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女子血压154/88,满不在乎,结果脑梗去世!医生:仨错误不该有 “血压高不怕,吃嘛嘛香,睡嘛嘛好。”这是医院的赵医生在急诊室对着一名病人的家属无奈地感叹道。 这名病人叫李慧芳,今年54岁,是一家大型超市的收银员。 李慧芳自认为身体健康,平日里无论是朋友的劝告还是医生的建议,她总是满不在乎,甚至还调侃说:“我这身体比铁还硬!” 然而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慧芳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失去意识倒在了工作台前。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她患上了严重的脑梗,最终不幸去世。 赵医生在回顾李慧芳的病例时,发现她的血压一直偏高,154/88的读数在她上一次体检时就已记录在案。 赵医生表示:“这其实不是一夜之间的病变,李慧芳女士忽视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就是“轻视高血压”。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对身体的损害却是深远的。 根据《中华高血压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高血压会显著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的风险就增加8%。 许多人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而对高血压掉以轻心,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李慧芳的第二个错误是“自以为是,不听医生建议”。 赵医生说:“李慧芳多次来体检,血压都偏高,但她总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误解,认为只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才需要治疗。 然而,数据显示,65%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正因如此,更需要定期监测和规范治疗。 特别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30%,忽视治疗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最后一个错误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李慧芳平时喜欢吃油炸食品,爱喝含糖饮料,工作繁忙也缺乏运动。 赵医生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一项全球性的研究指出,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将高血压风险降低40%以上。 特别是减少盐的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高血压的危害,赵医生还分享了另外一个患者的故事。 王大爷,65岁,退休前是一名教师,平时喜爱运动,饮食也很清淡,但血压始终控制不好。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药物控制。 通过规范用药和医生的建议,王大爷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类似李慧芳的悲剧。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即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会患上高血压呢? 赵医生解释说,这和遗传、年龄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有关。 对于这些患者,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定期监测血压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的最后,赵医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相信‘身体硬朗’而忽视科学的健康管理?” 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存在一种过度自信,认为疾病不会找上自己。 然而,数据和事实却一次次地打破这种迷思。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改变这种观念。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赵医生详细解释了科学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健康管理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70%的疾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的干预预防的。 其次,科学的健康管理需要个性化,每个人的体质和生活环境不同,健康管理的方案也应因人而异。 最后,科学健康管理强调的是长期监测和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 总之,科学的健康管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它不仅能延长我们的寿命,更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大家一定要放下“身体硬朗”的自信,接受科学的健康管理,让自己和家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长寿的未来。
54岁女子血压154/88,满不在乎,结果脑梗去世!医生:仨错误不该有 “血压
闻神聊知识
2024-06-17 12:37:39
0
阅读: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