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郑桂珍躺在手术室里,听到这好不容易才传来的声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她都快40岁了,一直没办法自然怀上孩子,后来在这所医院教授的帮忙下,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怀上试管婴儿。
今天,她生了个白白净净、胖嘟嘟的女娃,这个女娃是中国首例成功出生的试管婴儿呢。
可这新闻被媒体报道之后,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也都接踵而至了。
30多年过去了,试管婴儿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呢?郑桂珍当年究竟是怎样成功受孕的呢?
在传统世俗观念里,结婚生子是人生必定要经历的阶段。不过,结婚能自主选择,怀孕生子可就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成的事儿了。
中国人口数量众多,不同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
有很多人都有难以自然受孕的生育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不一样的。
从群众的实际状况出发,发展体外受孕技术并开展生殖实验,这是符合时代需求的重要科学项目。
1986年,我国卫生部把试管婴儿研究项目正式列入“七五”计划攻关项目的名单里了。
有一天,甘肃礼县有个叫郑桂珍的女人,她偶然在广播里听到北京正在做生殖实验的消息。
她文化水平不高,弄不太明白生殖实验到底啥意思。
可也许是上天暗中自有安排,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她心里就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似乎有人在跟自己说,到北京去,参加这个实验的话,一家人多年来苦恼的难题就能解决了。
郑桂珍这个女性,她确实没办法自然怀孕。
自从和丈夫结婚起,到现在都快40岁了,这么多年来,两口子一直都在备孕,没放弃过。他们看了好多医生,也吃了不少药,就是一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有一回检查的时候,医生跟她说,小时候感染过结核菌,那时候没彻底治好,病菌影响到她的输卵管了,打那以后输卵管就堵塞了。
输卵管堵住了,卵细胞就排不出来,她当然就不能怀孕了。
这个检查结果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把郑桂珍最后的希望给剥夺了。
那时候,生殖医学技术还没发展起来呢,医生对于输卵管堵塞这个问题,也拿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治疗办法,这么一来,她可能一辈子都当不了妈妈了。
不过还好,天不会把路都给堵死的,只要有一点点希望,郑桂珍就想去试一试。
搞生殖实验这个想法太冒险了,家里人都不清楚母体得承担多大风险,所以心里抵触这个事。
郑桂珍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带着300块钱,拽着丈夫坐上了从甘肃去北京的火车。
郑桂珍一路思绪不断,既想过最好的结果,也想过最坏的结局。
最理想的状况呢,肯定是北京的医生能把她的难题给解决了,这样她就能生下一个健康又活泼的宝宝。最糟糕的结局呀,也就是被判定彻底没希望了,一辈子都不能生育了。
要是真的是后面这种情况,经过了这件事,她估计就能放下心里的执着,不再自己折磨自己了。
夫妻二人赶了三天路,到了北京,进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见到了试管婴儿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张丽珠教授。
教授特别坦诚,之前的实验结果一点儿都没有隐瞒。
在郑桂珍她们来之前,课题组已经做过10多次胚胎移植的尝试了,但一次都没成功。
就是说,截至现在,试管婴儿还是希望渺茫的实验。
张丽珠教授把实验的好处和坏处详详细细地告知了夫妻俩,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郑桂珍在这个事儿上特别坚定,既然都已经来了,她就不可能轻易回去。
张教授被眼前这个女人的勇气触动了,同时为了提升成功率,他想出了一个新法子——开腹取卵。
当时的客观环境实际上并不允许采用这么高难度的取卵方法。实验室里取卵针没多少,用来培育卵细胞的保温设备也明显没有,就连培养液都得自己去摸索配方和比例呢。
但就算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张教授也靠着极高的天赋和技术,在郑桂珍身体里精准地找到了健康的卵细胞,还顺利地把培育卵泡的试管放到了保温杯中,让它健康分化。
第一步已经走完了,下面的重点呢,就是看体外受精能不能成功了。
为了这个事儿,张教授几乎没怎么睡觉休息,想了好多方案,然后挑了个最安全、成功率最高的,让精子和卵细胞在试管里顺利结合了。
体外受精就这么完成了。和之前实验失败的结果比起来,他们能走到这一步,那可是有了质的飞跃啊。
不过,整个团队里没人因此就懈怠,毕竟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实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救助的患者。
在张丽珠教授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认真观察受精卵的分裂状况,细致地记录下每一项数据。
并且等时机成熟了以后,辅助教授就用特制的塑料管把受精卵成功放到郑桂珍的体内了。
这一流程走完后,郑桂珍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这是头一回,她的子宫里有了一个马上会成为生命的受精卵,她特别高兴。
但是受精卵未必就能发育成胚胎,这种可能性也搞得她精神很紧张。
总之,受孕这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松那口提到嗓子眼儿的气。
【试管婴儿,成功诞生】
张丽珠对郑桂珍讲,他俩得耐心等大概7周的时间。
