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是东汉的顶级豪门,自东汉开国以来,窦家就是开国功臣,此后窦家又一直往宫里送窦

忆霜看历史 2024-04-06 00:08:49

窦氏是东汉的顶级豪门,自东汉开国以来,窦家就是开国功臣,此后窦家又一直往宫里送窦家的女儿,因此他家出现过很多后妃、大臣、将军。到了汉桓帝的时候,窦武的女儿成为皇后,窦武进一步得到了重用。 不过,中国历史有个规律,往往荣显的时候,便是种下危机的时刻,窦武也不例外,这也与他缺乏杀伐果敢的性格有关系。 汉桓帝死后,女儿窦妙成为皇太后,窦武更是一跃成为大将军,和女儿窦太后一起执掌朝政。 此时的窦武瞧着同样掌握朝政的太监们不爽了,他想夺走太监们的权力,然后组建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窦武和朝中的大臣们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打算一举铲除太监势力,来重新洗牌,瓜分东汉的利益。 被王勃《滕王阁序》中称为“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陈蕃,已经80岁了,他曾被太监骂作老不死的。 在汉桓帝时期任太尉的陈蕃曾因反对桓帝逮捕党人而被免职。168年,窦太后又让陈蕃出任太傅,让他和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一起录尚书事。让他们成立朝廷三人组来管理朝政。 这几个人首先做的是,迎奉12岁的刘宏为皇帝,也就是汉灵帝。接着他们又给党人平反,把被贬的李膺等人全部接回朝廷。 窦武和陈蕃都想打败并遏制太监。这一举措让太监们觉出了危急,眼看君子临朝,大汉的太平盛世又要重现。 窦武给女儿窦太后说:“太监都不是好东西,赶紧杀了他们,就能利国、利民、大吉大利。” 窦太后不同意,说:“不行,太监掌权是汉家制度,不能废。” 窦武三番两次劝窦太后杀了太监,可女儿就是不同意。 这事让太监们知道了,太监们很惊恐。 窦武见女儿指望不上,就和陈蕃商量,他们把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令全部换成了自己人,以此保证后方稳固。 然后他们开始大肆抓人。 陈蕃说:“抓到了人就赶紧杀,不要留着,以免后患。” 窦武说:“不急。” 窦武优柔寡断的性格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他不急,可太监们急啊! 一天,窦武月末休班,太监们发现了他留下的奏折,太监们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放纵不法的人自然该杀,可我们有什么罪,竟然要被灭族?” 太监们为了生存,当天晚上17个大太监就歃血为盟,发誓要杀窦武。 接着开始了紧急的布署。 大太监曹节挟持汉灵帝坐镇,身边带着玉玺和印信,以保证行动的合法性。 黄门令王甫劫持窦太后,并且关闭宫门,然后再派宫中虎贲、羽林军去窦武家抓人。 陈蕃发现事情不对头,带着80多名文职人员闯进承明宫,想和太监们一决高下。 陈蕃是老糊涂了,这不明显是去送死吗! 结果当即被抓,第二天就都杀掉了。 窦武的侄子是步兵校尉,他打算利用军队和太监对抗,但没有其合法性。 王甫带着一千多宫中护卫精锐来到步兵营门,矫诏说:“窦武谋反,先投降者有赏。” 一会儿工夫窦武的军队就跑光了,第二天窦武的脑袋就挂在了洛阳城头,窦氏亲信、宾客全部被灭族。 唉!这也是外戚当权的悲哀,东汉当权的外戚几乎没有一个善终的,是他们太贪婪权势了! 吾生虽有涯,而吾欲却无涯。 随后太监们尽除天下士人,士人们谋划了几年的铲除太监计划,在一顿饭的工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东汉王权虽然得到了巩固,可天下精英尽失,东汉也到了风烛残年。 这都怪窦武太懈怠,一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怎么能有能力掌控全局呢? #轻松谈历史轶事# #闲话历史那些事#

0 阅读:114
忆霜看历史

忆霜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