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最壮观的悬山顶金代大殿!
宏阔历险记
2024-04-20 12:53:09
我记忆中作为主殿,屋顶式样大多是歇山顶,少数是庑殿顶的,但济源的奉仙观却另辟蹊径,将五开间的主殿三清大殿屋顶建成了悬山顶,这个一般只存在于侧殿或偏殿的低等级屋顶式样倒让奉仙观成为最为特别的存在!
济源作为中国古建筑非常密集的小城之一,奉仙观自然是我这次济源访古无法错过的古迹。奉仙观三清大殿,始建于唐,重建于金大定24年(公元1184年),为是河南最古老纯度最高的三座木结构建筑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大石柱上置硕大斗拱,由于其5开间的体量也让她的博风板(图3,在屋顶两端伸出山墙的位置,用木条钉在檩条顶端做成图中类似人字形的板,一来为了防风雪,二来也起到遮挡桁头的作用)显得格外的大,当我来到大殿侧面时真的有被震惊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体量这么巨大的博风板了。
三清大殿在建筑上也有几个特点:一是年代早,纯度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奉仙观三清大殿重建于公元1184年,全国像三清大殿一样建于宋金时期的建筑已经很少见了。纯度高是指整座大殿保存相当完好,其木料砖石基本上都从宋金时代保留至今,比起明清时期大规模修缮的建筑,它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二是运用了减柱法,设计精妙。大殿原本应有8根柱支撑,但实际仅用了2根。
三是用材硕大,品类多样,不少构件上有标牌,注明采用了荆木、柿木、枣木、桑木等,荆木、柿木梁,枣木、桑木柱的木材大小都十分罕见。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参观完奉仙观三清大殿后,评价说:“手法豪放,运思奇特。”国内采用减柱造手法的建筑比较著名的是五台山佛光寺的文殊殿,文殊殿是七间,用了四柱,而三清大殿是五间,用了两柱,从减柱造的手法上来看,奉仙观三清大殿比文殊殿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是阿舜,已走过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文化旅行爱好者,请大家一起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国宝,保护文物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来我的主页看看,不要忘了先关注哦!
0
阅读:17
独行者
博风板真大
忘羡花怜周楚
古建筑非常漂亮,但是保护上还缺少点什么?很多木头都露出了真容,容易受损。
田彼岸oo
这个博风板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