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贵州少女石奶引因为长得太美,而被印在了第四版人民币上,但为何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竟然含泪说:“不知情”! 1987年发行的第四版人民币当中,除了毛爷爷的头像之外,最令人好奇的,就是其他被印在人民币之上的主角,都是一些什么人。 其中几位头像的主角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明星,可一元人民币上的这位姑娘,居然时隔二十三年后才得知此事。 当年,在发行第四版人民币之前,作为中央美院的艺术教授,侯一民先生担任了这一版人民币的设计师。 侯一民想要在纸币上融入少数民族的画像,将大美中华囊括其中。于是侯一民亲自前往了多彩贵州,探访本地的诸多少数民族。 在贵州多日,侯一民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素材,直到在市集上,他惊鸿一瞥看到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女,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笑容甜美,颇具少数民族特色,这个少女就是石奶引。 于是侯一民比比划划,希望石奶引能够摆好姿势,拍摄一张侧脸,制作在新版的人民币上。 听不懂普通话的石奶引按照侯一民的指示,摆好了动作,却不知道对方会将这张照片用于人民币的设计,石奶引在拍摄完照片之后,就与同伴离开了。 而以石奶引的照片为原型的人民币,将贵州侗族的少数民族像印在了第四版的一元人民币上,一时间也成为了百姓好奇的主角,可石奶引自己却在贵州大山里,连一员人民币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那个姑娘就是自己。 石奶引的家庭十分穷苦,作为家里的女儿,她从小就得织布、染布,以此补贴家用。在侯一民为她拍照的那天,就是她与姐妹一同到市场上售卖布匹的时候。 贵州的大山消息闭塞,石奶引又不懂普通话,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行了新版本的人民币,或许就算知道了,她的家庭也不足以让她拥有大面额的纸币。 毕竟,对于石奶引的家庭来说,几角钱的收入,就是一天最高的收入了。 长相貌美的石奶引嫁给了隔壁村的小伙,作为家中的大姐,婚后的她不仅要供养自己的几个孩子,还要下地干活、努力的织布挣钱,补贴自己的四五个弟弟妹妹。 一辈子的劳作,让石奶引的脊背佝偻,双手生茧,常年下地干活,也让她晒的皮肤黝黑,不再年轻漂亮,唯有那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还能让人看出眼前的女人曾经也一定是一个美人坯子。 作为村子里的贫困户,石奶引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一家人住在漏风漏雨的茅屋里,除了丈夫亲手上山砍木头做的木床以外,家中甚至没有一个凳子。 在最艰难的时期,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件外套,丈夫穿出门劳作,石奶引就只能和孩子们躲在屋内拥抱着取暖。谁也想不到,过着如此艰难生活的石奶引,居然就是人民币上的那个姑娘。 随着来到贵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发现石奶引和一元人民币上的那个少女很神似,尽管石奶引已经苍老,但骨相还是清晰可辨就是同一个人,而通过翻译之后,石奶引也确认了那个头像,的确就是十六岁的自己。 至此,人们才发现,被印在人民币上的人,居然过着这么凄惨穷困的生活。有不少记者采访石奶引的生活,她却表示,这么多年来,她从未见过一元人民币,更不知道自己有幸被印在上面。 有不少人为她捐款捐物资,还有人教会了她如何饲养泥鳅,教她如何自力更生。看着靠养泥鳅挣到的第一笔钱,石奶引流下了泪水,“过去了这么多年,终于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如今已经63岁的石奶引,会和自己的孙子孙女们诉说曾经的穷困生活,教孩子们懂得感恩,因为在石奶引的心目中,她十分感谢政府的脱贫帮扶,才让她有了如此美好的生活。
1987年,贵州少女石奶引因为长得太美,而被印在了第四版人民币上,但为何面对记者
迎丝聊历史
2024-05-22 14:02:58
1
阅读: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