗口运行,让用户在不同应用间切换。

此外,这是当时唯一支持Android13系统的产品,以及音乐mini窗口播放、Freeform自适应窗口、应用分屏展示等等功能。

在完成技术升级后,今年团队又和微软应用商店合作,让应用宝的移动内容能在每台Windows电脑内置的微软应用商店里上架,Windows用户可以无缝下载安装移动应用,让在Windows电脑上装APK像EXE一样顺滑。借此打造一个移动跨端的分发平台,解决渠道问题。

那应用宝电脑版到底有没有用?腾讯PCG商业产品部副总经理张沁晨透露:在提供超高清画质,超广角视距,键鼠穿透,大神键位,智能阵容推荐等功能后,某在线竞技类游戏在应用宝PC端的次日留存率是移动端大盘的1.2倍,ARPU是移动端大盘的3倍。

腾讯PCG商业产品部副总经理张沁晨

在支持安卓、iOS的登录与支付、上线PC商城服务、打通iOS系统后,某MMORPG游戏在应用宝电脑端的用户支付占大盘流水的40%,ARPU是游戏大盘的6倍,而另一款MMORPG新游首发,在应用宝电脑版的流水可以达到大盘的10%。

张沁晨说,目前在应用宝电脑版上架的部分游戏新增规模较单移动端发行量增加了100%,部分游戏PC场景支付占大盘流水超过40%,新游戏次日留存是大盘的1.9倍。

并且不只是内购,就连广告变现,应用宝电脑版也针对性做了适配。张沁晨认为,从单纯的获客增长层面,PC端的获客单价优势非常突出,因为目前大量的PC广告场景,销售完全并不充分,很多都是被全年的包段购买,竞价的水平非常低。

他表示,根据现阶段团队拿到的数据,PC端的激活成本大概比移动端低60%以上,而带来的新增用户次留水平几乎与移动端持平。“这说明现在PC才是一片真正的流量蓝海。”

为了拿下这片流量蓝海,应用宝电脑版支持端外场景流量的跳转,包括搜索广告,竞价展示类广告都可以直接拉起应用宝的移动应用与跨端引擎,发起下载和安装。在信通院的支持下,团队还建立起了安全合规的生态标准以及OA标识,能更好地转化目标人群,有效监控广告投放效果。

03 优势

相比其他游戏公司,PC市场的重新崛起,给腾讯带来的想象力会更大。

毕竟腾讯不会止于单款游戏产品的发力,平台、渠道、广告服务各部门业务都有机会在这上面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一方面让那些有巨大PC流量的平台有了更多的变现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把那些在移动市场卷不动的平台拉出来,换一个地方找机会。

像应用宝就和很多内部团队达成了战略合作,进一步释放PC端的潜力。

比如说团队正在和虎牙共建PC端的边看直播、边玩游戏的能力,让玩家和主播的互动感更强,充分发挥PC端大屏的优势;甚至还借助直播内容场景,让合作游戏同步上架到视频号和虎牙的游戏直播间,这让分发流水同比提升巨大。

再比如和QQ浏览器合作推出手机分屏模式,浏览器窗口侧边能吸附移动应用,乃至联动网页内容,推荐对应的移动应用内容;包括即将上线的,与混元大模型共同合作打造的小宝陪伴助手,还能够针对游戏应用内容的搜索,增强功能相关的服务。

目前应用宝的移动端跨端引擎向生态合作伙伴全面开发,几大搜索引擎都支持调用。并和很多头部PC软件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会上线更多相关PC版的引导,包括硬件的场景,如线下网吧等都有合作。

这种多种场景、多个渠道的整合能力,正是腾讯所擅长的地方,也是腾讯应用宝的优势所在。应用宝显然就是发现了移动跨端的市场空白,所以才来做所谓的PC移动融合生态。

而有意思的是,PC市场在过去那么多年里其实一直都挺冷清,没太多入局的团队和产品。但没想到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这个市场忽然又变得热闹起来了,乃至在腾讯、微软、英特尔纷纷下场后,越来越有“新金矿”的意思了。

0 阅读:274
评论列表
  • 2024-06-01 09:07

    dnf手游为什么不能用pc玩[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