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匈战争背后的经济博弈

夏知观史呀 2023-03-06 18:31:58

历史上汉匈战争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汉高祖七年至汉武帝元光元年,这一阶段主要采取和亲政策;第二阶段自汉武帝元光二年马邑之战开始,至汉武帝元狩四年漠北之战结束,至此,汉朝与匈奴的三次大规模战争宣告结束,如此一来便消灭了匈奴的主要力量,从而收复河套平原占据河西走廊,并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关系,为汉朝与西域的沟通与交流开辟了通道,基本铲除匈奴所构成的威胁。

第三阶段发生在汉武帝晚年,自汉武帝太初二年浚稽山之战开始,至汉武帝征和三年,李广利率军深入漠北,汉军全军覆没,至此,汉朝暂时停止对匈奴的攻击,匈奴恢复对漠北的统治;第四阶段,自汉元帝即位后至汉元帝建昭三年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结束。

一、匈奴的经济社会状况

游牧经济是一种依赖所饲养的牲畜利用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牧草资源,同时具有很大流动性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畜牧业,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带领所饲养的牲畜随着牧草资源的变化而不断移动的形式来利用资源,同时躲避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

1、匈奴的游牧经济对其政治体制的影响

匈奴的游牧经济方式对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的经济特点中对政治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牲畜所需的草场空间、由于游牧需要而划分的区域、游牧者本身具有的机动性。这些因素分别影响了匈奴的社会结构、对外政策和统治阶级的统治力度。

在现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采用游牧方式的牧民,要使用20亩的草场才可以满足一只羊的需求,由此推算,一个牧民家庭需要大约6000至8000亩的牧场才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

各个驻牧地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近,因为当大量的牧群聚集时会将草场过度踩踏,导致草场短期内无法恢复而破坏草场,同时,过大的畜群聚集也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所以牧民都不会将驻牧地离得很近。

在游牧社会中,存在着几户牧民聚集在一起的现象以结成群体放牧,这是小范围的现象,且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完全取决于所处环境和气候条件。

如在冬季驻牧地这种现象较少,而在夏季水草丰美之初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可见这是一定时期的形态。

游牧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附的经济形式,使得它的一切行动都会以自然环境的要求作为第一位,一切都是为了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游牧社会总体来讲还是以分散为主要特征。

游牧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分散居住,而这种居住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治形态的分散,此外,这种分散的生活方式使得游牧者个人在生活区域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和机动性,这就给统治者统一管理带来相当程度的挑战。

而对于需要靠自然环境来决定生产的游牧民族来说,游牧群体或大或小以及放牧时间完全自由等因素也加剧了政治层面的分散。

历史文献中关于匈奴小王投降汉朝的记载比比皆是,尤其是东汉时期,由于北方草原的气候趋于寒冷,这种游牧小群体的投降更加频繁,以致最后南北匈奴分裂,整个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投降都是自主分散性的表现。

2、匈奴的游牧经济概况

匈奴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依靠饲养大量的牛、马、羊、驼、和驴等牲畜,追逐水源、草场等资源作为主要的经济形式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

而游牧经济是在拥有牲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书·匈奴传》记载:“度辽将军出塞千二百余里,至蒲离水,斩首捕虏七百余级,卤获马、牛、羊万余。”

羊是游牧经济中最重要的牲畜之一,原因在于羊繁殖快、产奶量大、品种多、能够快速适应环境,而牛对于游牧者来说不仅能够提供奶、肉、皮等资源,更是在一次次的迁徙中提供牵引动力的来源,但牛由于体积较大,在草场中占用的面积也就较大,随之饲养需要的草场资源以及水资源也更多,所以在水资源不丰富的区域是不适宜饲养牛的。

而相较于牛和羊,马就是一种不太经济的饲养物种,因为马的食量大,需要的草场资源不亚于牛,而马能产出的乳制品和肉制品也不如牛丰富,但马的灵活性好,游牧者可依据马的这一特性有效的控制牧群。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匈奴游牧人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牧”,而对于“游”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深,事实上对于游牧人来说“游”才是“牧”的条件,游影响着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游的时候找到适宜生活和放牧的水资源和草资源兼具的地方,才可以真正生活起来。

在游牧的过程中,游牧迁徙也是其显现出的特征之一。

游牧迁徙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牧场水资源是否充足、牧草资源是否丰富、牧场的气候是否适宜居住。

这是任何一种游牧者都必须考虑的三个条件,水源条件不够充足时,该牧场就不能作为长时间的牧地,若是草场资源不够丰富,不能满足牲畜的需求时,游牧者也会继续迁徙,反之,若是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则游牧者会在此地多次轮牧。

