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打的如此精准全靠这位身穿5块钱背心的老人,徒手造出值上亿装备的老人...
巧凡说过去
2024-07-20 15:16:53
导弹打的如此精准全靠这位身穿5块钱背心的老人,徒手造出值上亿装备的老人,曾用18个月就破解了“钱学森密码”,让导弹指哪打哪,就连美国科学家都无法完成的研究,他却做到了。
1951年的春天,高伯龙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优秀毕业生,他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但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为新科技事业奋斗终身。最终,高伯龙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了科学院,在著名导弹专家钱学森的麾下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离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高伯龙搬进了简陋的实验室,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地工作,通宵达旦。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仪器和材料,电烙铁的火花和显微镜的光亮交相辉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用了18个月,高伯龙就破解了钱学森密码,攻克了激光陀螺技术这个世界级难题!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大缩短了中美在该领域的差距。
然而,基础研究成果要转化为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时的很多关键材料和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西方国家对实行技术封锁,高精尖产品根本买不到。面对重重困难,高伯龙没有气馁,而是发奋图强。以高伯龙为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自主研制。他们自己设计电路,自己绕制线圈,自己做镀膜……仪器设备从废品堆里捡,实验室从旧仓库里建。一台台激光器、检测仪应运而生,直至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
转眼十年过去,高伯龙的事业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专家组认为他的研究成果难以产业化,决定叫停项目。高伯龙没有放弃,而是立下军令状:“我们一定能成功!”那一年高伯龙挺身而出,带头攻坚。最终新的工艺流程被打通,难题一一被攻克,样机在期限内试制成功!
多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高伯龙主持研制的激光陀螺,成为东风导弹、红旗防空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核心部件,大幅提升了我军的实战能力。他被誉为“激光陀螺之父”,其成功研制的四频差动式激光陀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使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项尖端技术的国家。
然而,即使功成名就,高伯龙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盛夏天仍是穿着五块钱的背心,一个破旧的茶缸用了几十年。
在晚年,高伯龙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从不言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通过手机向学生传授经验。他常说:“科学无止境,研究永远不能停止。”
2017年12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溘然长逝,享年89岁。他的一生不仅留下了激光陀螺这一划时代的成就,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勇攀科技高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