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间,同事们聚在一起就餐,当谈到是否要二胎的问题时。
一个同事很肯定的说:
"反正我是不会有这个打算。一个孩子已经让我感到焦虑了。这焦虑从孩子落地起就没停过,比如不能给到孩子足够母乳时的内疚,孩子发高烧时的自责。后来,又听说要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我就带孩子去儿童乐园,但不得不时时提防孩子的安全。又学着要尊重孩子,我就尽量事事跟他商量,样样给到选择,可难免有时会忽略呀,孩子就会使性子发脾气。他一这样,我的火气也噌噌往上窜,但最后我还要告诉自己,是我没有控制好情绪。"
当孩子在我们身体里开始孕育那一刻起,养儿育女的责任就和"父母"二字划上了等号,我们在摸索中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家庭里的父母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父母程度不一地焦虑。
01父母的焦虑,让孩子错失学习独立的机会说到父母的焦虑,便不禁想到了《小欢喜》里英子的妈妈。当女儿要考南大时,她极力反对。不是不支持女儿的航空梦。只是怕孩子离自己太远。
父母因为焦虑,所以事事操心,凡是经手过的事情才会让我们安心,“都是为孩子好”的思想,让父母极具掌控欲。就像英子的妈妈,表面上看是为了给孩子安全的照顾,其实是想要无论何时,都让孩子能在自己的"可视"范围内,这样更让父母感到心安。
我们都想把最安全的、最好的给孩子,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代替不了孩子参与未来。
在父母焦虑的“万全筹备”下,孩子失去了学习独立的机会,父母帮助孩子,以求减少孩子的辛苦,但这样恰恰也让他们少了一份应有的磨炼,少了失败后的人生经验。
02焦虑造成父母在其他事情中分心。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上午在公司都风平浪静。突然接到一条微信,说孩子在学校里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也许孩子类似的错误已经在之前沟通了无数次,让我们觉得十分恼火,心情顿时跌到谷底。
“孩子行为后面的问题,究竟根源于哪里?”“要从哪里着手,才能使他改变。要怎么沟通才能让他听得进去?”“怎么处理和其他家长的纠纷?”全脑搜索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和同事聊天时,可能都在抱怨这个事情;
明明做着其他事,却突然脑海里闪现过,刚才老师的信息,焦躁的情绪再次袭来。
03接受到负面反馈时,父母把焦虑传递给家人。朋友说:"我老公回家时的脸色,就是儿子在奶奶家表现的晴雨表。"
“为什么这么说呢?”她的表述让我忍不住好奇。
"我儿子放学后就待在奶奶家,直到爸爸下班顺道接他回来。但你知道,很多老人都希望,孩子的行为举止,稍微安静一点。其实我也能理解。但每次我老公只要听到,老人们说孩子,大吼大叫或者乱蹦乱跳了之类的,回来就拉着脸。孩子跟他说话,他也吼着回答。感觉家里连“气压”都变低了。我现在都习惯,他一到家就先看看他的脸色。“
当父母有焦虑情绪时会不自觉的为情绪找到出口。我们往往对身边最亲的人生气,闷声不说话,或是”一点就炸“,这也让家人倍感压力。若遇上伴侣也不善于情绪管理,焦虑在双方之间传递的后果就是一场“战役”。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而感到恐惧和不满。
04关于焦虑的产生。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亲子教育调查现状》显示:
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父母的焦虑状况已经成为了很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焦虑是怎么产生的呢?
