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师说》中言,“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里的“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中国古时,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无论长短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古人读书时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断句是对句意理解、实词和虚词知识、语法知识、文化常识、历史等的综合考查,要夯实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并掌握必备的断句技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讲到,文言文断句题涉及对考生学科文化素养的考查,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热点。笔者结合新高考的考查要求及教学实践,总结出文言文断句的“五定法”。
一、找对话,定句读
高考文言文断句一般是选取篇幅不长、内容浅易的文言文,要求考生用“/”把句子断开,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依据。遇到“曰”“云”“言”等字时,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塞翁失马》中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再如: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小结: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指出,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文言文,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素养。上述文段中“曰”后是齐宣王说的话,“曰”后应该断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是引自《诗经》中的诗句,“云”后也应该断开。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名词(代词)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主、谓、宾之间一般断开。找准动词,向前找发出动作的主语,向后找动词支配的中心语,将句段切分为几个意义单位。
例如: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规律小结:名词“周室”“诸侯”“仲 尼”分别作各自句子的主语,动词“衰”“行”“悼”“追脩”“达”“匡”“见”“制”分别是各自句子的谓语,名词“经术”“王道”“乱世”“文辞”“仪法”等分别作各自句子的宾语。
再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一是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二是疑问代词。文言中的疑问代词里,问人:谁、孰、何;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等。
三是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那、这些、那些”等。古文中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三、找虚词,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虚词特别多,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议论性语段,不像传记文字那样可借助情境去定句读,因而显得难度大,但是巧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化难为易。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如“夫、盖、故、惟、凡、且、窃、至若、若夫”等,其前一般要断开。常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语气的“者、也、矣、焉、耳”等,表示疑问语气的“与、耶、邪、乎”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哉、夫”等,其后一般断开。常用于句中的“以、于、为、则、而”等,其前一般断开。复句中的关联词“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苟、是故”等,其前一般断开。常用于句首相对独立的叹词“嗟夫、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开。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规律小结:
句首的“夫”,句首虚词“以、则、而、故”,句末虚词“焉、也”等,这一段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四、找修辞,定句读
古人行文,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互相照应,擅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依据。比如《塞翁失马》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塞翁失马》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汉语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其中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利用这些修辞手法,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触类旁通断开几处的效果。
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规律小结:
上文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轻而易举了。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现代修辞格来准确判断古代文言句,从而实现现代语言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巧妙融合。
五、找句式,定句读
《中国考试》公布了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新高考指出,无情境不命题。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
牢记后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句读。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例如: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规律小结:
这段文字中“殷忧而道著”和“功成而德衰”相对,“有善始者实繁”和“能克终者盖寡”相对,“岂……乎”是固定句式,意为“难道是……吗”,可据此进行断句。
总之,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指考生在获取相关的古文信息后,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等),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起准确而有效的联系,经过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以课本为本,牢固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及文言语言的建构素养。
这里讲的“五定法”,只是文言学习入门的阶梯。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熟能生巧,千锤百炼,正确断句的能力才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