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号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六大特点,早看早准备

俊杰读书郎 2024-08-08 15:59:40

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朋友圈里都纷纷晒起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才恍然原来8月7号的今天,正是立秋。

从古代社会开始,中国人就信奉着“民以食为天”,也正因此,关系着农作物生长丰收的立秋在二十四节气中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的立秋,老人们更是都说相比以往更加不一般,不仅有6大特点,甚至还可称之为“60年难得一遇”,最好是早做准备。

老人们为何这样说呢?今年的立秋有何特殊之处,我们又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坟头秋”和“黄金秋”

在说文解字中,“秋”被释为“禾谷熟也”的意思,由此可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立秋则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作为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之日的最终确立,其过程经过了无数古人在天文学、气象学和农学等多个领域学术和实践的智慧凝结与汗水挥洒。

在古人的算法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将太阳在黄道上绕行一周的轨迹进行24等分,起始点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即黄经零度,一年初始之春分。

此后,便是清明、古语、立夏等直至一周绕行完毕回到春分点,一年的时间也就此走到完结。

作为夏秋交界之日,立秋是太阳到达黄经135°之后的位置,也是稻谷等农作物酝酿果实、走向丰收的关键时刻。

在立秋之前,时处夏季,阳光充足气温高;在立秋之后,进入凉秋,一场秋雨一场寒。

在古时候,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六月立坟头秋,七月立黄金秋。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如果这一年早早地六月就立了秋,那么就意味着光照不足气温凉的太早,农作物收成会受到很大影响,很可能造成“饥荒”,最后“坟头遍野”。

反过来说,如果七月立秋,那么农作物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光照和滋养,在遭遇秋雨侵袭之前就已经长成,最后很大可能是个收获累累的黄金丰收年。

当然,虽然说是靠天吃饭,但是一生不服输的中国人还一直坚信着“人定胜天”的思想。

所以,在耕种农作物和预防抵抗灾情的时候,农民们不仅有着各种独到的心得方法,统治阶级也会进行祭天祈福求雨等活动,以求在思想上鼓舞人心,度过危难。

说完“坟头秋”和“黄金秋”的区别了,那么问题来了,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早立秋”和“晚立秋”

有意思的是,老人们之所以说今年的立秋非同一般,就是因为根据古人的两种不同算法,今年既可以说是“早立秋”,也可以说是“晚立秋”。

早晚立秋的区别,除了农作物丰收结果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气温的感受,俗话中的“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由于近些年来极端天气的经常出现,现代人在感受立秋后的气温变化上,不再有特别统一的标准可循。

就比如说今年夏天,有的地方地表温度热到可以煎鸡蛋,到了立秋这天也丝毫没有放过鸡蛋的意思;

有的地方雨水泛滥甚至酿成了洪灾,但是气温却始终不见降低,又湿又热的仿佛是把人放在了蒸笼里囫囵蒸熟了一般。

从这两种表现来看,今年无疑是“热死牛”的晚立秋。

但是同时,有的地方却在立秋这天之前就连连降雨,气温也随之一降再降,如今风吹乍起已然有了凉凉秋风的感觉。

从这个表现来看,又仿佛符合了“冷飕飕”的早立秋?

所以说,不管是古代的节气之说,还是如今的体表感受,早晚立秋都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流传了千年的俗语也不能当成金科玉律来看。

“秋包伏”和“伏包秋”

“该死的夏天能不能滚出中国啊!”

因为又热又燥一动弹就一身汗,所以很多人都非常不喜欢夏天,当夏天刚来临的时候很多不同ip地址的网友们还在网络上互相甩锅,要将自己地区炎热的大太阳送给异地的同胞们。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但是往往在立秋之后,拦在凉爽路上的还有个可怕的“秋老虎”。

一年之中夏天最热,夏天之中三伏天最热,而立秋往往就处在三伏天内,虽然在节气上走入了秋天,但实际上炎炎暑气根本难消。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如果连立秋这天都没有下雨的话,那么接下来就麻烦了,很可能炎热难耐的天气还要持续24天之久,这也就是常说的“立秋不下雨,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

