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水也能活,“三体鱼”找到了!】我们常用“涸辙之鲋”比喻行将末路的事物,因为鱼离开了水是无法生活的。但在非洲干湿季分明的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时间有水,而旱季来临,水塘就会干涸。绿松石鳉鱼却奇迹般地在这里生存了上千万年。
原来,为了度过每年的旱季,这种鱼的胚胎会进入一种极端的假死状态,即“休眠期”,持续大约 8 个月。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报告说,鳉鱼实现休眠的基因起源于4.73亿年前。对这些基因功能的初步验证表明,它们有很多是调节脂肪代谢的。这些基因能够在细胞内囤积大量脂肪,以在休眠期提供能量和水,并且保护细胞膜。
成年非洲绿松石鳉鱼的寿命只有 6 个月左右,即使是在圈养条件下也是如此。这种鱼在水塘消失之前会迅速繁殖,但它们的胚胎会留在干泥中,准备在来年的雨季长成成鱼。
鳉鱼的休眠期非常极端,因为它持续时间很长(平均 8 个月,实验室中长达 2 年),而且鳉鱼胚胎进入休眠期的时间比其他动物晚得多。
它进入休眠时,大概处于发育的中期,许多器官已经形成,例如大脑和心脏。心脏在休眠期停止跳动。这也是我们所知的唯一一种能在发育这么晚时经历休眠期的脊椎动物。#科学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