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坦克在二战之后一直走的是T34坦克的设计思路,低矮的造型,减少正面投影,防止被敌人轻易瞄准;斜面装甲,增强坦克的跳弹概率和相对装甲厚度;大口径火炮,弥补苏联坦克炮发射药质量低劣,威力不足的问题;粗制滥造的质量,以便战时大规模生产。
这一套设计思路在二战的时候非常管用,苏联用数以万计的坦克推平了精致打磨的德国坦克,但是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如火如荼,苏联的坦克设计依旧延续这种思路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低矮的造型、大口径火炮导致坦克俯角极差,难以应付崎岖的战场;斜面装甲,压缩了坦克内部的空间,让驾驶员在车里一直亲密接触,行动不便;粗制滥造,导致坦克人机功效极差,坐在坦克里一直颠簸,坦克手们战斗力大大下降,持续作战能力差……
这也就是为啥二战后苏联的坦克在与西方作战的时候损失很惨重的原因。苏联的坦克看起来数据很强悍,实际上性能根本难以达标,最后砸了自己的招牌,实属活该!
风暴海燕
厉害了,全是谣言,一句对的都没有。[无奈摊手]
游戏人间
全是废话!……西方坦克高大,设计理念先进!吹得神乎其神!……结果,一上了俄乌战场……全都开了瓢!被人拖回去展览啦!……不要再吹啦!所有国家的现役坦克型号,都巳经无法适应战争!……需要新的设计理念,适应新的战争环境!!……我的估计是: 一辆配备无人炮塔的,三人制指挥型坦克!以后跟着三辆配备遥控式机枪的,战斗无人车!每辆无人车上,还要配备几架侦察型无人机!这样的话,每辆主战坦克上战场,都是一个完整的编队!!
风暴海燕 回复 07-31 10:11
高大主要是因为动力舱体积压不下去,双流传动虽然设计难度低,但体积巨大。其次是人机工程学起步比苏联晩了30多年,乘员活动空间冗余度过大。
咔塔山
不是分装蛋,整装蛋的区别?熊式125炮,炮口动能好像是最大的。
信念de锚
机械化时代的经典设计,但是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没跟上变化!
风流动
苏联武器只适合训练有素军队使用。
史瓦罗 回复 09-11 10:13
或者高烈度的战争
用户10xxx90 回复 09-24 10:22
欧美坦克才是适合训练有素的部队使用,而且还得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才行。苏式坦克上手容易,不用经过专业培训也能开。拖鞋军获过完整的M1A2sEp型坦克和勒克莱尔,因为不会操作就地炸了内部再放火烧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乌克兰战场上,乌军的正规军去德国专门培训了一个月,还是不能熟练操控豹2坦克[狗头][狗头][狗头][狗头][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