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一体化发展硬支撑,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通道施工忙

长江日报 2024-03-11 09:00:30

推动基础设施联通,打造立体交通圈是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硬支撑。武汉新城作为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引擎,加快建设由“三横三纵”组成的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将有利于推动武汉新城高质量建设,有利于带动武鄂黄黄高质量发展。

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建设进展如何?连日来,由长江日报发起,武汉都市圈主流媒体联盟(圈媒联盟)派出3路记者,分别赴鄂州、黄石和黄冈进行了探访。

鄂州: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紧紧串联核心节点

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在鄂州市境内约193.8公里,占比达52%,总投资约为199.11亿元。其中品质提升工程10个,规模89.2公里,投资约为28.65亿元;重要节点工程12个,规模104.6公里,投资约为170.46亿元。

眼下,涉及鄂州市境内的“三横三纵”道路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快速铺展,将区域内的核心节点紧紧串联。

在“纵一”S257葛店段创业大道与电商大道交叉处,记者看到,铣刨机正将病害部分路面沥青铣掉,扫地车紧随其后清理废料,尽管路面在施工,也并不影响另一侧道路上车来车往、络绎不绝。

“创业大道原来是双向六车道和两个非机动车道,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条道路改为双向八车道和两个非机动车道,计划是4月30日完工。为此,我们春节几乎没休息,全员上岗,现场有150余人、60余台套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后期根据施工进度,我们还会有计划地增加人员设备,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纵一”S257创业大道葛店段项目负责人丁志雄说。

与此同时,作为新建工程的“纵三”线燕花路南延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该项目北起环湖四路,南至终点机场南路。道路全长3.66公里,规划红线宽55米,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鄂州市临空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发挥区域路网的网络效应。

“现在正在进行管廊边坡、人行道作业,接下来重点施工道路绿化和路面标识标线,预计在3月底能完成全部工程的95%。”“纵三”临空经济区燕花路南延项目总工张亚军说。

鄂州作为武鄂黄黄“大十字”所在,在鄂州市境内品质提升工程重要节点工程共计22个项目,目前其中10个品质提升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在“横一”线(宏泰大道至武九铁路涵洞段)鄂城区吴楚大道与四海大道交叉处,人来车往,机器轰鸣,大家正抓进度忙施工。

“这条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10至120米,道路全长10.3千米,总投资12.12亿元。现在正在做路基换填,做完之后就会达到城市快速通道的标准,也就是双向八车道、速度为60千米/小时,之后会展开绿化提档升级内容。”鄂城区城投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柯树强说。

黄石:

南通道项目力争今年底全线基本完工

3月4日,记者在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南通道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辆辆大型卡车将碎石混合料等材料卸到大型摊铺机上,摊铺机缓缓向前推进,把混合料均匀平整地摊铺在路基上,压路机接踵而至,不断压实摊铺料,成型路基渐渐展现在眼前。

“当前正在进行的是水稳基层铺筑,根据该项目节点要求,今年底前基本具备通车条件。”黄石市东楚投资集团该项目负责人吴用介绍,目前,开发区·铁山区新建段9.2公里已贯通;新港园区段海洲大道已完成5.2公里病害处置并正常通车;综合场站已正式投入使用。春节以来,该项目部350多名建设者放弃回家团圆,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1.75亿元,路床填筑3万余吨,水稳摊铺1000余米,桩基工程基本完成。

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南通道项目是武鄂黄黄“三纵三横”快速通道“横二”线(南通道)的一部分,是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40.54亿元,主要建设路线全长43.454公里,设桥梁5座、隧道1座,设置公路服务区1处、停车区1处、养护工区1处。

针对该项目年度工作目标工期紧张、施工情况复杂等因素,项目部积极协调各方、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分配劳务资源,迎难而上;锚定贯通目标,科学调配资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4小时轮班值守,以“争分夺秒”的态度抓住所有的有效施工时间。

据悉,该项目获得省交通厅2023年三、四季度红旗项目荣誉称号。目前,项目部正在全力冲刺首季度开门红。力争今年4月底实现新建路通车,到2024年底南通道项目全线基本完工。

黄冈:

燕矶长江大桥黄冈侧主塔即将封顶

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区。圈媒联盟 黄冈日报记者周伟 摄

“开工!”3月6日18时,随着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陈明哲一声令下,4台天泵同时启动,源源不断地将混凝土泵入北锚碇内缆商游侧模块内。

这是北锚碇M1区上游侧第十一次浇筑混凝土,完工后,锚体又将“长”高2米。

燕矶长江大桥主跨1860米,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大桥紧邻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总投资137.7亿元。

作为武汉新城与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通道“纵三”线节点工程,大桥黄冈侧(北岸工程)目前开辟了引桥、主塔、锚碇区3个作业面,其中主塔和锚碇是大桥的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

