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骂莫言,说他抹黑自己的家乡和乡亲们,说他在小说中写自己去参军没有人欢送,小时候掉进粪坑里没人施救,乡里乡亲之间互相非常冷漠。正因为他写这样的内容恰好迎合了外国人的口味,所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大师。但他得罪了家乡父老,回到老家很不受人欢迎。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去过山东高密县,怀着好奇的心情顺便去了一趟著名作家莫言的家乡:高密县东北乡平安村。在村里打听了一下莫言,结果乡亲们人人伸出大拇指,大家都说莫言为家乡争了光,是家乡人的骄傲,他每次回到家乡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乡亲们争先恐后请他上门做客,根本就不存在得罪乡亲们的事实。看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是正确的,有些事情必须要亲眼所见,不能道听途说,否则就是造谣。
网上有人骂莫言,说他抹黑自己的家乡和乡亲们,说他在小说中写自己去参军没有人欢送,
空巢岂有岁月
2024-03-04 08:46:19
0
阅读:383
剑胆琴心
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不符合诺奖的评选条件,作品中的群体,即使生活贫困,善良和友爱仍无处不在,引导读者懂得感恩,不放弃希望。换言之,如果写成生活一贫如洗又暗无天日,人物群体极度自私,互相倾轧,既愚昧又堕落,则有很大概率获得诺奖。
丞森天下 回复 03-04 20:43
莫言的内心在地狱,已经黑化了
死便埋我
你应该问一下他们村的人,十五岁的半大男孩穿不穿裤子?
切切
开除莫桑的国际
荣华富贵
自从得了诺奖后 就该提防小人了
墨鱼蛏子
乡里人喜欢附会 ,很正常。俺妹夫就是高密的,也差不多这样[微笑]
大海捞针
莫桑,故乡的樱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