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最近火了,而且“火”到了国外。
与以往热词不同,这句网络热词源于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外网友的模仿演绎下,“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是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火”遍了全世界。中国外交部7月4日对此做出了回应: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中国最近在全世界到底有多火?“那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中国到底有什么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01中国到底有多火?
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几个月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北京的故宫和长城、重庆的洪崖洞、湖南的张家界……无论是在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还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国游客。
当下,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只要输入“China Travel”抑或是“外国人中国游”,就能看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Vlog。
时长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场景从知名景区到街头夜市,从汉服妆造到中国美食,从乘坐高铁到中医推拿……这体验深度和广度,身为中国人都有可能自叹不如。
“China Travel”一时间成为了“流量密码”。在海外某短视频平台上,这一词条观看量已高达7亿。
除了和中国游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火了,来华旅游人数也出现了激增。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我从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满了。”四川成都的一名专职西班牙语导游说,每个月至少带团25天,每天从早上8点带到下午4点。
在这波赴华旅游的热潮中,除了外国游客,还有来自北美、欧洲等地旅行商的身影。他们将目光聚焦中国旅游市场,发掘创新项目、精品路线,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在河北秦皇岛,由俄罗斯7家旅行社组成的踩线团经过一周考察,根据秦皇岛的特色制定了长城之约、海岸亲水、山野夜游、帆船游等多个旅游项目。“我上次来还是2018年,现在一切都变得更漂亮了。”俄罗斯的一名考察团成员如是说。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02“中国到底有什么啊?!”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一首《北京欢迎你》唱出了中国的开放与自信,热情与友好。
如今,很多来中国游玩的外国人,真真切切体验到了什么叫“拥抱过”“会爱上这里”,当然这里不光是北京,而是整个中国。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他们呢?
有热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外国游客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感受到的“中国热情”。
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曾分享过张家界的欢乐一幕:一群外国友人在乘坐天门山扶梯时,与上行的中国旅客不期而遇。双方纷纷热情用普通话打招呼,有的还相互击掌致意,场面温馨而热烈。外国游客惊喜地说:“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
在外国网友的视频中,我们还能看到杭州出租车司机把西湖龙井分享给外国游客被表白:“我爱中国,因为我每天都会遇到你们的善意!”北京大爷和外国游客一起踢毽子被赞“是会中国功夫的大爷”!甚至有些中国网友都坐不住了,开始制作视频为外国友人提供来中国旅游的攻略。
“好客中国”在一段段视频中,顷刻间具象化了起来。
有美食美景重庆的8D景观,北京的长城,浙江杭州的西湖,广西的桂林山水……
北京的烤鸭,重庆的串串,上海的蝴蝶酥,南京的灌汤包……
汉服唐装、中医理疗……
从现代化城市景观到自然美景,再从美食到中国传统文化,都让来访的外国游客竖起大拇指。
在外国游客分享的视频中,他们在长城,在故宫,在张家界,在秦始皇帝陵……直呼“太爱了”“太震撼了,太酷了”“来到了从小听到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有互联网平台显示,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景点中,黄鹤楼、拙政园、恭王府、趵突泉、张学良旧居、九寨沟、天门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排名靠前,可以看出,外国游客热衷探访中国文化,感受历史人文。
这些对中国景色、人文历史的“天然去雕饰”的“直给”视频,一经发布轻轻松松百万观看。
而在大街上夜市中,饭店门口,外国友人撸着串,排着队,喝着北京的豆汁儿,享受着中国美食,赞叹着“太好吃了”!很多外国友人深度体验中国美食后幽默地说:“中国确实太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胖十斤。火锅、烤鸭、奶茶、烤串……根本停不下来!”与此同时,体验一把中国传统文化也让外国游客乐此不疲。穿上汉服在大唐不夜城拍拍照,到中医馆感受一把中医理疗,体验一下非遗卢氏心意拳、中式插花……“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一位外国游客兴奋地说。
还有高铁、无人驾驶……
此外,中国便捷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
“高铁游”是很多外国游客热衷的打卡项目之一,这也是外国游客感受中国高铁速度和中国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不少外国友人还在无人驾驶示范区体验了一把,直呼:“多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03中国凭什么“火”遍全世界?
