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宗法制社会中,宗庙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礼制性建筑。宗庙供奉祖先和神灵的牌位,以父子昭穆的排位次序明确等级和尊卑关系关系,对于一直强调孝道和等级秩序的统治阶层意义重大。
朝宗庙制度的发展概况
太庙,是专指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职能上用于皇家祭祀,同时也象征着国家政治权力。所以,历代帝王对太庙庙数、昭穆次序等礼仪制度,均相当重视,力求符合古制。
然而时代久远,三代以上的宗庙制度、昭穆次序已不能分辨得十分清楚,故而历代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宗庙礼制之争。清代虽努力在前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系统完备的宗庙制度,然而到了穆宗帝后升祔之时,还是遇到了太庙中殿九室已满,无地可容的难题。
在清代,太庙、寿皇殿、奉先殿等都属于宗庙建筑范畴。这些宗庙作为祭祀场所已成定制,另外还有辅助性的安佑宫、绥成殿等,其中最重要的宗庙当属太庙。
满清为少数民族政权,虽然他们在入关前也会祭拜祖先,但是并没有太庙建制,而是举行“拜杆子”、“祭堂子”的活动来达到祭祀的目的。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定国号为“清”,设太庙于都城盛京,追尊“始、高、曾、祖”四祖,奉藏于太庙后殿。
在太庙前殿奉祀清太祖努尔哈赤并上谥号“高”,孝慈高皇后同祀前殿,清朝的太庙制度正式建立。“世祖定燕京,立太庙于端门左,南向。”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九月入关,同时在北京端门建造太庙,奉祀清太祖帝后和清太宗。
明朝有比较成熟的宗庙建制,太庙由三殿组成,前殿用于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也被称为“享殿”;中殿主要奉藏太祖及以下列位神主,又被称为“寝殿”;后殿奉安的是需要迁祧帝王的神主,因而被称为“祧庙”。
满清统治者入关后,逐步学习汉民族的太庙制度,主要是学习明代。
虽是效仿汉族敬天法祖的礼仪制度建立太庙,但初时并未完全继承明代太庙的规制。
完全继承是在顺治五年对太庙改造之后,后殿供奉追尊为帝的四祖及四后,正式成为祧庙,皇帝亲至后殿致祭“奉安神位”,中殿供奉太祖、太宗,至此清代完全将明代太庙的制度传承下来,太庙制度定型。
未入关前的盛京太庙改为“四祖庙”。
定型后的清太庙共有三殿,自南向北前后排列。前殿包括九间正殿和东西夹室,是享殿,举行各时节祭祀神主仪式的地方。帝王死后也想像活着时享受后人敬奉,前殿类比于“前朝”,在祭祀中类似于皇宫太和殿的地位。
前殿东西庑供奉配享的功臣。中殿九楹是寝殿“同堂异室,奉列圣列后神龛”,相当于皇宫内的“后寝”,按同堂异室的规制供奉太祖及以下帝后神主。
后殿九间,四周以红墙围住,与前边两殿隔开,自成院落。后殿为祧庙,供奉“肇、兴、景、显”四帝后的神牌,也是大享时祭祀四远祖的场所,前朝、后寝的功能兼而有之。
清代太庙建制虽是继承明制,但也有不同。就皇后配享而言,明代仅奉祀原配皇后,而清代是原配、继配兼祀。
在光绪四年以前,太庙中殿奉祀列圣列后的神位,按照昭穆的次序,依次为:正中室奉太祖高皇帝及一位皇后;东一室奉太宗文皇帝及两位皇后;西一室奉世祖章皇帝及两位皇后。
东二室奉圣祖仁皇帝及四位皇后;西二室奉世宗宪皇帝及两位皇后;东三室奉高宗纯皇帝及两位皇后;西三室奉仁宗睿皇帝及两位皇后;东四室奉宣宗成皇帝及四位皇后;西四室奉文宗显皇帝及一位皇后。至此,中殿九间之数恰满。
为丰富祭祀制度,清朝又建奉先殿,顺治帝发布上谕言及历代均建奉先殿作为举行晨昏、朔望、节序、圣诞等行礼活动的场所。而清朝“制度未备”,故而于顺治十三年开始建造奉先殿,十四年竣工。
奉先殿基本沿用明代建筑,分前后两殿,每殿九间,包括七间正殿和东西夹室。前殿为享殿,用于正祭与合飨。后殿为寝殿,内设宝座、香案、神龛、床帐等物,同堂异室的供奉太祖及各代帝后的神主,前后殿规制与太庙前殿和中殿相同。
道光元年以前,奉先殿后殿供奉神主的次序为:太祖居中,左一太宗,左二圣祖,左三高宗;右一世祖,右二世宗,皇后随各帝排位。至道光元年仁宗将升祔,理应居后殿右三,如此则七室将满,后代帝后便无空间可祔。
于是道光帝召集群臣集议,最终决定改造奉先殿后殿龛座,中楹列三龛,太祖、太宗、世祖并列供奉,其余六间,每间二室,左一、二室供奉圣祖、高宗,右一、二室供奉世宗、仁宗,其余四间八室留待供奉以后列圣。
奉先殿的祭祀较之太庙程序更简化,时间上也更频繁,除了正规典礼以外,多举行经常性的祭祀,祭祀的活动也基本由内务府官员承担。
奉先殿实质上相当于皇帝的家庙。
先于皇帝去世的皇后和陵寝尚未修建完成的帝后神主,先暂时不升祔太庙,而是先升祔奉先殿暂安。穆宗帝后在同光之交相继去世,穆宗的惠陵还未建成,所以将“穆宗帝后先行升祔奉先殿”,待陵寝竣工将帝后梓宫3安葬后,再将神主从奉先殿转奉到太庙。清代的宗庙制度从无到有,逐渐成熟完善,也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补充解决。