3、匈奴的游牧经济对其军事的影响

狩猎经济作为匈奴的主要经济形式之一,是由匈奴长期在外游牧的生活特征决定的,而这些独特的经济特点对其军事也有重要的影响。

游牧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很艰苦的生活,游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承担劳动,且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而且条件很有限。

以常见的转场为例,需要在选定牧场以后尽快转移牲畜、帐篷等,男性在游牧生活中承担的主要是去距离牧场较远的地方放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狼群等,还有可能遇到暴风雪、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这些意外状况都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所以这也是他们坚韧意志养成的原因之一。

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是乳制品和肉类,其中乳制品是主食,如果以肉作为主食的话则需要更多的牲畜和草场资源,所以乳制品作为主食这一方法更为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牧的难度。

这种以乳制品和肉作为主要饮食结构的习惯为游牧民族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使得游牧民族的身体素质普遍优于农耕民族。

在冷兵器时代,体力的优胜也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方面,由于游牧民族游动的特性,他们大多会将食物制作成方便携带的状态,有助于在战场上及时为战士们补充体力,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战争时的后勤压力,也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由于游牧民族定期放牧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所需而具有的骑射本领不同于经过训练的骑兵,他们从小就进行这样的训练,其熟练程度远超其他民族,在这种生活需要的射猎活动提高了匈奴每一个成员的个人战斗能力,为匈奴的全民皆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见,狩猎经济对于匈奴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具有优秀军事素质的重要条件,而在游牧者的一次次的游牧迁徙中形成的优胜的身体素质,也为匈奴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汉王朝的军事力量

西汉王朝的整体军事实力对匈奴的战略奠定了基石,倘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就无法取得汉匈战争的最终胜利。

1、西汉的野战部队编制

西汉的野战部队编制主要由“军、校、部、曲、官(卒)、队、什、伍”八级组成。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兵员的定额问题,李零先生对此有比较翔实的考证,他通过对上孙家寨汉简的研究认为五个人组成伍,两伍组成什,五什又称为队,两队称为官,两官称为曲,两曲称为部,五部称为校,两校称为军。

对于这一问题,众多史学家有不同的意见,这个说法是在糅合多种史料后大多数人皆认可的说法。

2、西汉军队的武器装备

西汉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远距离攻击武器,代表有弓、弩和与之相配套使用的箭,第二类是长杆类兵器,主要代表是戟和矛,第三类则是近距离攻击武器,主要以刀为主。

西汉时期的远距离攻击兵器主要是弓和弩,中原地区对于弓的制造自先秦时期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可见技术之成熟。

西汉时期大量使用的长杆类兵器主要有戟和矛,这是军队的主力兵器,数量也较多,性能综合。

近距离武器剑在先秦时期就己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材质不够坚硬,韧性也不足,如果将其造的过长就会折断,所以一直到战国后期冶铁技术进步之后长剑才成为一种实用的武器,到西汉时期,长剑已经很成熟。

汉武帝时期对抗匈奴的主要力量是骑兵,骑兵使用的近距离攻击武器是刀,刀相对于剑有其更适合骑兵的优势,便于劈砍。

总的来说,西汉时期的武器装备在各方面已经趋于完善,这也是汉匈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双方军事力量对各自战略的影响

武器装备方面,匈奴军队主要以弓箭为主,刀剑为辅,兵种主要以骑兵为主,体现出单一性,再者,各项军备制度相对简陋,几乎没有完整的军事装备,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是以远距离射箭为主要攻击方式,等到对方被箭支打击到无法招架之时趁乱突击,用短刀杀伤残敌以取得胜利。

而西汉军队的军兵种可分为两类,一是骑兵,主要装备恺甲、长杆兵器、配有弓箭和刀剑等;二是步兵,主要装备恺甲、长杆兵器、弓箭和弩等远射程武器。

从古代兵种的分类上看,西汉的骑兵属于重装骑兵,步兵既有重装步兵也有轻装步兵,兵种比较多样。

其中重装骑兵的作战方式主要是突击,依靠马匹的冲击力,原距离时使用弓箭,较近距离使用长杆兵器,又很强的杀伤力,但其缺点是甲胄过重,灵活性较差,这就使在与匈奴骑兵的战斗中处于劣势地位,但在作战中凭借先进的远程武器上仍然能够战胜匈奴。

可见,武器装备和兵种配套方面也是影响双方战略思想的重要因素。

总结

汉匈战争的战略思想的决定因素在于双方经济形式的不同、生存环境的不同,既不是所谓匈奴民族的好战天性,也不是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双方无论成败,其根源在于汉王朝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在曾经的时代优于匈奴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文化的优势使然。

1 阅读:29

夏知观史呀

简介:读史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