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厨师准备杀鱼给毛主席补身体,聂荣臻却说:“这鱼有问题,养三天看看。”谁知,当天下午,鱼就被人扔掉了。 1948年,毛泽东即将离开陕甘宁边区,结束了他在这片红色根据地的长期生活。十几艘小船缓缓行驶在河上,毛泽东站在船尾,与岸上挥手的民众形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 在离开前,毛泽东暂住于太行山的一个隐蔽山村。此时,村中的一条小河成了战士们休闲垂钓的地点。在这种环境下,刘从文设下了一场针对毛泽东的暗杀阴谋。他提议捕鱼以改善伙食,实则是为了制造毒鱼,企图暗害毛泽东。 战士们的纯洁心思并未意识到刘从文的险恶用心,他们欢快地捞起鲫鱼,认为这是对领袖的一种关心和照顾。刘从文则在准备鱼食的过程中,暗中加入了砒霜。 然而,由于聂荣臻的及时发现和谨慎行动,这一暗杀计划未能成功。聂荣臻在厨房巡查时注意到一些鱼表现异常,立刻指示延后烹饪,这种细致入微的警觉性救了毛泽东一命。刘从文的紧张和不安导致他在夜色中急忙丢弃了这些快死的鱼。 此外,敌特由于多次暗杀失败,最终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手段,派遣轰炸机对晋察冀军区进行突袭,意图直接消灭毛泽东及其住所。 蒋介石急于削弱共产党的势力,计划对毛泽东的住处进行精确轰炸。为此,国民党的特工组织动用了内部线人孟宪德,他在阜平县深藏不露,与潜伏的刘从文保持联系,后者提供了毛泽东的确切位置。 此次行动的紧迫性由毛人凤负责推进,但执行过程并不顺利。城南庄位于太行山区,地势复杂且不在常规地图上标注。尽管如此,特工们成功向敌机传递了目标信息。 第二天一早,当聂荣臻在听取战事报告时,遥远的轰鸣声和城南庄的防空警报声突然响起。战士们纷纷涌出营地,紧张地寻找天空中的敌机。 敌机初次出现时仅作侦查,但随后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到来预示了更大的威胁。聂荣臻及时下达了防空指令,同时冲向毛泽东的住所,急忙唤醒仍在休息的毛泽东,并迅速将他转移到安全地点。此时,敌机已开始轰炸,而毛泽东及时被转移到了安全的防空洞中。 尽管晋察冀军区遭受了惊险的轰炸,但毛泽东坚持不搬至更远的西柏坡,而是选择了城南庄附近的花山村作为临时的住所。毛泽东的坚持以及聂荣臻的机智和忠诚,使他们能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避免了更多的危险。 不久后,解放军成功攻占保定,并捕获了密电,揭露了敌特中的两名线人刘从文和孟宪德,这些线人最终在中央的审问下供出了所有计划。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大获全胜。沙飞被派去前线采访。 采访中,沙飞遇到了八路军的重要指挥官聂荣臻,两人的交谈深刻影响了他。聂荣臻不仅在战术战略上展示了卓越才能,更以其坚定的革命理念影响了沙飞。在完成采访后,沙飞提出加入八路军,聂荣臻鉴于其才能和理念,欣然同意。沙飞随即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开始了他的军事摄影生涯。 随着战争的深入,沙飞的摄影技艺得到了迅速提升。他不惜冒险,深入前线,用镜头记录下了许多战争的珍贵瞬间,其中包括《沙原铁骑》和《收复紫荆关》等影响深远的作品。 1938年,沙飞因长期劳累和不良的生活条件患病,被迫休养。恰逢此时,加拿大医生和共产主义者诺尔曼·白求恩来到晋察冀,两人因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迅速成为了好友。沙飞利用这段时间,记录下了白求恩在前线救治伤员的感人场景,作品中的《白求恩在模范病室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尤为人称道。 不幸的是,白求恩在1939年因工作中感染败血症不幸去世。沙飞对此深感悲痛,他记录下了白求恩的遗容,并在其逝世一周年时,举办了纪念摄影展览。 1942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沙飞创办了《晋察冀画报》,此举得到了聂荣臻等高层的大力支持。画报迅速成为战时宣传的重要工具,深受军民喜爱。 然而,沙飞的生命在1948年写下了悲剧性的一幕。担任《华北画报》社主任不久,因病重入院的沙飞,因心理问题,在一次精神失常中枪杀了日籍医生津泽胜。此事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沙飞最终被判有罪并执行枪决。 1950年3月4日,聂荣臻作出了艰难的决定,执行了对沙飞的枪决令。这一决策是在综合考虑沙飞因精神问题导致的悲剧行为后作出的。聂荣臻对沙飞的过往贡献和共同经历有深刻的认识,知晓他的背景和喜好,清楚沙飞作为广东人对鱼类的偏爱。在沙飞被执行枪决前,聂荣臻请求为他准备了鱼食,试图在沙飞最后的时刻为其提供一丝家乡的慰藉。 1980年,沙飞的女儿王笑利开始为父亲申冤。经过长期努力,1986年,军事法庭宣布撤销对沙飞的原判决,确认其当时为精神病发作,行为不受控制。沙飞的名誉得以恢复,他的贡献和牺牲再次被人们所认可。 来自 史全伟著. 风范 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M]. 2022
一天,厨师准备杀鱼给毛主席补身体,聂荣臻却说:“这鱼有问题,养三天看看。”谁知,
小史论过去
2024-07-29 21:10:36
0
阅读:2436