1.父母对孩子的依赖。
父母围绕着孩子打转,一方面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呵护,另一方面却是源自我们对孩子情感上的依赖。孩子对我们的需要,让我们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而这种价值感让我们觉得安全又满足,所以我们一边抱怨孩子的各种问题,一边又乐于以他们为中心,想孩子之所想,凡事做到周全。
但因为养育经验有限,父母常常通过一些途径获得了一些理论,却没有系统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会从一点出发,把一个问题无限扩大。加上每天接触的信息繁多和复杂,在这些信息里专家们各执一词,该如何选择,让我们无所适从。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是在父母棍棒教育的观念下长大。所以我们决心采用和他们不一样的教养方式。但在实际养育过程中,却发现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很多事情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让我们迫切的想找到改变的方法。但孩子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孩子出现行为的反复或后退。我们也会怀疑我们的教育之路是否走对了。
2.父母的控制欲。
在纪伯伦的《论孩子》里有这么一小段: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首诗的内容有些“残酷”,我们很难接受孩子不属于我们这一说法。我们本能的以为孩子既然借我们而来,自然是从我们而来。即使再理性的父母,说到我们用心养育孩子的过程,注定是一场分手旅行,心里也是百般滋味。
但孩子毕竟是要经历成长,进入社会的,他需要从他人处获得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通过与人交往,保持身心的健康。
所以,我们试探着把这个视为珍宝的孩子,交到别人手中,却在意别人是否只是把他看做最普通的石头,是否能好好对待他。
3.因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所以感到愧疚。
有些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想给到孩子足够地陪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让父母倍感自责,觉得是对孩子的亏欠,当知道孩子不开心时,这种愧疚感更强烈。
4.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焦虑盛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赢在起跑线,成了很多父母的共识。对孩子的教育焦虑,在父母的各项焦虑中占很大比例。
父母人在家中坐,翻翻班级群、朋友圈就会看到很多团课信息,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时,也常会听到家长提及补习班、兴趣班的问题。
当有人看见一个人加速,就有人陆续加速,整个队伍都在忙于提升速度,这种无法做主,只能跟随的感觉,才最让父母心慌。
其实,很多父母不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怕孩子错过了起跑线,后面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赶上。拿不拿第一并不会引起大多数家长的焦虑,怕掉队,才是大多家长焦虑的原因。
5.周围人对孩子的负面行为的关注。
我们不但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还要试着在这些棘手的事情里,保持冷静,这绝非易事。我们常听说一句话,”熊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熊家长。“不否认孩子的很多的行为,跟父母的养育风格有关。但正是这种笃定的评价让父母不敢懈怠,慢慢地,我们习惯了把别人对孩子的评价当作是对自己的评价。
当孩子处于某一个阶段。他可能会有很多在大人看来乖张的行为,而周围的人大多只能看到孩子表面的状态,如果这个行为不符合社会的整体价值标准时,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给到评价。所有人都指望着父母来解决这些问题。“四处灭火"让父母感到十分疲惫,甚至产生对孩子埋怨。
05父母的焦虑,需要自我疗愈。1. 父母要学会偷懒,给到自己关注。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适时偷懒。让孩子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但能让孩子从中收获掌控感。也能让父母,有机会关注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时需要相交,有时需要平行。
当今天你感到疲惫时,你可以抱抱孩子告诉他,”妈妈今天有些累。我可以在你身边。但你可以自己搭积木吗?”
如果当天状态不好,偶尔让孩子看一看动画片儿,偶尔不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给自己一个偷懒的机会去调整自己。一杯水放的时日久了,便会有杂质沉积,只有让它恢复到空杯状态,才可能再次蓄满干净的水。这样也可以从我们的杯子里分出纯净的水,给到我们的孩子。
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只需要做一个过得去的父母就好。
2. 父母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当我们的精力有其他地方可以分散时,我们就不会过于细致的去关注到孩子的每一举一动。
密集的关注,会让父母忍不住去对孩子进行指导,甚至替他们动手。不停的干预,不仅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心烦意乱。
所以,父母要有独立于孩子的兴趣和目标,这能大大改善父母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焦虑。
3.着眼于的未来,观察孩子的状态,反观教育风格。
孩子未来的"幸福"会从哪方面获取?这一设想直接关系到父母的养育风格。
当父母的答案是更偏重于外在方面的,认为让孩子以后能够上名牌大学,获得一份地位和薪水都不错的工作时。那么父母会更在意孩子的成绩是否突出?更在意孩子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如果父母赞同孩子内心力量会优于外部条件,给孩子提供到幸福时。那么父母会更侧重于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发展。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两种想法都没有错,关键是哪种更适合你家的孩子。
如果孩子抗压力强,可以承受父母及周围给他的压力,她也愿意跟着父母的脚步走,那么孩子也许会在成人后,因为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而反过来感谢父母。
但如果孩子只愿意按照周围孩子的平均水平来确定自己的步伐。那么父母的生拉硬拽只会带来双输的局面。
这时父母就需要重塑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改变教养方式,才会缓解焦虑,扭转局势。
另外,一些父母虽然认知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发展走向,但同时又受到旁人焦虑的影响,对自己的教育方向犹豫不决。那就需要父母面对焦虑的氛围时,拒绝跟风,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
对抗压力最强大的武器,是我们选择想法的能力。
所以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某些想法,改变自己的状态,才能合理的应对焦虑,只有我们的状态变得轻松,才可能给到孩子去情绪的沟通,和高质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