不过,说到处在伏天的立秋,那么就不得不提到“秋包伏”和“伏包秋”了。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看立秋那天处于三伏天哪里。如果立秋恰巧处在中伏,那么就属于“秋包伏”,但反之,就属于“伏包秋”了。

今年的立秋,受到台风和厄尔尼诺的双重影响,既热又湿,再加上今年中伏天便立了秋属于“秋包伏”,所以说可以相见,接下来的秋老虎对于怕热的小伙伴们依旧是不小的挑战。

“睁眼秋”和“闭眼秋”

除了以上两种划分外,每年立秋的区别还有一种“睁眼秋”和“闭眼秋”的说法,而这种区分方式的依据则是立秋交节时间上的划分。

睁眼明亮闭眼暗沉,因此顾名思义,睁眼秋和闭眼秋的区别就是立秋当天的天气,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

对应着时间,就是说立秋交节的时间点到底是晴朗白天,还是昏暗夜晚。

今年立秋的交节时间是今天上午的8点09分,所以是毫无疑问的“睁眼秋”。

与“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一样,民间还一直流传着“睁眼秋凉飕飕,闭眼秋热死牛”的说法。

所表达的意思,也是说立秋时间对于天气的影响,以及进而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

不过,因为今年的立秋处在农历的七月,而这则是个不管接下来气温走低还是气温持高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月份。

气温走低,前期的暑热时间也已经足够农作物储存能量结出硕果,而暑热消退的休整也可以让农作物进入快速的成熟和收获期。

气温持高,延长的生长期同样可以让农作物继续积累养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因如此,民间才有了“七月立秋,两头都收”和“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说法,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农民智慧的凝结。

早做准备

综上所述,今年的立秋既是早立秋又是晚立秋,既有着秋老虎的挑战,也有着丰收的希望。

虽然今年夏天高温天数显著增加,不仅南方的“火炉”城市酷热难耐,北方的滚滚热浪也不容小觑。

再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发和加剧,8月开始后多股来自高纬度地区冷空气的侵袭,还有多地雨水的增加,立秋之后的丰收季便面临着重重挑战。

对此,我们既要注意季节更替,妥帖的增减衣物,避免中暑或秋凉感冒,更要注意饮食上的卫生与科学。

夏季时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很多人都食欲不振,不顾身体地喝冰水洗凉水澡对着空调猛吹。

如今秋风来袭气温逐渐走低,很多人又会报复性地进食,继续以“凉”为主的饮食和生活,一不小心就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所谓的换季易生病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贴秋膘”,不过一定要注意,贴秋膘本是养生的好习俗好习惯,但千万贪心过度,非要给自己贴成个大胖子。

对于酝酿着丰收的农作物来说,也许对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依旧忙碌在田间地头供养着诸多同胞的农民来说,更是因为今年立秋的特殊要慎之又慎。

赶不走的炎热会滋生虫害,让农作物间的杂草疯长,不精心伺候便很可能会影响收成,最终让前期的努力都浪费掉,进而功亏一篑。

此外,立秋后进入秋天,也是人体养生的最佳时间。

所谓“春困秋乏”,盘旋在心头和身体间一整个夏季的燥郁终于被驱散,身体也需要多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来休养生息。

同时,秋季干燥,养生也可以多吃一些清润甘凉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另外再加强锻炼,预防秋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感冒等。

结语:

从有关立秋的各种俗语谚语来看就知道,虽然古代科技不发达,有着各种局限,但是古人的智慧依旧璀璨夺目。

如今,立秋来临秋天已到,我们更是要凭借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与智慧,应对一切挑战,来好好地度过接下来的秋天。

那么对于秋季养生,你有没有什么独到的心得体会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本文信源:

1.封面新闻——立秋·暑气未消盼清凉“秋包伏”下酷热依旧|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2.新华社——盛夏过,又立秋!

3.中国新闻网——“秋老虎”发威 江南立秋暑热难消

4.极目新闻——立秋:梧桐叶上得秋声

0 阅读:0

俊杰读书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