穆宗升祔太庙的朝内集议
按礼制,惠陵竣工后,同治帝后灵柩将入梓宫永远奉安,与此同时帝后的神主也应同时升祔太庙,而文宗升祔太庙后恰好九室已满,穆宗帝后神主将如何安置,巨典攸关,引起了朝野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群臣讨论主要围绕昭穆次序和庙数,因为在宗庙礼制中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昭穆”为天子神位在宗庙中的排列次序,制定昭穆制度是为了“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天子宗庙的排位顺序及方位是太祖神主居中,面向东,其左右按父为昭,子为穆分为两列,父子异列,祖孙同列,昭位南向,穆位北向。
宗庙中“父昭”、“子穆”两列牌位的划分,实质上体现的是宗统与皇统的序列关系。按《礼记中庸》所说:“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所以解决关涉皇统合法性的昭穆次序问题至关首要。
至于宗庙庙数,自古便聚讼无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自三代以后历代天子宗庙大体沿用“七庙”之数,分别按昭穆依次排列,以太祖居中,左右各三间,七庙数满则将亲尽之祖迁祧,即毁庙,将迁出的祖先安置远祖庙中。
但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说法,太祖有立业之功,一昭一穆为宗,也有功于国,均应百世不迁。再往下即奉祀高、曾、祖、父四代,到第五代祔庙之时,四代以上的“亲尽之祖”则要迁出太庙。
到了宋熙宁年间,又在七庙的基础上增至九庙,奉祀太祖、二宗及以下六代近亲,亲尽则祧,九庙定制一直沿用至明代。清沿用九庙之制,但自文宗祔庙后九室无虚,穆宗毅皇帝如何祔庙,朝中展开集议。
惠陵工程于光绪元年开始修建,至光绪二年末掌浙江道监察御史李宏谟见陵寝竣工之期渐近,而对于穆宗帝后祔庙的问题并未有解决办法,所以他上奏指出太庙九间之数已满,将来穆宗帝后安设恭奉之所“须早定规制,方得从容预备。拟请旨饬下王大臣稽古准今会议妥议,以隆典礼而昭诫敬。”
一旦惠陵工程完竣,随即即应升祔太庙,中殿九楹已满,该如何打算,还应早做筹备。朝廷也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光绪三年正月初八(1877年2月19日),在两宫太后的派遣下,恭亲王、惇亲王、醇亲王带领军机大臣、礼部官员前往太庙中殿勘查,以着手准备解决穆宗升祔的问题。
前例奉先殿七间室满,采取的是增加龛座的办法,但是此次勘查后,诸臣以为若仿奉先殿,则不足以昭显太庙体制的隆重,所以否定了直接仿照先例的简单办法。
但因为中殿规制稍狭,陈设又多,若展拓中殿间数,则空间不足。此次勘查后并未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所以两宫再派官员赴太庙勘查,返回后会同惇亲王等妥议会奏。
勘查之后翁同龢就同治帝升祔宗庙这件事,呈上《敬陈庙制以隆祀享一事》建议:“大墙之内随墙之东崇建寝庙七楹,恭奉穆宗帝后神主居中,名之曰太庙东殿,一切陈设悉仿中殿,四时享祔,于前殿合食”。
所以翁同龢主张是“建别殿”,仿效太庙中殿再建东殿、东殿室满还可再建西殿,可以不必惊动神位而解决升祔难题。
但翁同龢的主张遭到了反对,张之洞以为建別殿不可行,主张“建世室”。吴子同样认为可建世室,建在后殿两旁,不会缩小四祖空间,又能使世室在昭穆之上,切实可行;但是如果东西都建世室,却稍显窒碍,而且中殿昭穆次序如何递迁也是问题,故而“皆难著论也”。虽主建世室,但如何至当,还是难于定论。
关于建世室,翰林院侍讲张佩纶的奏疏尤为精妙。他指出清朝与历代王朝不同之处在于“列祖列宗,圣圣相承,皆当为百世不迁之庙”。不建祧庙,这是朝中官员普遍认同的,所以他坚持为太宗文皇帝专门建一世室。
况且有建世室的前例可借鉴,殷特立庙藏有功德的“一祖三宗”,周特立庙藏有功德的“文、武二王”,推而衍之清朝太宗文皇帝有功德,为其特立世室,百世不祧,恰当之至。
结语
朝中反对建世室者,在于世室近似于祧庙,张佩纶援引武丁亲尽迁新庙的例子进一步解释了“与七庙同享祀,不与群祧等列”的意思。因有功而又于七庙之外亲尽者,特立新庙,一切奉享均不变,按照“庙有定数,宗无定数”而变动,并不等同于迁祧。
对于建造的地点,其意在后殿建左右世室,迁太宗于此,中殿空出一室奉祀穆宗。如此,世室则可在太祖庙之旁,中殿昭穆庙之上,正相符合“文在西北,武在东北”之制。在规模上看,此做法将使得后殿较中殿更为宽广,与古今规制均相符合。
至于龛位排列,原中殿空出的龛位则从世祖以下,依次向上递补,穆宗帝后神主安放在第九室,如此安排兼顾古今,应该可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冷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