进入锚碇施工平台,映入眼帘的是钢筋、钢管林立,半空中吊机来回起吊。左右两侧,“斜躺”着一根根粗壮的锚管,宛如一门门礼炮。

“每侧有127根,到时将要安装127根钢缆。”陈明哲介绍。

从平台中间走过,机器轰鸣声、钢材切割声、锤子敲打声、电焊焊接声不时传入耳际,可奇怪的是,“但闻机声响,工地人少见”。

“里面有50多人呢,包括扎钢筋的、合模板的、凿毛的、预应力施工的。”带班师傅蒋应洪解开了疑惑:不少人在钢筋林下施工。

春日晴好,施工正当时。蒋应洪说,按工作量计算,绑扎工人日均可扎钢筋0.4—0.5吨,装模工人日均可装模板15—20平方米。

从锚碇施工平台向江面张望,正在施工的大桥北主塔高耸入云,气势如虹。

“主塔高195米,目前建设高度达到177米。今年上半年,主塔和锚碇都要封顶。”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洪松说。

截至目前,大桥黄冈侧主塔35节已浇筑完成32节,正在全力冲刺封顶;黄冈侧锚碇完成87%;黄冈侧双层引桥主线桩基已全部完成,下构工程完成总量的87%;黄冈侧接线工程桩基完成99.6%,下构工程完成总量的89%。

共建都市圈,交通当先行。加快建设“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是推进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与燕矶长江大桥不同的是,黄冈境内的“纵二”线——黄冈段G106国道品质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收尾。

该项目起点位于黄州区路口大道与大广高速黄州收费站出口交会处,沿路口大道,经三台河大桥、东方广场转向明珠大道,终点位于鄂黄长江公路大桥收费站,全长19.52公里。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面改善、交安设施提升、路域环境整治、市政化改造四个部分。

截至目前,项目路面改善工程已全部完工;绿化提升工程完成12.2公里,占绿化工程总里程12.6公里的96.8%,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3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96.3%。

“我们正在加紧推进绿化施工,预计4月份全部完工。”项目施工方湖北省筑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陈群介绍。

行走在新改造的G106国道上,处处令人眼前一亮:宽阔的绿化带,栽有多种花草树木,靓丽多彩;5.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4米宽的人行道和小花坛,让整条路实现人车分流;港湾式候车亭,开阔大气。

“这里以前是排水沟,现在都是用的涵管。”指着路旁的绿化带,黄州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委员林海兵介绍,与改造前相比,如今整条路更美更通畅。以前,路旁种的主要是香樟,从春到冬,基本没有色彩变化;现在,路旁不仅种树,还种了紫薇、海棠、月季等,将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除燕矶长江大桥、G106国道品质提升工程外,黄冈市正在加紧推进北通道“横一支线”前期工作,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工可报告已编制完成,航道影响评价及用地预审等专题同步开展,通道方案专家咨询会已召开。S409下巴河特大桥扩宽改造工程工可、初设已编制完成,浠水巴河段接线工程拟按双向八车道进行扩宽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三横三纵”打通武鄂黄黄“大动脉”

2023年初,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正式发布《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提出,在现有交通体系的基础上,以武汉新城为中心,构建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重要交通系统,着重提升八大组团间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

为切实提升八大组团间人员、要素流通效率,规划建设“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打通武鄂黄黄城市“大动脉”。

“三横”为:“横一”(北通道)利用高新大道贯穿武汉新城组团光谷片区、中心片区,经吴楚大道联通鄂州主城组团,到达花湖机场,连接203省道沿江经过黄石—大冶组团北部至黄石新港;“横二”(南通道)利用凤莲大道(武阳高速辅道)贯穿武汉新城南部、龙泉山片区、梧桐湖片区,经锦冶公路联通保安湖片区、黄石临空片区,连接钟山大道穿过大冶湖新区至黄石新港;“横三”(中通道)为规划建设通道,通过武黄高速城市快速路改造西连高新三路,东连348省道到达花湖机场。

三纵为:“纵一”利用创业大道贯穿武汉新城葛华片区,连接257省道联通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红莲湖片区;“纵二”利用黄冈路口大道、明珠大道贯穿黄冈主城组团,经鄂黄大桥连接鄂州主城组团,南向通过106国道接锦冶公路,联通黄石临空片区、黄石—大冶组团;“纵三”利用燕矶大桥连接黄冈主城组团和鄂州主城组团,向南经过花湖机场西侧连接201省道,贯穿黄石—大冶组团接入钟山大道。

(圈媒联盟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黄石日报记者罗炜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蔡亚文 胡俊鸿 黄冈日报记者郭唐珍 曹慧)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1 阅读: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