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迹为什么这么难洗#?】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细胞外基质)以及血细胞(红细胞、

谷枫科普 2024-06-02 10:20:16

【#血迹为什么这么难洗#?】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细胞外基质)以及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包含大量的水和少量的溶质,如血浆蛋白、无机盐、非蛋白氮和不含氮的有机物。

当血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首先就是凝血因子被激活开始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开始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塞。凝血酶被激活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红素中的铁元素被氧化为难溶的铁锈。随着血清的析出,血凝块收缩变得更加紧密和稳定。

在犯罪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即使犯人已经用各种酶清洗剂洗掉血渍,还是会被一种特殊试剂检测出血液的痕迹,在黑暗的房间里会发出蓝绿色的荧光,这就是血痕检验,而那个神奇的试剂是鲁米诺。

鲁米诺也被称为发光氨,它溶于碱性溶液可以和一些金属催化剂比如(铁、铜等)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产生额外的能量并以光子的形式发出。因为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含有铁元素,所以当血液与鲁米诺试剂接触就会发出蓝绿色的荧光。而现场勘察中的鲁米诺试剂还加入了过氧化氢,在检测时依靠血红蛋白中的铁加速过氧化氢和鲁米诺的反应。

虽然鲁米诺试剂的灵敏度很高,但也会被漂白粉、高锰酸钾这种强氧化剂所干扰,产生的荧光反应会和血液产生的不易区分,而且犯罪现场的铁锈、果蔬类的斑迹也会造成假阳性反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普博览#

0 阅读:0
谷枫科普

谷枫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