时间到了,郑桂珍要再次接受检查。要是通过仪器能听到胎心,就表明一个生命已经初步长成了。
过了7周,郑桂珍再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张丽珠团队的全体科研人员也和她一样紧张。
他们围在检查设备旁边,大气都不敢出,认真地听着,最后听到从里面传出健康有力的胎心。
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了,这可是个超级好消息,他们朝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那胎心很有规律,就像是一首充满生命力的强劲乐章,一直在提醒着在场的人,永远都别放弃对奇迹的期待。
山再高,也高不过人;奇迹再震撼,也没有生命让人那么容易潸然泪下。
郑桂珍的肚子里,有个小生命正在发育。
这场景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怀孕虽辛苦,可她一直满心欢喜。
张丽珠没让郑桂珍两口子回家,而是留他们在自己身旁安胎。这样她就能随时记录数据、监测情况,保证母体和胎儿平平安安的。
要是郑桂珍能顺利把孩子生下来,这一整个过程,不但能解决一个家庭的麻烦事,还能给后面的试管婴儿科研项目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东西。
众人一天天算着日子,瞅着郑桂珍那越来越鼓的肚子,心里的希望也越来越盛。
郑桂珍也特别配合,产检的时候很积极,而且严格照着医生的话生活。
吃穿住用行方面,她和丈夫都特别谨慎,有时候谨慎得近乎小心翼翼。
1988年3月,预产期渐渐临近,成功还是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截至目前,郑桂珍腹中的胎儿仍然很健康,没有任何发育方面的问题。
3月10日那天,这位伟大的母亲被送进了手术室。
毫不夸张地讲,分娩的时候,那真的是每一秒都像过了一年似的。
产房里原本气氛紧张,婴儿突然哭了起来,这时候医护人员都笑了,可躺在床上的母亲却哭了。
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追寻多年的母亲梦终于圆满了。
这女婴白白胖胖的,体重3900克,哭声又响又亮,中气很足,特别健康。
郑桂珍给孩子起名为郑萌珠,“萌”这个字有萌生的意思,“珠”字是取自张丽珠的名字。
这个孩子是张丽珠催生的,由郑桂珍千辛万苦生下,是中国首个降临人间的试管婴儿。
郑萌珠的事情,因为媒体的报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试管婴儿技术有了突破,这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可外界难免会有怀疑甚至质疑的想法。
【结婚生子,一切正常】
有些人觉得,试管婴儿在发育的时候和正常人是不同的,也许会有先天的缺陷。
就算顺利出生了,他们能不能长大也不好说呢,就算长大了,大概也熬不过40岁这个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
还有人讲,试管婴儿各个功能的发育不健全,其中生育功能的问题最为严重。
换个说法就是,试管婴儿长大了要是想生孩子的话,也只能借助体外生殖技术。
但是这些声音,郑桂珍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她就想着,自己得做个好妈妈,得使出浑身解数把郑萌珠养大,得让孩子有个幸福的人生。
至于质疑,特别是第二点对生育功能的质疑,还没等郑萌珠来证明,一个叫罗优群的男人就先给出答案了。
他是我国成功出生的试管婴儿,排第四例,和郑萌珠同一年出生,就比郑萌珠晚了几个月。
并且,他是我国首个供胚移植的试管婴儿,技术更成熟。
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罗优群聊起自己的经历,很坦率地表示:
小时候啊,我老觉着自己有超能力呢,跟其他人都不一样。等慢慢长大些了,我才明白过来,我就是在试管里多待了几天罢了,过的也是和普通人一样的日子。
2016年的时候,罗优群的第一个闺女出生了。
这孩子是完全自然受孕生下来的,没靠任何人工技术,而且孩子特别健康,各方面发育都正常。
她的诞生表明,试管婴儿长大后身体机能不会有缺失,特别是生育功能,大家一直担心这方面会有问题,但实际上和正常人没区别。
三年后的2019年4月,郑萌珠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4月15日,她在自己出生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迎来了新生命。
不一样的是,这次她躺在手术床上了。
这个孩子也是自然受孕生下来的,出生的时候体重3850克,跟他妈妈一样,哭声可响亮了。
郑萌珠如今30多岁了,家庭稳定,孩子活泼可爱,还有一份她觉得很有价值的事业。
她因为特殊的出生经历,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到北大三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工作。
她主要负责病案管理工作,能碰到不少像她母亲那样被病痛困扰的患者。
郑萌珠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说道:
当年好多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帮我爸妈,现在我也有能力去帮更多这样的家庭了,这可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这份工作还使她目睹了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让她直接体会到了生殖技术的全方位进步。
她认真过好每一分钟,这就是对母亲和张丽珠教授最好的报答。
【结语】
我国第一例成功诞生的试管婴儿是郑萌珠,她的成长和普通人没啥不一样的。
她就这么一步一步地长大,读书、工作,组建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还生了孩子。
从她开始,中国的生殖技术肯定能靠着不断创新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广州日报报道,首个试管婴儿现在开心地当上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