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罕见的唐塔,古人审美再次征服了我!
宏阔历险记
2024-07-04 22:56:15
离开运城前一天的那日正午,气温达到那几日的峰值,即使一出酒店热浪就席卷而来,即使我那不争气的脚还肿得似乎要将鞋子撑开,我仍然下定决心要去看一眼那座我心心念念很久的圆形唐塔——泛舟禅师塔,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圆形唐塔,一度被世人认为是该形制的孤例。
从运城市区到达泛舟禅师塔只有一个起步费的距离,瘸着脚移到了一扇铁门前,那扇铁门犹如一层结界,结界外是现代化的村镇,里面则是以唐塔为主角的一片幽静。铁门上大喇喇用粉笔写着文保员的电话,或许是午饭时间,直到第三次拨打才接通了电话,说明来意后老爷爷欣然来开了门。
铁门打开的那刻,感觉结界只为我打开,没多久结界又再次关上,而那座矗立了1200年的唐塔就在我的左手边,是的,上千年来它一直都在这。望着塔我出了神,那日午后,我呆呆地在泛舟禅师塔前坐了两个小时,聆听着这千年的回响。
泛舟禅师塔,一个极其诗意的名字,泛舟禅师其实只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出家后的法号,其自幼聪慧,游历广泛且能诗善画,他的《十六应真像》成了后世临摹及雕塑罗汉佛像的范本。
受节度使曲环的邀请在报国寺做主持,二人结为好友。泛舟禅师圆寂后,为纪念他,曲环在其安葬的墓地上建造了这座墓塔。凡是见过泛舟禅师塔的人都会被眼前这座体积并不大却气象恢宏的唐塔所折服,明明是砖塔却“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塔通高约10米,为正圆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上置六层砖叠涩的须弥座,并装饰菱形花样。圆形塔身周围用方形砖柱分作八间,南面开一门,现在的木门为修缮后所加。塔盖中心为塔刹,三层山花蕉叶和覆钵之上为宝珠,为整座塔增添庄严之感。
圆形的塔极其难得,一层层能做的如此圆润不仅需要工匠的高超技术,也一定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不少石材,据说该塔修建了三十多年。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表示世间已无圆形唐塔。而泛舟禅师塔的发现则打破了这个论断,之后又陆续发现残破不堪的五台佛光寺智通禅师塔和运城永济的栖岩寺大禅师塔,但就其比例、整体形态,远没有泛舟禅师塔精美。
我是阿舜,已走过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文化旅行爱好者,请大家一起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国宝,保护文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