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96年的清朝,越到后期闲散宗室成员越多。那么,这些人既不做官,也没有爵位可

迎丝聊历史 2024-05-28 18:21:17

历经296年的清朝,越到后期闲散宗室成员越多。那么,这些人既不做官,也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平时要靠什么来生活呢? 闲散宗室在清朝的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随着清朝不断地发展,尤其是经历了康乾盛世,闲散宗室的人数比例也以较快的速度得到了扩张。 特别是在乾隆四十七年,身为皇帝的乾隆觉得闲散宗室既然都在《玉牒》登记了名字,却没有任何的职级,看着跟平民百姓没什么差别,有辱皇家风范。 于是就出现了康熙、雍正年满20岁的子孙,被赏四品顶戴和四品武职补服的情况。只不过,这样的荣耀“很虚”,被赏赐的人并没有实际的官职,只不过是名头上好听些罢了。 而且这个名头还是随时有可能会被撤掉的,按照乾隆的意思,如果被赏赐的人不自爱,犯下了错误,那么就可能会被革去顶戴。至于没有达到20岁这个年龄,以及剩下的非帝系子孙,则被称为是闲散宗室。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晚清的《玉牒》四品宗室人数超过了1.5万人,而闲散宗室的人数则接近2万人。 至于为何闲散宗室成员的人数如此之多,跟两大因素有关系,一个是清朝的袭爵方式,另一个就是嫡庶制度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继承爵位的时候会逐辈递减,比如一个亲王的儿子,在没有其他封赏条件加持的情况下,就只能世袭成为郡王,之后他的儿子再继承,则会再降一级成为贝勒。 另外在没有皇帝指认该由谁来继承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样一来,如果亲王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则其他的子嗣除非能通过皇室的考封制度,否则身份地位就跟平民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闲散宗族的生活也是有区别的。像四品宗室虽然没有实权只有虚职,但是可以按照品级领取俸禄,而且同时能享受宗室应有的待遇。 至于俸禄的多少,需要看是近支宗室,还是远支宗室。如果是前者,10岁就可以拿到朝廷给的固定俸禄了,每个月2两银子,折合现如今的人民币约为800元到1000元左右。 这样来看,清朝对自己的宗室弟子还是蛮不错的。毕竟就算是现在的很多家庭,也很少能给自家10岁孩子每月1000元左右的零花钱。 而且等近支宗室到了20岁之后,每月所领的白银还能增加1两,同时他们还能领到42斛2斗的俸米,约等于是现如今的8400斤。 与近支宗室相比,远支宗室则需要到20岁才能领到每月2两的俸禄,并且禄米也只有近支宗室的一半。不过,在没有较大开支的情况下,这些人的基本生活还是可以过的很不错的。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婚丧嫁娶这方面,闲散宗室也能得到赏赐。不管是男子娶亲还是女子嫁人,朝廷均会赏赐银子100两。但要注意,这个金额给的是原配,倘若原配去世后想要娶继室,赏赐的银子为60两。 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在丧葬费用的给予上,原配夫人去世会给120两银子,而继室去世则是60两。这些银两按照清朝时期的购买力,作为丧葬费是完全足够的,基本上不需要闲散宗室再掏钱了。 至于其他特殊的赏赐,具体多少就看皇帝的心情了,这个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但可以感受的到,对于宗室里面的人,清朝还是很重视的,否则也不会给安排这些俸禄、赏赐了。 你觉得清朝发给闲散宗室成员维持生计的俸禄与赏赐是多还是少呢?

0 阅读:460
迎丝聊历史

迎丝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