其实,中国“火”遍全世界,把入境游的“流量池”越做越大,并不是偶然,究其根本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推出了“三减三免”政策,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法德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7月1日起,我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三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是自去年12月、今年3月先后两次对法德等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之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
与此同时,中国实行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其中,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揭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成都、西安、厦门、武汉、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外籍游客“到中国转转”变成了可以实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来中国走走看看”的积极性。
“堵点”初步打通此前,外籍游客面临着支付难、购票难、住宿难等一系列“堵点”,在政府多项政策推动下开始有所改善。
“支付宝和微信所有功能都在一个软件上,特别实用!”一位外国游客如是说。
移动支付曾是外籍游客的一个困扰。不支持境外卡、消费超额不能支付等一系列问题,让外籍游客感觉十分不方便。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意见发布后,多地出台相关方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划定重点商户,共同推动改善外卡受理环境。
多城市多场景都增设了外卡POS机、ATM机、支付服务咨询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扫码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同月,央行还发布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账户、数字人民币等5种支付服务的具体应用。此外,央行还联合多部门推出了系列优化支付的举措,包括提高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提高绑卡效率、简化身份验证安排等。目前,外籍旅客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效果十分明显,外籍人士境内支付交易金额、笔数大幅增长。据统计,今年4月,POS机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均翻番;超过200万入境人士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增长均超80%。
此外,有些外国游客留言反映:入住酒店时被以“无法接待外宾”拒绝入住,造成了诸多不便。对此,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表态,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与此同时,北上广深等多地酒店,已取消入住强制刷脸的要求。在上海等地,更有各类特色住宿资源也在向入境游客进一步开放,并于前台提供英文版地图,早餐供应有美式和英式选择,等等。
针对门票预约难题,某互联网平台还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支持境外游客在线预约兵马俑旅游门票,并推出支持多语言、多支付方式、多证件信息录入的国际版售取票机,让国际游客可线下轻松购票。
…………
从提升游客体验出发,不断疏通入境游“堵点”,细节上“多想一步”,是中国的待客诚意,也是中国的留客之道。
国际航线恢复而国际航线逐步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今年5月,民航局宣布,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比如海南持续恢复加密境外航线,已累计恢复加密境外航线48条,预计今年底海南省境外客运航线将达62条。而湖南自2023年4月以来,已恢复首尔、釜山等直飞张家界航线,韩国游客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张家界。
多家航空公司数据显示,国际航线的新开和恢复都在提速,已超过了民航局今年年初对国际航线市场恢复的预期。
创新入境旅游产品如今,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览不再新鲜,外国人的中国游也从标准化转向了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线路。
各地积极探索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夜间文旅、避寒避暑、城市漫步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创新和迭代入境游产品,让“中国式吸引力”“圈粉”更多外国游客。
比如上海某国际旅游公司,推出了“做一天上海人,学做中华料理”特色线路,该线路也入选了今年5月上海市文旅局推出的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产品。
据悉,该条线路在火爆时一个月就有100余名游客体验,该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打造精品小团游,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产品,让老外从具有烟火气的上海生活中体验中国文化。”
再比如,很多旅行社都将汉服体验、非遗研学以及Citywalk等项目作为行程的亮点吸引外籍游客。今年6月,澳大利亚游客安德鲁·巴克斯特来到西安,特意换上汉服,漫步在大雁塔脚下的大唐不夜城,与同样穿着汉服的中国游客友好互动。“能够享受当地游客一样的体验,感觉非常棒。”
04入境游还有哪些问题?
“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复苏,让入境游人才储备不足,外语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有些城市曾因为入境游客增多,出现了热门小语种导游“一员难求”的情况,有的旅行社小语种导游每天收入最高达2000多元。
“入境游行情向好,也对各地旅行社的接待能力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人才短缺现象凸显。目前旅游业正在通过跨区域人才调度、配置双语种导游等方式‘救急’,但长期的人才培养制度亟须完善。”一位业内人士感慨。
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文旅部曾在一份文件中回应称,目前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将加强对外语类导游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优化外语类导游人才供给,为入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撑。
此外,在支付、出行、网络、语言等公共服务方面,目前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际游客需求,而这些都是入境游发展的软环境。
比如,宾馆住宿接待外国游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包括外语沟通能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入住登记流程、酒店设施的双语标识、Wifi登录操作的优化、转化插头的设置等,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再如,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支付便利性问题,未来还需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进一步形成合力,把推动支付便利化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细,不断优化外来友人的使用体验。
写在最后可以看到,在外国游客的Vlog中,中国便捷的生活服务、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充满着吸引力。
外国游客“变身”中国“嘴替”,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他们的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而评论区里外国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无知。”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生活,相信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将逐渐为全世界所熟知。
声明:本文转自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在此致谢!
中国热爱和平,中国欢迎朋友。中国就是文明,中国就是风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喜爱中国!
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看到这不知为什么隐约有点安全担忧?
不能去哪些城市?如果你想着去那些机密的地方,应该不能去。毕竟你想来旅游随时欢迎,来找茬那可就不欢迎了。
好事,让世界也了解中国。
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提高警惕[汗][得瑟][呲牙笑]
“city不city”是啥梗?仅三天破亿播放,果然洋相还得洋人出!
免签真是个好主意,中国好不好让他们来了自己看。
杭州地铁上也好多外国友人了,欢迎国际游客
除了和中国游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火了,来华旅游人数也出现了激增
霍启刚的提案,让世界了解中国。
真心喜欢中国还好,希望不是为了赚流量来表演!
泱泱大国,不和他们计较!
“为什么要去中国啊?中国到底有谁在?”
来了要多买A股
除了指定城市,其他地方不能去吗?
赚流量?[思考]会增加旅游收入,是他们赚了?还是我们赚了?
话都说不清楚,就别丢人现眼了!
取消强制刷脸
外语梗最好用中文注明什么意思。不是都懂的。
没钱就不要出去,旅游就是烧钱的
带他们进定点购物店啊,至少两个小时,否则不给出来。city不city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